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总兵力长期处于劣势,硬是打不出翻身仗,毛主席一招扭转乾坤

度度狼观抗战 2024-05-05 04:30:57

截至1946年春,我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已达27万余人(274900),如果单从数字上看,并不弱于同时期的刘邓野战军、陈粟野战军等兄弟部队。而最初进犯东北的敌正规军,也不过五个军16个师16万余人(161000),不料东北我军却是一败再败,连续失守锦州、沈阳、四平、长春等重要城市,究竟问题出在哪了呢?

主要可以归结为三方面原因:

第1、东北民主联军(前一年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这27万部队中,来自关内的老八路和新四军,只有不到11万人,余皆为日本投降以后,在东北就地发展和收编而来的各类武装,成分不纯且战力不强。

第2、即便这11万老部队,也是来自四面八方,暂时不能形成统一的序列和指挥,打起仗来难以形成合力,甚至电台联络都不畅通,严重不适应大兵团作战,急需时间整编和整顿,可惜敌人没给我们这个时间。

第3、杜聿明“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所辖的这五个军,全都是美械装备的精锐,比如新1军、新6军、第71军等等,指挥和通讯也较统一,加之我军在东北解放战争之初,对美械装备和火力缺乏认识和应对,战场上很是吃亏。

(罗帅到东北)

我军全日械的一个师,恐怕火力强度还不如敌人全美械的一个团,这个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更为致命的,是由第1条衍生出来的大问题,在敌人的疯狂进攻和歪曲宣传下,东北民主联军“11万老底子以外”的部队中,出现了大批叛变和逃亡现象。

此类情况既破坏战役部署,又严重影响军心士气,以曾克林所属部队为例(原晋察冀军区第16军分区),该部最先进入东北时不过4000人,然而到了1945年底,已经发展到6万人以上,扩军规模高达15倍!

这样的扩军速度貌似很快,实际上祸患极大,遭遇敌人进攻或形势不利时,临阵动摇甚至哗变行为屡有发生,根据东北局提交给延安的报告,仅1945年12月底到1946年初“十天左右先后叛变约4万余人”,这个仗还怎么打?

一、东北我军野战力量长期处于劣势

& 1946年3月 四平保卫战之前

敌军兵力:随着滇军两个军的抵达,杜聿明已拥兵七个军24万余人(247000),另外还收编了8万多伪军充作地方保安武装,总兵力突破32万人,其中正规军占比为75%左右。

我军兵力:山东军区各师、新四军3师等正规部队约15万人,连同新发展起来的部队,总兵力约34万人(340102),其中野战部队占比仅44%左右,且重武器尤其是火炮严重不足。

& 1946年6月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敌军兵力:杜聿明的手中正规部队有六个军19万余人(192300,第13军脱离序列),连同地方保安武装的总兵力超过33万人(332000),并且这六个军几乎都是美械精锐。

我军兵力:由于四平战役损失惨重,完成整编的野战部队,只有五个纵队和四个独立师14万余人(145000),加上各二级军区所属的地方部队,总兵力约32万余人(324541)。

可见这一时期,尽管东北我军的纸面总兵力与敌人持平,然而能够执行战役任务的野战力量,其实是低于敌人的,因此在战略上只能采取守势,这是军事常识。

(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

& 1946年11月 东北最艰苦时期

四平战役失利后,我军退到松花江以北和以东地区,敌人则控制了东北的大多数城市,敌占区人口占东北总人口的53%、工矿企业占东北全部的75%、铁路干线占90%以上,这就给敌人的扩军提供了有利条件。

敌军兵力:杜聿明掌握的正规军,1946年11月底计有七个军25万人,连同地方部队总兵力约40万人。

我军兵力:而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此时刚刚恢复到36万人,其中的野战主力仍然只有五个纵队六个独立师15万人,无论是总数量还是野战部队的兵力,均少于敌人而处于劣势。

(东北敌保安部队)

& 1947年春 战场拉锯时期

敌军兵力:经过继续扩充的杜聿明所部,已经达到正规军八个军23个师约24万人,另有剿总直属部队和地方保安部队24万人,总计48万余人。

我军兵力:正规军五个纵队加九个独立师(统称为野战部队),加上炮兵达到21万人,连同各二级军区所属的地方部队(42个独立团),总计38万余人。

由此可见,在1947年春天之前,东北我军无论是总兵力还是野战部队数量,均弱于敌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实施局部攻势,比如“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但若想全面夺取战略主动权,明显有些力不从心。

这一时期,敌我双方都在寻求破局的办法,东北战场因此沉寂了两个多月,杜聿明与熊式辉几番磋商后,派郑洞国飞往南京,请求给东北增兵,结果他的校长答复说:“现在要增加兵力是绝对没有办法的”。

二、东北民主联军陡增十万生力军

东北战场能不能早点翻盘,事关解放战争的整体进程,因此我方高层极为关注,与郑洞国的无功而返截然不同,1947年4月20日,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做出重大决策:冀热辽军区所有部队,立即划归“东总”指挥。

冀热辽军区原属聂帅的“晋察冀军区”序列,辖区包括河北东部、热河大部和辽宁西部等地区,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关键地带。此时冀热辽军区的军事力量已有近10万人,其中野战部队有两个纵队3.7万人,另有五个独立师和地方部队约6万人。

命令一下,冀热辽军区遂更名为“冀察热辽军区”,以程子华为司令员直属“东总”指挥,原军区属热辽纵队(司令员黄永胜)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冀东纵队(司令员詹才芳)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各独立师也重新排序了番号。

(抗战时期的程子华)

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由此骤增至46万余人(462867人),其中野战部队达到25万余人,尽管在总数上仍略少于敌人,但野战力量首度实现了反超,遂有条件发起了1947年夏季攻势,四野战史对此次攻势的描述是:全线出击!

因此1947年的夏季攻势,是东北战场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这与冀热辽军区十万生力军的加入,是密不可分的。此役我军歼敌8万余人,进一步削弱了敌人并扩大了解放区,连带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打跑了杜聿明!

东北我军的猛烈攻势,打得杜聿明焦头烂额,肾病发作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就在这个当口,在华东督战损兵折将的陈诚,瞄上了东北军政主官的位置,一番操作下来,熊式辉和杜聿明于7月间双双下岗。

(热河部队干部们)

陈诚到职东北行辕主任后,利用自身的权力和资源,大肆扩充和整顿部队,从苏北又调来第49军,使东北敌军的总兵力达到58万人,其中正规军30个师27万人,已经超过了杜聿明时期的峰值。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敌军扩充幅度很大,平均素质却下降的厉害,根据“东总”的相关报告显示:“初入东北之敌军均为蒋系精锐,大部美械装备,炮火和自动武器多,战斗力强,老兵很多,都有三五年、七八年的军龄,其中甚至有个别排长仍当战斗兵者”。

至于士气则是:“较顽强,不容易缴枪,带着远征军、常胜军的态度,尤其是新1军、新6军特别骄傲,战斗确实也顽强。经过一年多的作战后,东北敌军战斗力已发生很大变化,过去的骄气已被打下去,每个师都受到严重打击,老兵减少新兵增多,战斗已远不如前之顽强”。

也就是说,陈诚的扩军虽然把数量搞上去了,但质量却严重下降,精锐部队成分被稀释得很厉害,敌军各部不复出关之初那般顽强了。

(熊和陈在东北行辕)

三、东北我军彻底确立了绝对优势

陈诚扩军的同时,东北民主联军也完成了第二期“整编建军”工作,以西满和北满的各三个独立师,新组了第7纵队和第10纵队,连同划来的冀热察辽军区两个纵队,东北我军的野战力量发展到九个纵队32个师(含独立师、骑兵师),总兵力达到了51万人(518000),其中野战部队达29万余人。

应该说,此时敌我双方的总兵力基本持平,但是东北民主联军的野战力量,从数量到质量,都大大优于对手,加之炮兵实力猛增,遂有能力发起更大规模的攻势,于是从1947年9月下旬开始,东北我军“秋季攻势”开打!

这一战消灭敌军6.9万人同时解放城市15座,进而使东北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军的总兵力首次超过敌军。东总趁热打铁,于12月再度发起为期90天的“1947年冬季攻势”,这是一次意义被严重低估了的战役!

(东总首长们)

知道冬季攻势消灭了多少敌人吗?累计歼敌15.8万人(期间首次消灭敌人一个整军),几乎吃掉了东北1/3的敌军,而这个损失尤其是老兵的消耗,是敌人无论如何也难以补充的,此役额外的收获是:又打跑了黔驴技穷的陈诚!

1948年初卫立煌就任“东北剿总”总司令以后,也进行了军队扩充,将东北敌军的总兵力恢复到55万人左右,但其平均素质之低劣,已然是人所共知:东北剿总并未得到实际的增援,前两次战役损失的20多万人,拿什么填补的?保安部队升格和强拉壮丁呗。

反观东北人民解放军(1948年1月1日改称),不仅在秋季和冬季攻势中缴获颇丰,罗政委主抓的“二线兵团建设”也初见成效,多达164个充分训练的独立团源源补充到主力部队,使东北解放军的实力呈现井喷式增长:

总兵力此间突破73万人,其中包括野战部队42万人,另有地方部队31万人!

再至1948年4月底,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达98.8万人,其中野战军约66万人,并新建了第5、第11和第12等三个纵队;至1948年8月底,总兵力再增至103万人(1039737),其中野战军70余万人,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这支百万大军解放全东北了!

透过敌我双方的兵力变化,不难发现,在东北战场最关键的僵持阶段,冀热辽军区十万大军的划入,绝对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它使东北我军的野战实力骤然增强,短时间具备了发动战略反攻的实力,历史意义极为重大。

补充说明:1947年冬季攻势之前,冀察热辽军区更名为“东总第二前方指挥所”,辽沈战役前再更名为“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部”,期间又以该区部队为基干,新建贺晋年第11纵队,为东北野战军的不断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冀热辽略图)

资料来源:《东北解放战争》、《国民党军简史》、《辽沈战役实录》等。

3 阅读:44
度度狼观抗战

度度狼观抗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