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拍摄租客遗留物是一种“病”

冯海宁 2022-05-05 18:49:48

近日,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济南租房·分好”的账号,因经常以“开盲盒”名义拍摄并发布租客遗留物品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该账号外,多个短视频平台还存在不少账号专门拍摄租客遗留物。

进入短视频时代,似乎一切皆可拍摄,皆可发布。广大网友可以通过浏览各种短视频,增长见识、丰富生活。而拍摄者则可以通过发布短视频来增粉、变现。所以,短视频行业发展迅猛,用户突破9亿。但从道德、法律角度看,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拍摄发布。

比如租客退房之后的遗留物,就不适合拍摄和发布。虽然这是租客的遗弃之物,但可能涉及租客的个人隐私,被拍摄发布涉嫌侵犯租客隐私权。如果配上编造的故事,涉嫌侵害租客名誉权。这都触犯《民法典》相关条款。如果中介这么做,违反职业道德。

上述账号发布的短视频,就是一家中介公司员工拍摄的。其不但拍摄租客遗留下的各种物品,还对这些物品进行分析,推测租客的职业及个人经历,标题是“小美女退房啥稀奇的都有”“小姐姐退房这职业有点神秘”“夜店小姐姐退房来捡捡漏”,极具诱惑。

虽然有博主声称,拍摄发布这种视频是提醒不爱干净的租客注意点,看上去是出于善意,但真实目的是为了私利。因为这种视频发布后“‘效果’还挺好”,所谓效果,就是吸引了不少网友来浏览,拍摄者从中获得流量、广告等收益,所以,当成赚钱之道。

实际上,这也是种“病”。一方面,拍摄者或许已经患上了“怪癖”或者“偷窥病”,即把寻找、拍摄、编造别人的隐私,作为自己的兴趣和牟利手段。另一方面,喜欢这类视频的网友恐怕也有“偷窥病”,通过浏览视频看租客个人隐私来满足自己偷窥欲。

正因为部分网友对他人隐私有偷窥需求,于是拍摄者就提供这类视频来满足不良需求,这就形成了有供有需的局面。究其根源,除了供需两端有“病”外,另一个原因就是退房离开的租客,既不爱干净也缺乏隐私保护意识,给了拍摄者、需求者偷窥的机会。

如果每个租客在离开前都能自觉清理自己的垃圾,拍摄者也就失去了“素材”,需求者也没有这类视频可看。从这个角度来说,租客们要从这类视频中记取教训,否则遗留物信息一旦与个人入住信息同时泄露,有可能面临很多麻烦,或成为被人肉被讽刺的对象。

这类视频也给房屋中介市场增添了新的乱象,即某些中介机构的从业者既缺乏职业道德,通过拍摄客户隐私牟利,也反映出其缺乏契约精神,没有履行合同附随义务。而中介公司,则对员工培训、监督、管理失责,致使部分员工无视客户权益,牟取私利。

有“病”就得治。对这类视频拍摄者,除了行业强化自律、中介公司加强管理外,短视频平台应当严把审核关,不让涉及个人隐私的视频传播。也只有平台方严格把关,才能治需求者的“偷窥病”。当然,这类视频中的受害者,也可以投诉、起诉拍摄者。

需要强调的是,租客的废弃物不完全是垃圾,里面还可能隐藏个人隐私。如何对待这种废弃物,从租客到房屋中介、房东再到有关方面,都应该深入思考。

0 阅读:18
冯海宁

冯海宁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