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家长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执着地栽培好自己,孩子才能跟着一起优秀成长
这几天被刷屏的4岁女孩兔兔(小名)火了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社恐的小女孩,人生第一次参加个人solo形式的比赛
小家伙直接抱着妈妈哭诉“我害怕,我不要…”
由于胆怯害怕,女孩的情绪也直接崩溃了
面对女儿怯场呢,妈妈并没有让孩子下场,而是跟着一起完成动作
从开始跟着女孩跳舞开始,这位妈妈就脸红不敢向下看
可为了孩子仍然鼓足勇气陪伴、引导、坚持,直到一起完成了第一轮比赛
随着台下响起一片欢呼和掌声,萌娃的社恐胆怯也慢慢褪去了
等到第二轮比赛开始,女孩显然没有了之前的恐惧,虽然还是要妈妈跟着一起跳,可已经不害怕、也不哭鼻子了
最后的第三轮比赛呢,在妈妈和身后小伙伴的鼓励下,直接成了兔兔的一人独舞
再看到舞台上跟随妈妈影子的小女孩,我确实被感动到了,也正如评论区网友们所言:这届年轻人是懂教育的
而这位妈妈也恰恰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底气,跟着孩子共同挑战困难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你勇敢了,孩子自然也就优秀了
01
90后养孩子
都是在养小时候的自己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为什么现在学校门口排队等孩子放学的都是年轻人,他们不用上班吗?”
事实上,这一届年轻人是真的懂得“教育”
你以为他们是不用上班、或者上班自由吗?
其实,他们只不过是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接娃的
我认识一位妈妈,她每天睡觉都不足八个小时
晚上等到孩子睡了后要打扫家务,早上不到六点还要起床给孩子做早餐,到了下午放学时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学校门口接孩子…
很多人都说:“你用不着那么着急,晚个几分钟,能有什么事儿”
妈妈却告诉大家:“那不行,这是诚信问题,我不能因为自己迟到,而让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光从这句话就能看出,这位妈妈是懂得“教育”的,知道在乎孩子的感受,也懂得维护孩子的尊重
再来说说我自己,是一个专门在家陪两个孩子成长的全职妈妈
经常听很多亲戚说:“年轻人不出去闯闯,不会觉得遗憾吗”
要说遗憾,肯定是有的,可孩子的成长呢?如果错过了也是遗憾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守着”孩子呢
我认为:90后养孩子,就是在养小时候的自己
包括上面所说的那位年轻妈妈,她小时候就是被父母批评长大的孩子
那种时刻生活在自卑、惶恐下的童年,一直是心中抹不去的阴影
而作为全职妈妈的我呢,过去的童年时期,和丈夫也都是属于被父母忽略的留守儿童
小时候渴望父母的陪伴,那种追了几条小路,直到看不见身影才放弃的沮丧感,至今回忆起来还满是痛心
所以,有过童年缺爱的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都是照着“以前的自己”去养
小时候缺的是陪伴,那在自己孩子身上一定要陪伴得足够多
小时候缺的是关爱,那在自己孩子身上也要足够温柔、有耐心
小时候缺的是自卑,那在自己孩子身上同样也要给予勇气和自信心
…
这就是90后的年轻父母,尽管他们懂得不是很多,但曾经的童年却恰恰成了“参照物”,成为我们教育好孩子的一道光
02
合格的父母
都是跟着孩子一起战胜
每一个合格的父母,都有跟着孩子一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有这样一位妈妈,原本是一所小学里的行政老师
日子呢,过得是安逸又轻松
在亲戚的介绍下,也开启了幸福美满的婚姻殿堂
等生了两个孩子,再次回到学校后,她发现身边的很多同事都更加优秀了
要么是继续学习发展更好的自己,要么是在工作上有着出色能力
于是,在平凡的生活里她动了考研的心思
爸妈和公婆都劝她:“都是当妈的人了,把娃照顾好,比什么都重要”
妈妈不以为然,她一直坚持着“向上突破一步”的想法
每天下班回家把孩子哄睡后,更是经常看书到凌晨
也正是这样的习惯保持,让一向讨厌看书的大女儿有着突破性反转
有一天晚上,女儿突然凑近妈妈问:“你在看什么呀”
妈妈回答说:“我在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呀,等妈妈考研成功后,你会为妈妈感到骄傲吗”
女儿重重地点点头
从那天以后,妈妈看书的时候女儿也跟着一起看书
一年之后,妈妈考研成功
女儿也从不温不火的成绩逆袭成班里的尖子生、阅读之星、学习小能手
这就是父母上进求学、孩子跟着优秀的影响
教育孩子最好的道理,也是往自己身上使劲栽培
当你把自己管好,每天表现得积极上进时,孩子自然也会跟着一起对学习产生兴趣
还有一位妈妈,她和儿子爬长城
那时候她儿子也才几岁,长城台阶看上去很陡
特别是下山的时候,就是成年人也需要扶着旁边的扶手,一步一步地慢慢移动
而孩子呢,却一个劲儿地往上爬
妈妈问:“你不害怕吗”
儿子回答:“害怕呀,可如果我勇敢了,妈妈就不害怕了”
小小人儿的一句话,瞬间让人破防了
原来,父母和孩子之间竟是如此相互影响的关系,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也至关重要
如果你想孩子成为优秀的人,那也一定要让自己先成为那个优秀的人
如果你希望孩子突破困难、直迎挫折,也不要忘记跟着孩子一起战胜困难
如果你想栽培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在自己身上使劲栽培,你优秀了、孩子也会跟着优秀
而那些年,你陪孩子走过的路、说过的鼓励、还有做出的榜样行为,最终都会成为孩子上进的能量场
03
别低估陪伴
这是孩子能量的加油站
我们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感到如此的焦虑、无措呢
原因是缺乏一个持久性的了解与陪伴
而我们也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陪伴与鼓励,那是他们力量的加油站
和4岁女孩兔兔一样,生活中也有很多能做孩子眼里那道“光”的妈妈
有位叫“晴琪宝贝”的妈妈说:
“我闺女第一次参加舞台表演,一直在台上哭,下场之后也是一看到我就哭,当时我第一个上前去抱她,竖起拇指给她一个大大的赞,后来又参加了无数次的比赛,再像第一次那样怯场害怕的pk,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所以,孩子真的要多多鼓励,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也是每一位家长都要学会的本领,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严格要求自己变得优秀,其实这就是之前自己走过的路,不想孩子再去吃同样的苦、走太多同类的弯路,我不奢求自己能教育出多么出色的孩子,但起码自己的改变和鼓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听完这位妈妈的一番话,我也大概明白了陪伴的意义
陪伴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能照亮儿女前行的路
陪伴也是在为后代做铺垫,遇到困难知道有个人能述说,克服也是勇敢的底气
陪伴更是成就更好的自己,把曾经遗留在自己身上的遗憾,统统弥补回来
一位妈妈,总是被这个社会赋予太多角色身份
但也只有成为妈妈时,才会是孩子的“六边形战士”,如神一般的存在
不管什么时候,孩子遇到了怎样的PK、怎样的大场合较量,输了的成绩只是一时的,只要你敢爬起来再创辉煌,那一切都还有可能
但如果自己放弃了自己,那心病难医,一切都将难以改变
陪伴就是我们给孩子能量的加油站,你陪伴了孩子、弥补了自己的遗憾,也点亮了孩子前行的道路
所以,现在年轻人再苦再难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的原因,大多数都是这个理儿
自从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孩子也是父母成长的老师
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恰恰是弥补了父母童年身上的某些缺陷,更是监督着父母把之前没有认真完成的课程都通通补上
当为人父母的我们,能够不断去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时,孩子也会不知觉受到影响,做父母当下做的事情、成父母现在所成为的样子
这就是陪伴,是榜样、也是以身作则
04
最好的教育
是孩子在长大、你也在长大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世界上最浪漫的亲子关系,就是孩子在闹,我们在笑,这份感觉又是那么的刚刚好
事实上,最好的教育也是孩子在长大、而你也在长大
很多年前,听到一个孩子这样吐槽他的妈妈
他说:
我的妈妈太笨了,什么都不会,连小学的题目都不会做
可明明就是她自己都不会做的题,却偏偏每天逼着我去做
你把题做完了,拿给她检查吧,又说“写完了就行,我也不会判断对错”
只写完又不会判对错,这样又有什么意义,那我随便敷衍写几下,反正她也不知道对错
平时在家里呢,不是跟姐妹们约着去逛街买衣服,就是跟牌友们打麻将
那一群女人家长里短的狰狞样子,看上去真的丑陋极了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一切努力都没有动力
家里一点学习气氛都没有,在妈妈的身上我也只看到了:不努力的舒服劲儿
每当妈妈骂我“不思进取,一点长进都没有”时,我也告诉她:“孩子都是跟父母学的,你每天往那一坐就是混日子状态,凭什么要求我要做到如何如何好”
不得不说,这位孩子的话听上去直白扎心,但事实也恰恰如此
父母如果只把嘴说教在孩子身上,而不对自己多狠心改变,那再有理的事实也就成了唠叨
我也常常听到很多家长说: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希望他们将来可以生活得更好一些,我们也一直这样去做,可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你想让孩子好好读书,他们却厌学,你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他们次次考试都在拖后腿…”
然而,我们在吐槽孩子的时候却忘了,父母才是孩子进步的阶梯
网上还有这样一句诱人心事的话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不是自欺欺人”
评论区的最高点赞是:“这句话不是自欺欺人,而是你用错了方式”
原来,当你励志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那一刻开始,不是你使劲折腾孩子,就是孩子反过来使劲折腾你
被逼形式的学习,也无疑是把孩子往厌学的路上培养,你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那也一定是先把自己教育好
记得有一个49岁宿管阿姨火了
她为了儿子能考上复旦大学,每天都坐在一旁跟着学习
哪怕是很多书都看不懂,她也要坚持做好表率作用
最后,孩子成功考上复旦硕士研究生,妈妈也考上了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这就是以身作的影响力,最好的教育也是孩子在成长、你也在长大…
那么,关于教育就是跟着孩子共同去挑战困难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