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得宠的驸马,生前死后都让朱棣尴尬不已的梅殷

悠然修 2022-09-29 16:20:56

洪武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梅殷为驸马都尉,尚宁国公主。终洪武一朝,太祖一共册封了十四名驸马都尉,可以说梅殷是太祖最喜爱的一个女婿。

首先宁国公主的身份不一般,她是太祖的嫡长女,而且太祖和马皇后也挺宠爱这个女儿。爱屋及乌之下,太祖自然对梅殷也另眼相看了。

其次梅殷的出身和为人也不差,梅殷是开国功臣梅思祖(汝南侯)的侄子,也算是名门之后。梅殷本人也不是个纨绔,他精通经史、性格恭谨善谋略、待人友善,在朝堂内外口碑都很好。

太祖不但下敕褒奖、常委以要务,在临终前还托孤于梅殷,让他用心辅佐皇太子朱允炆。

而殷视山东学政,赐敕褒美,谓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当世皆荣之。帝春秋高,诸王强盛。殷尝受密命辅皇太孙。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建文三年冬,发起靖难的燕王朱棣,因无法在山东打开局面。决定孤注一掷,直接南下攻击京师。在南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建文任命梅殷为总兵官,镇守重镇淮安,希望他能守卫他的皇朝。

此时的朱棣虽然屡次大胜,但因为是孤军深入南方,并不想与梅殷缠斗。因此派使者向梅殷施压,以入京为太祖进香为名,要求梅殷倒戈或者借道给燕军南下。对于朱棣的要求,梅殷不但斥责嘲讽了朱棣,还以割掉使者耳鼻这种羞辱的方式表达了拒绝。

燕兵破何福军,执诸将平安等,遣使假道于殷,以进香为名。殷答曰:“进香,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王大怒,复书言:“今兴兵诛君侧恶,天命有归,非人所能阻。”殷割使者耳鼻纵之,曰:“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王为气沮。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朱棣虽然愤怒,但是鉴于时间并不在他这一边,只能理智地选择强压怒火。后朱棣率军绕开淮安改道扬州继续南下,不过两人的梁子也就此结下了。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破京师并于当月十七日登基称帝。虽然建文政权已经垮台,梅殷出于对太祖的承诺也没有向朱棣称臣服软,而是继续率兵驻守于淮安与朱棣对峙。

为防止建文一党聚集到梅殷麾下,朱棣逼迫妹妹宁国公主写下血书劝梅殷返回京师。收到妻子血书并且和使者确认建文帝已亡后,梅殷才放弃了抵抗。

虽然放弃了军事抵抗,但是梅殷并没有放下心里对朱棣的鄙夷和不甘。梅殷在返回南京前干了一件让朱棣尴尬不已的事情。

朱棣登基后为彰显自己获取皇位的合法、合理性,首先就否定了朱允炆的皇帝身份。他取消了朱允炆的“建文”年号,将当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

梅殷则在淮安为建文帝发丧,追谥孝愍,上庙号神宗。朱棣焉能不尴尬和愤怒?不过考虑到梅殷的威望以及快速稳定皇朝上下的局势(也是怕梅殷不主动觐见会让局面更尴尬),在梅殷返回京师时,朱棣选择亲自迎接。希望以此表达善意,实现和解。

帝迫公主啮血为书投殷。殷得书恸哭,乃还京。既入见,帝迎劳曰:“驸马劳苦。”殷曰:“劳而无功耳。”帝默然。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

但是梅殷不但不领情,反而一点面子也不给,当众暗嘲了朱棣。朱棣的杀心大概在这一刻就定下了。

此后朱棣为搜集他的小辫子,派人监视梅殷的一举一动,甚至常派亲信趁夜潜入梅殷府中查找他的“罪证”。梅殷知悉后,对于朱棣得位不正的不满更甚并常当众表露出来,两人的关系也更加恶劣。

永乐二年,觉得皇位已经稳固的成祖决定动手处理掉这个“隐患”。

当年都御史陈瑛上奏称梅殷培养死士,和女秀才刘氏勾结,诅咒朱棣。朱棣借这个机会,让户部以考核公、侯、驸马、伯的仪仗从人数量为名大肆裁减梅殷的护卫人数,并以此为罪名将梅殷的家人和忠仆等迁往辽东。

注:女秀才并不是参加科举获取功名的女性,是赏赐给具备一定文化修养的宫女的“官职”。这类宫女可以从事文书、礼仪、服饰等相对轻松的宫廷事务。

永乐三年十月的一天,梅殷在前往宫城参加朝会的路上,遇到了同样去参加朝会的前军都督佥事谭深和锦衣卫指挥使赵曦。三人在路过笪桥时梅殷突然落水,然后就这么溺亡了。

光天化日之下,皇朝的驸马落水淹死,而且还是当着谭深和赵曦的面,朝堂上下一致认为这两人脱不了干系。驸马又不是贱民,论爵位和地位还高于二人,再不济他们也得救一下呀。

对此谭深和赵曦二人的答复是,驸马确实是落水淹死的。他们不救也是有原因的,因为驸马自己想不开,要自杀。

说梅殷心中有郁结之事大家都信(朝堂所有人都知道他和成祖的矛盾),但是说梅殷为此就选择自杀,几乎没人相信。至于自杀时让谭深和赵曦做见证就更没人信了,他们的关系离生死相托远了去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谭深和赵曦是成祖一系的人。

不久后,梅殷的一个仆人瓦剌灰(蒙古人)说出了实情,当天梅殷并非自己投水或者失足落水,他是被谭深和赵曦两人推下去的。都督同知许成得知后,上奏成祖揭发谭深和赵曦二人的罪行,并请求成祖严惩。

宁国公主得知丈夫死讯后,也跑到宫中找成祖大闹 – “初,公主闻殷死,谓上果杀殷,牵衣大哭,问驸马安在”。朝堂和宗室的压力,让成祖不得不亲审此案。但是这一审,却让成祖更加尴尬了。

面对成祖的问讯,谭深和赵曦二人对于谋害驸马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宣判他们死刑时,二人为保命,情急之下当众供出了背后的“谋主” – 朱棣。尴尬的成祖只得迅速处死二人结案了事。

明年冬,早朝,都督谭深、指挥赵曦令人挤殷死笪桥下,诬殷自投水死。都督许成发其事,文皇罪深、曦。二人对曰:“此上命也,奈何杀臣!”文皇大怒,立命力士持金瑵,落二人齿,斩之。

《明史纪事本末》

事后为了挽回颜面,成祖晋封揭发此案的许成为永新伯,梅殷的两个儿子分别册封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和旗手卫指挥使(都是只领俸禄的虚职),宁国公主晋封为宁国长公主。

注:明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石。

这事是不是成祖指使的?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朱棣的意思。

首先,梅殷和谭深、赵曦二人,除了《明太宗实录》里记载了一句他们“有隙”外,再没有别的仇怨录于史籍了。如果他们真的是仇杀,成祖不太可能不说出来。

其次,就算是 “有隙”也不至于杀人吧。不然光赵曦这个锦衣卫就得私自干掉多少看他不顺眼的人呀? 而且明初的时候驸马可比指挥使要值钱得多,何况是梅殷这种深受太祖恩宠,统领过朝廷大军的驸马。这不是他们俩想杀就能随便杀的。

但是也可以肯定成祖没指使二人在上朝的路上把梅殷推下水淹死,成祖大概率是让二人想办法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梅殷,只是这二人自以为是的选了这么个最蠢的办法(接替赵曦的纪纲弄死解缙时就比他的前任有水平多了)。

结果二人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把杀人犯这个标签直接刻到了他们主子的额头上,实话说朱棣没有灭他们的族已经很仁慈了。

1 阅读:144

悠然修

简介:历史如烟,静心修学,获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