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特别喜欢这样一段话:
如果我做的某些事情比较出色了,那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能看得够高够远,也就跟着学会了很多优点和经验
可见,优秀的人从来不会停止学习,不断学习借鉴、挑战上进,这便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力量
那如果要问一个优秀孩子是怎样拉开差距的
我认为,优秀也是分阶段的,在成功这条路上也没有什么捷径,只能脚踏实地把握每一阶段才能保持稳步前行
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
特别是年龄还比较小的孩子,他们身上的可塑性比较强,阶段性影响更是起到瞩目作用
特别是能影响孩子优秀的一些成长阶段,如果错过了培养的最佳时期,那等到青春期就难再掰回来了
比如,以下四个成长阶段,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乃至人生走向都大有意义:第一阶段
0~3岁:情感抚养
为了孩子能够在学习方面可以成长得更好,太多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好的学区房和昂贵辅导班上
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也是在忽略孩子的能力培养
我们想想,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生活最多的地方是哪里?上学之前是家庭,上学之后是学校,这两个地方也是决定孩子能力发展的主要栖息地
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优秀影响,又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早期阶段的“情感抚养”,它直接决定了孩子日后的人性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妈妈在做饭的时候,爸爸在一旁体贴地捶背拿菜,孩子看了会觉得很温馨,也会用爸爸爱妈妈的方式,去爱妈妈
相反,如果妈妈一个人在厨房辛苦操劳,而爸爸在一边像个没事人一样打游戏,还会经常吵架拌嘴,那妈妈就会情绪不稳定,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也带着愤怒
可见,父母的关系如何,还有家庭气氛感怎样,这些对孩子的情感认知都有着直接影响
都说家和万事兴,和睦家庭也是孩子优秀的根基地
倘若我们从小就不注重孩子的情感抚养,让他们生活在恐惧、担忧、或者缺爱的环境下,那糟糕的情感体验就会让孩子产生糟糕的感觉
小的时候因为在乎爸爸妈妈,还会用讨好、示弱、或者服软去哄妈妈开心,可情感从来都是相互性的
特别是长期感觉自己不被爱的孩子,他们内心的压抑、愤怒包括怨恨,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爆发出来
那个时候,反抗和叛逆就是孩子的情感体现
所以,好的家庭教育就跟建房打地基一样,你需要先通过情感抚养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基地
当孩子愿意分享、愿意沟通、也愿意倾听时,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力才会启动真正的价值
那么,在情感抚养这个阶段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首先,情感抚养需要建立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0~3岁,不管隔着千山万水,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就尽量带在身边
其次,和孩子的聊天习惯要从小培养,不管是牙牙学语、还是口齿不清,耐心地多跟孩子讲讲话,让孩子从小喜欢父母的声音,长大后才会产生聊天欲望
最后,情感抚养需要用心去陪护,它并不是你陪在孩子身边,就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这是一个在互动中产生感情的过程,认真倾听、回应、并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情感自然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第二阶段
3~6岁:性格培养
好的性格是孩子获得成功的优势扩展
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性格给人的直面感很强
有一个5岁女孩,长得非常可爱,走到哪里都让人忍不住夸上几句
都说长得好看的人往往自带入场光芒,女孩的出色外表也确实为她争取了很多舞台光芒
像幼儿园举办的很多活动,姣好的形象、再加上能说会道嘴巴,她经常会被荣选为小小主持人
都说优秀的孩子是从小开始的,但当前的优秀并不代表永远会优秀
女孩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再加上出门在外,经常会被人夸奖赞美,从内心当中女孩总觉着她无所不能,甚至还觉得别人都不如她
这种相对于比较骄傲自满的性格,最终也成为了她继续优秀的绊脚石
比如,女孩跟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她会像个裁判一样,不是说人太笨,就是命令别人怎么做
在那种趾高气扬的性格影响下,女孩也慢慢失去了很多交好朋友
学习方面,站在优秀位置久了的女孩,似乎也听不见别人的忠言逆耳
老师就说了一句:“上课要遵守纪律”,女孩就哭着回家告知说:“老师骂我”
…
如此一来,老师的心也在不经意间被伤到了
尽管我们可以将这件事情看成孩子的童年无忌,也可以当作孩子的理解能力有误差
但性格会决定一个人的社交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孩子能不能在学习这条路上虚心求教、经受得了挫折
而孩子的性格发展呢,和对孩子的情感抚养是一样的,处于根基的垫底阶段,把这两方面都“养”好了,孩子今后的学习之路将会轻松很多
记得阿德勒心理学研究曾发现,孩子的性格基本上在六岁已经形成了,性格发展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成长经历、原生家庭、和父母教育都是最主要影响
也就是说,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其中,0~3岁主要是情感抚养带来的安全感,3~6岁的孩子主要是性格发展的语言和理解能力
那孩子六岁之前的性格培养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阅读的方式,多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和理解能力
其次,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动习惯,及时修复孩子的负面情绪,正确对待自己所受的挫折和委屈
最后,和孩子沟通时要尽量做到宽容,家长是孩子成长中的榜样,你用什么样的性格去和孩子相处,孩子就会用怎样的性格去学习成长
第三阶段
6~12岁:能力培养
如果说,六岁之前是一个人一生中垫底的存在
那6岁开始就要升级成能力培养了
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就要注重孩子的学习状况、学习习惯,还包括所擅长的科目以及遇到的挫折与困难
在这个不断改变、和突破的过程中呢,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对学习保持积极向上的热爱程度,这就是孩子在学习中的能力
我认识一位妈妈,她对自己女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就特别到位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书包写作业
每个周末的安排也是以学习为主,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读书、和练字
这种习惯,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一直保持如今
有一次,妈妈带着女孩去亲戚家送礼,孩子早上正在练字时碰巧早餐做好了
面对香喷喷的早餐,女孩却无动于衷,她礼貌地告诉大家“你们先吃吧,我把字练好了再来吃”
当时,好几个亲戚都劝女孩:“先吃饭吧,作业写不完留着明天再写也行”
女孩固执地摇摇头“不行,我都计划好了,必须要把这些事情完成”
看着人家都是接二连三地催着写作业,而女孩是接二连三地催着吃饭的现状,大家忍不住酸起来:
看吧,学习好的孩子都是天生的,人家把学习当成兴趣
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交谈间,女孩妈妈说出了真相
她说:“哪有什么天生的学习好,我家女儿刚开始上一年级的时候根本就是垫底的,老师隔三差五都会挑毛病,后来养成每天早上阅读和练字的习惯后,她对学习的态度就积极多了”
一番话下来确实蛮有道理,好的学习是源自于一个好的态度,当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时,这就是学习中的规划能力
所以,6~12岁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特别阶段,如果我们在孩子上小学的六年里帮助他们培养好这个能力,孩子上初中之后就会省心很多,他们前期对学习的自律、规划,都会成为主观意识上的习惯
那么,小学期间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学习能力呢
首先,让孩子可以做自己的主,根据自己的进度条来规划写作业时间
其次,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有任何问题也要等作业写完之后再说出来
最后,尊重孩子的学习差,不要想着一口吃下大胖子,鼓励孩子多努力、赞美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一直带着自信去成长
第四台阶
12岁以上:尊重教育
12岁以上的孩子,他们就进入了青春期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身上的自我成长观念会比较明显,有些自主意识强的孩子会反驳父母的观点,出现明显的顶嘴、和反抗行为
青春期的叛逆本质,其实就是孩子长大了的标志
当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时,他们就会比较注重自我观点发展
别人的反驳,对孩子来说是能力的否决、也是“不看好”的自信心流失
没有人能够笑着接受被淘汰出局的失败感,孩子也是一样
对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明显的“自我感”会让他们更渴望被认可
这个时候,他们跟父母之间的距离,也会很容易因为语言表达、和观念不同而发生分歧
所以,影响孩子优秀的最重要阶段是集中在青春期之前,青春期阶段的相处,考量的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默契感了
之前,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段子很有感触
千万不要过度去关注青春期孩子的生活细节,比如刷没刷牙、洗没洗脸、睡没睡觉、写没写作业…
如果我们在这些小事上去过度关注,只会让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过于单一,你每天的任务也是盯着孩子有没有做好那些事
这就是在小事上消耗能量
没有人愿意像犯人一样整天被人盯着,孩子也是一样
你对他的生活细节越是关注,单一的标准和执行就会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意识
毕竟,你现在对孩子的生活细节关注,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目的也是希望孩子纠正错误
可自我意识比较强的青春期孩子,哪里肯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呢
即便是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存在漏补,也不希望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指出错误
所以,和青春期孩子相处也是一门学问,更多的是在教育上足够尊重孩子
在这个阶段,足够的尊重教育就是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独立思考、经历成长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可以去指出孩子身上的不足,但是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比如,多提几个疑问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你觉得这样做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你认为这件事还可以怎么做”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选择是错的,又该怎么办”
…
让孩子多带着疑问去思考,带着主见去发现,在足够被尊重的情况下,孩子才能以最好的状态去实践学习的每一天
那么,关于优秀孩子的成长阶段影响,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