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吃过老婆婆的豆腐汤赞不绝口,离开后却随即下令:杀了她

早已命中注定 2025-02-21 11:12:10

【前言】

当一个人拥有了权力和财富后,是不是就得把过去的所有都扔掉,把往昔那困苦的生活丢进历史的角落里呢?要是有人把他那不愿回想的过去给揭开,让他想起曾经啥都没有的时光,那他是不是就得把这人彻底清除,就为了保住那点儿虚荣的面子呢?

这好像是每个登上高位之人都会面临的困扰。在元末明初那个纷乱动荡的时期,此问题竟致使一位老妇人不幸丧命。

【一、朱元璋的悲惨童年】

朱元璋降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他的父亲朱世珍是个贫寒的农民,为了增添一个劳动力,生下了好多儿子。朱元璋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打小没读过书,只能依靠种地来维持生计。

朱元璋一家待在赣南山区那贫瘠之地,所拥有的田地少得可怜。每年给地主交完高额租子后,剩下的那点儿口粮仅仅能勉强让人不挨饿罢了。为了能生存下去,朱元璋和兄弟们打小就只得去山里砍柴、挖野菜,靠着捡些果子来填肚子。等他们稍微长大点儿后,就开始帮着父亲到田里干活,虽说孩子们力气不大,可也得在田里一直劳作到太阳落山。

朱元璋兄弟的努力,丝毫没让艰苦的生活有所好转。在他十五岁那年,家里灾祸连连。先是大旱使得庄稼收成不佳,接着又遭蝗灾肆虐。而后,瘟疫袭来,夺走了朱元璋父亲和哥哥的生命。这瘟神并未收手,在短短十多天里,朱家又有六口人相继被夺去生命,只留下身体虚弱的朱元璋在这灾难中苦苦支撑。

15 岁的朱元璋一下子没了依靠,他双眼泛红地把父母和哥哥安葬好,却全然不知往后该怎么办。朱家穷得叮当响,他只得离开家乡,外出讨饭为生。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到了邻村,看到的是让人触目惊心的惨象——瘟疫让村里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没了命,道路两边到处是尸体,空气里全是腐肉的味道。活下来的村民也都有气无力的,压根没能力给这个潦倒的孩子一点施舍。

朱元璋无奈之下只得一步步离开家乡,独自去闯荡人生路。起初的几天,他尚能在路边寻些野果来填肚子,然而没过多长时间,他便在荒郊野外迷失了方向。整日未进食的朱元璋瘦得不成样子,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几乎遮不住身体。他瘫倒在路边,感觉自己这短暂的一生就要这样结束了。

【二、出家当和尚过苦日子】

当朱元璋近乎绝望之际,有人把他给救了。这是一群云游四方的僧人,他们路过时,看到朱元璋气息微弱,就把他扶了起来。这些游方僧人了解到朱元璋的境况后,提议让他剃掉头发,出家当和尚,把寺庙当作自己的安身之所。

朱元璋心里头一琢磨,觉着能有个安身的地儿就很不错了。就这样,他顺着这形势,剃了头发当了和尚,加入到这帮四处云游的和尚队伍里,去了濠州的皇觉寺。

皇觉寺的规模不算大,里边有十来个和尚长期住在那儿诵经。朱元璋原本想着能在这儿过上舒坦的日子,可哪晓得寺里的生活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得多。他在众和尚里就像个小童子似的,那些最脏最累的活儿都落到了他头上。

朱元璋每天天还没亮就得起床,去伺候高僧,把庭院打扫干净。到了中午,他得去村里讨饭吃。晚上呢,他又得费力地烧水,准备饭菜。而且,他有时还得忍受高僧们毫无道理的责罚甚至是殴打。

皇觉寺规模不大,然而寺里的住持们却相当严苛。朱元璋打心眼里抵触在这儿的生活,可终究别无他选,只得把忍耐当作根本,一声不吭地干着那些最为脏累的活儿。

即便这样,皇觉寺于朱元璋而言算得上是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在这儿,不必忍饥挨饿,也不会有性命之忧。朱元璋不太情愿地当了和尚,虽说日子过得挺辛苦,但好歹能解决温饱问题。

哎呀,真是遗憾,好时光没持续多久。朱元璋原本以为能一直依赖皇觉寺呢,可谁承想,这片土地上又遭遇了大旱。

【三、三年流浪乞丐生活】

连着两年遭了严重的旱灾,这一带的老百姓全都走投无路了,皇觉寺也没能躲开这灾。以前会给寺里送东西的村民,如今穷得啥样了,自己都顾不过来,哪还有心思给寺里送粮食和物资啊。

皇觉寺里的斋饭变得越来越少,十来个和尚没一会儿就都饿得肚子咕咕叫了。最后,眼瞅着储备的食物快没了,住持只得决定把僧人们都遣散了,让大伙出去到处化缘找吃的。

18岁的朱元璋又变成了乞丐。要想活命,他只得四处漂泊,辗转到了河南、信阳、汝州这些地方,在城镇和乡村之间到处流浪,讨要食物。

有时候运气不错,朱元璋能获得善心人的救济,这样就能暂且把肚子给填饱;然而大多数时候,他得挨家挨户去讨饭,可常常啥都讨不到。一无所有的他只得在荒郊野外寻觅些野果子来填肚子,有时候一整天能找到的吃的也就一两个枣而已。

连着两三天没吃东西,朱元璋已经快撑不住了。为了能活下去,他在村镇里四处找活儿干,只要能有点吃的,啥活儿他都愿意接——和灰泥,烧砖窑,清理粪便……朱元璋咬着牙坚持着,就为了每天能勉强过下去。

三年的漂泊日子,把原本风度翩翩、意气风发的王子,折腾成了一个衣衫褴褛、浑身是泥的叫花子。朱元璋压根儿不敢期盼未来会出现啥转机,他心里就琢磨着,只要当下能把肚子给填饱,那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这三年当中,朱元璋不晓得遭了多少罪,饿了多少回。每次一想到这些,他就心有余悸,不明白自己咋能在那种绝境里活下来。或许是老天有意让他接着活下去,去担当一些更为重大的使命呢。

【四、老妇人的一碗豆腐汤】

当朱元璋的生命危在旦夕之际,老天爷总算关照了这位命运多舛的年轻人。

那一年,21 岁的朱元璋身处亳州乡间,整整五天没吃东西了,整个人浑身乏力,眼看就要瘫倒在这荒郊野外。

这会儿,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碰巧从这儿经过。这老妇人姓马,是个孤孤单单的老寡妇,在村里靠给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这一天,马氏打算把自己那少得可怜的一点粮食送到村里的观音寺去做布施,希望老天能保佑她顺利渡过难关。

马氏走到村口的时候,瞧见路边有个快要不行了的青年。这朱元璋脸色煞白,双眼紧闭着,瞅着就快没气儿了。马氏心一软,打算救救这个可怜的人。接着,她把自己打算拿去上香用的豆腐汤拿出来,递到了朱元璋的嘴边。

那豆腐汤的香味儿一下子把朱元璋给弄醒了,他唰地一下睁开眼,就瞅见了马氏那一脸的慈祥。朱元璋心里头明白,这马氏就是老天派来救自己命的大恩人呐!紧接着,他便开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那吃相简直是狼吞虎咽。

马氏满脸笑意地瞧着朱元璋把碗里的汤水一滴不剩地喝光,这让她的心里也多了几分欢喜。临分别的时候,马氏打趣地跟朱元璋讲,这碗汤的名号叫“珍珠翡翠白玉汤”。

朱元璋把马氏和这碗汤的名字记在了心里。这碗平平常常的豆腐汤,竟让他再次燃起了对生存的渴望。或许是老天安排,他不会葬身于这荒郊野外,而是得继续活着,去开启人生的新征程。

打那往后,朱元璋一直在河南那地界四处游历、化缘讨饭。他心里老是惦记着马氏的好,也总忘不了那碗能救命的豆腐汤……

【五、寻找救命恩人】

过了好几十年,朱元璋那可是经历了相当传奇的一生啊!他起初是个乞丐,后来成了起义军的头儿,最后还当上了皇帝。就这么着,他把元朝给推翻了,创立了存续好几百年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辉煌无比。他坐拥着海量的财富,成千上万的臣民对他的统治顶礼膜拜。朱元璋就此过上了往昔想都不敢想的荣华富贵日子,吃的用的全都是珍馐美味。

不过呢,当他一个人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过去那孤孤单单、无依无靠的日子就会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特别是在又饿又冷、生命都快保不住的时候,马氏施予的那碗豆腐汤,让他看到了希望。这碗汤的味道,一直深深地印在他的心里,变成了他这辈子都忘不了的记忆。

某天,朱元璋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思念之情,毅然决然地离开皇宫,打算去寻觅曾经搭救过自己的马氏老妇。他赶到亳州周边的村镇询问,没过多会儿就寻到了马氏的住所。

马氏已然满头白发,模样跟朱元璋印象里的大不一样了。她早把曾经救过一个乞丐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直至朱元璋说到“珍珠翡翠白玉汤”,马氏这才一下子明白过来。

【六、杀害恩人泄私愤】

再次瞅见马氏,朱元璋那心里头激动得不行。他赶忙求着马氏再给他做一碗那传闻中的豆腐汤。马氏痛快地应下了,没一会儿工夫,就给朱元璋弄好了一碗白花花的豆腐汤。

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把这碗汤喝了下去,沉浸在那许久未尝到的味道里。他如痴如醉,不停地夸赞马氏的厨艺,还表示这碗汤的味道比王家的山珍海味还要可口十倍呢。

马氏听了朱元璋的夸赞,心里挺高兴的。她就跟朱元璋不停地念叨起过去的事儿,讲起当年朱元璋饿得不行倒在路边那档子事,还把朱元璋当时那副惨兮兮的模样细细地说了一番。

马氏的话无意间刺痛了朱元璋,这话落入朱元璋耳中,犹如晴天霹雳。他猛地回想起自己曾经陷入的人生最低谷,那时的自己简直过得人不像人。

朱元璋不知怎的就怒火中烧,暴跳如雷,当即吩咐手下人把马氏给杀了。这无辜的老妇人就这么没了,都没来得及弄清楚咋回事呢。一旁围观的村民都被吓得瞠目结舌,想不通心地善良的马氏为啥平白无故地就被害死了。

实际上,这所有的事情都是源于朱元璋内心的自卑情绪以及他的嫉恨心理。

朱元璋打小就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家里穷得叮当响,后来更是落魄到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就算日后他的身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他心底里还是很自卑,总觉着自己还是那个卑微的叫花子。

马氏的一番话,戳到了他心底最为脆弱且敏感的地方,使他不禁忆起那曾饱受屈辱的往昔。朱元璋打心底里抵触这段过往,决不允许有任何人了解自己的过去。就算是出于好意的提醒,在他那儿也都变成了讥讽与谩骂。朱元璋把马氏的好意错当成了恶意,进而萌生出极为强烈的忌恨之感。他不自觉地想要除掉这个清楚自己过去的人,好让自己的耻辱不再被传播。就这么着,冲动之下的朱元璋,竟下令让人把马氏给杀了。

实际上,马氏只是期望他能铭记往昔的经验教训——生活中向来存在着善意,只要心中有爱,就不会陷入绝望。她想要他明白,哪怕人生道路充满艰辛,也应当心怀温暖和善良。然而,朱元璋的自卑感太过强烈,未能领会马氏的好意,反倒恩将仇报,夺走了这位老妇人的性命。

马氏本是想让他铭记生活中的温暖,怎料竟因此丢了性命。朱元璋到底还是没能摆脱自己的过往,被自卑与嫉妒所桎梏,从而踏上了杀戮的征程。

【结语】

人生之路充满坎坷,咱根本没法预料一个小小的善举会带来啥样的结果,也不清楚一个善意之举会引发啥样的不良后果。

朱元璋和马氏的故事已然成为过往云烟,它给我们留下一个警示:当我们拥有了更为美好的当下时,切不可忘记往昔给予我们的那份温暖和希望。而且,我们要用宽容和善良去面对这个世界,铭记那些善意,不要心生杀意。

拥有平和且充满喜乐的心态,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呢。

0 阅读:12
早已命中注定

早已命中注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