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机长再见”被通报并非小题大做

冯海宁 2022-05-10 18:24:31

近日,网上流传一张标题为“CZ8847航前出港情况报告”的截图,据截图内容显示,报告中提到两位机务人员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机务人员没有及时通知机长启动发动机,二是机务人员存在用语不规范问题,本来应该按标准用语跟机长说“机长,飞行愉快,一路平安,再见”,结果只说了“机长再见”。截图内容引起众多网友特别是民航业内人士的热议。

据航旅纵横信息显示,CZ8847航班由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承运,5月2日上午九点航班由北京大兴机场飞往成都双流机场,执飞飞机机型为空客320-200,编号B6977,与网传截图信息一致。由此推测,上述网传截图信息应该属实。记者检索发现,关于飞机启动发动机时机早晚的相关行业标准并无明确规定。有资深机长表示,“没有什么特别的规范用语”“不反感机务说机长再见”。

这就是说,上述报告提到的两个问题,并没有行业统一规范标准,很可能是涉事航企的“家规”。正因如此,很多网友更无法接受机务人员因说“机长再见”被内部通报这种事情。原因是,把这种没有行业制度依据的“小问题”写进通报,是小题大做,既显得航企管理死板,也说明缺乏包容性。再说,机务人员与机长本就是战友、熟人了,前者对后者说“再见”时没有必要太客套。

但笔者认为,机务人员只说“机长再见”被通报并非是小题大做。其一,既然航企已经明确了标准用语,机务人员就应该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航企对相关工作人员用语进行规范,不是没有意义。其二,就语言本身而言,虽然“机长,飞行愉快,一路平安,再见”与“机长再见”意思接近,但给人感受完全不同,前者给人带来温暖感,会让人心情愉快,后者只是简捷明快。

坦率地说,机长更愿意听到“飞行愉快,一路平安”这样的话,因为这句话带有明显的祝福意味。特别是在全球已经发生多起空难和其他飞行事故的背景下,标准用语更有针对性,可提醒机长重视安全问题。而说“机长再见”与对其他人说“再见”没有多少区别,是一种最常见的道别方式,对表达对象的触动作用很有限。所以航企制定标准用语、通报不规范用语,都有现实意义。

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企业管理无小事。即便是机务人员与机长道别的用语,看似小事,但并非小事,因为这关乎企业管理规范性,也关系到实际效果。如果机务人员有标准用语而不执行,那么企业制度规范就失去了意义。企业只有健全标准规范并严格执行,才能使全体员工意识到标准执行不可打折,继而在安全管理等方面,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而不是执行时随意简化标准。

航企无论是服务乘客,还是面对其他人员,都应该有规范用语。目前,乘务人员面对乘客时,一般使用标准用语,但其他人之间,比如机务人员与机长之间的用语,大多数航企仍未能作出规范。那么,作出规范的航企,就能收获规范用语带来的好处,如让机长心情更愉快,更有利于预防事故发生,也能促进合作关系,增强凝聚力,而未作出用语规范的航企,无法获得相应红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认为机务人员只说“机长再见”被通报是小题大做的人,大概没有认识到汉语言的丰富性以及蕴含的思想性,如果只说“机长再见”,则无法表达祝福、提醒等思想内涵。

0 阅读:2
冯海宁

冯海宁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