公元1923年,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给万里之遥的中国“包办”了一桩婚事,那便是要求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深度合作,共同推翻反动的北洋政权,于是在当年6月我党的“三大”上,通过了决议:允许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私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响应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
这个事件对中国革命的进程,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恐怕现如今的许多读者,对这段历史的深层逻辑,仍然是一头雾水。
于是我们惊喜地看到了革命历史大剧《问苍茫》,这也是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的巨制,该剧选择在2023年的12月下旬播出,显然是颇具深意的,因为毛主席生于1893年12月26日。
应该说,对于工农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的革命斗争史,绝大部分读者和观众,都有不同程度上的了解,不过从1921年我党成立到1927年南昌起义,这一期间复杂的历史进程,就存在或多或少的知识盲区了。
《问苍茫》首次全面地填补了这段历史空白,尤其描绘了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在众多时代风云人物中,青年毛泽东是如何脱颖而出的,让我们看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难能可贵。
其实我们也可以透过这部剧,思考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历史为什么会选择了毛泽东?笔者深耕近代史和革命史许多年,不妨借《问苍茫》这部大剧一抒己见,算是抛砖引玉。
一、毛泽东为何成为国民党的宣传部长?
首先要知道,国共两党所代表的群体以及信仰的主义,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党,而国民党是资产阶级的党,这两个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政党,共产国际为什么硬要“撮合”在一起呢?
实际上,历史背景是非常复杂的,1923年中国共产党还比较弱小,正式党员仅有430多人,毕竟才成立两年嘛,而早期的政治指导和经费来源,几乎全部依赖远在苏联的“共产国际”。
某种意义上,其实性质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当然也得服从共产国际(其实就是苏联)的指示,这是《问苍茫》开篇没有着意说明的。而这种格局的打破,还是毛主席不懈努力的结果,不过那是后话了。
另外,我党早期对于马列主义的实践,以及对北洋反动政府的反抗,仍然停留在口诛笔伐和组织罢工等方法上,抗争手段非常有限,至1923年底先后组织了180多次工人罢工,来反对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
《问苍茫》对此多有刻画,比如毛泽东一把油伞只身去往安源煤矿,期间最著名的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然而这次大罢工,遭到了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工人伤亡无算,史称“二七惨案”。
这次惨案让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还很弱小,缺乏斗争的有效手段,更缺少可靠的政治盟友,因此也必须考虑苏联的提议,联合国民党来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
而对另外一个政党来说,之前的组织非常松散,更像一个乱糟糟的江湖各派联盟,孙中山的政治团体内部派系纷杂,包括在军事上所依赖的西南军阀,也经常性地不听话甚至叛乱。
孙中山对此忧心忡忡,深知改造国民党已是必然,这波操作不仅迫切需要苏联的援助,也需要共产党的协助,换句话说,双方当时有共同的愿望和需求,遂使国共合作成为可能。
1924年1月,在国民党的“一大”上,孙中山正式宣布了联俄联共的政策,接受了共产党员以私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案,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当然,在国民党内部,也有部分人对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方式,持强烈的反对意见,比如《问苍茫》中出现的林森、叶楚伧等人,只是在孙中山巨大的威望下,决议才最终得以通过。
于是我们在《问苍茫》中看到了,20年代初期,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加入了国民党,以及两党合作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景像:
毛泽东以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文采一时名动广州;
周恩来以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常委的身份,出任黄埔军校中将政治部主任,成为未来一批名将的老师;
更有不少共产党员和团员,纷纷出任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人员,或者协助各地“党部”的组建和重整,以及从事发动民众支持国民政府等工作。
自1926年6月起,大批共产党员们和革命群众,又大力参与和支持北伐战争,比如牺牲在战场上的“黄埔三杰”之首蒋先云。
二、中山先生的两大弟子叛变革命
至1927年春,北伐军已经全面占领长江流域,北洋军阀政府摇摇欲坠,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然而撮合出来的“婚姻”终究是不牢靠的,随着北伐的不断成功,谁来“坐江山”的矛盾愈发凸显。
与此同时,风起云涌的工农运动,又触犯了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利益,须知许多国民党员和北伐军军官,都出身于这两个阶级,他们对于政治盟友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前文提到,第一次国共合作之所以能够实现,孙中山个人的巨大威望起了很大作用,而随着1925年初中山先生的逝世,国民党内部的“离婚派”已开始鸹噪起来,极力主张所谓的“清党”。
此间作为中山先生的两大弟子、军政两大势力的代言人,蒋介石和汪精卫还没有彻底撕下伪装,但是已经有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不和谐音符,对此,青年毛泽东即已表现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名句,出自《沁园春.长沙》,是32岁的毛泽东写于1925年秋天,字里行间,已充满对中国革命的隐忧,以及青年革命者的豪迈!
当时的中共总书记陈独秀,缺乏在复杂形势下的应变能力,缺乏对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清醒,也缺乏对农民运动的认识,又盲目信奉莫斯科的指示,对国民党右派的咄咄逼人,采取了一味地忍让的态度。
《问苍茫》用多个桥段,描述了毛泽东与陈独秀在路线上的争论,只可惜,毛泽东当时还不是党的决策者,无力改变正在发生的某些事情。
在国民党右派的支持下,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团的拉拢下,以黄埔军校起家的蒋介石,终于背叛了革命,于是有了上海的“四一二”。
三个月后汪精卫也如法炮制,于是有了武汉的“七一五”,这两个都以“中山先生传人”自居的野心家,几乎同时掀了桌子,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此间大批共产党员牺牲在曾经盟友的枪口下,倒在了血泊之中,到这个危急关头,苏联方面没了办法,陈独秀更是手足无措,只好引咎辞职。
我们在《问苍茫》中看到,武汉街头,孙夫人在驱车回家的路上,眼见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打被杀,难过地闭上了眼睛,无奈出走苏联。
《问苍茫》专门在收官阶段,插入了一场上海滩的舞会,已经娶了陈洁如的北伐军总司令,又盯上了宋家三小姐,影射出蒋介石彻底抛弃了原来的“榜一大哥”苏联,即将转头投进美英的怀抱。
蒋介石从此成为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有兵有钱有权,他当时一定觉得,他会是这片土地的主宰者。
他偏偏算漏了一个人,那个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布衣秀才,将会成为他一生的对手,和挥之不去的梦魇!
面对反动派的屠刀霍霍,共产党人选择了武装起义和建立自己的军队,周恩来在南昌打响了第一枪,而毛泽东则奉中央的指示,告别妻儿前往湘赣边组织秋收起义,不久走上井冈山!
三、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打败蒋介石?
秋收起义余部走上井冈山的时候,毛泽东麾下仅剩800余人,而蒋介石直接指挥的军队已达60万人,如果再计入其他反动军阀的部队,总兵力更是多达上百万人,双方的力量对比超过1000倍。
在乌云蔽日的1927年,没有人会相信,最终会是毛泽东让这个东方古国“换了人间”!这便是《问苍茫》着力反映的点:青年毛泽东即便在革命最低潮的时分,仍然坚信自己的路是正确的,坚信一定能打倒反动派。
所以当22年后,当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之时,毛主席又写下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诗句,那正是对24年前《沁园春.长沙》的呼应。
《问苍茫》的故事主线,至毛泽东离开家乡去组织武装起义而止,但是却用历史细节的回顾,诠释了毛泽东为何能够领导共产党人,最终打倒了国民党反对派建立新中国,成为时代伟人:
第一,毛泽东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目标,以及践行理想的过人毅力。《问苍茫》剧中虚构了一个分别的桥段,陈独秀在江边感慨道:“石三伢子,你是我们党内最硬的石头”!这是发自肺腑的评价。
早在走上井冈山之前,毛泽东就有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的论断,这与陈独秀的理念形成了鲜明对比。
哪怕是在井冈山最艰苦的时期,面对“红旗能打多久”的质疑,毛泽东提笔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此高屋建瓴的论断和惊人的判断力,岂是常人所能及?
第二,毛泽东更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农民。旧中国的九成人口是农民,不深入了解农民的疾苦和诉求,便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成功,而毛泽东自青年时代起,就开始认真研究农民问题,堪称卓而不群。
《问苍茫》用大量的桥段,描绘了毛泽东深入田间地头,体察最底层农民的现状,从1925年起便写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确立了基本的革命路线,因此红军时期又被称为“土地革命战争年代”。
反观被赶上海岛的那位,早年混迹于上海滩和所谓的江湖,权谋手腕虽然有了些,却始终不了解农村和农民的真实情况,更不理解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第三,毛泽东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这个事不用展开说明了,毛主席早期的军队履历,只是在湘军当了半年的大头兵,接受了最基本的军事训练,没进过教导队也没读过黄埔,怎么看都应该是非军事人才。
然而毛主席却能指挥许多科班出身的名将,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最终打败了黄埔军校校长、教官和学员组成的庞大军队,除了用军事天才来形容,实在找不出其他什么合适的评价,特喜欢某位博主对四渡赤水的评价:这不是用兵如神,这是神在用兵!
当然还有其他第四第五等等原因,伟人的特质绝非三言二语所能形容,而且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因为毛主席带领党和军队,赢得了民族完全独立和人民彻底解放,创建了新中国,是如今国泰民安的奠基者!
《问苍茫》告诉我们,毛泽东很早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而认真看完《问苍茫》,更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不如说正是毛泽东创造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