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灭宋江的大宋名将张叔夜,精忠报国抗击侵略,独木难支自杀殉国

青林知青 2022-07-17 07:30:42

张叔夜:空想还家梦,难招去国魂

儿时看《水浒传》,感觉满朝高官都是坏人,对宋江为首的梁山泊都主张剿灭,必欲置梁山于死地而后快,其心何其毒也。

这其中只有两个人对梁山报有同情感,一是曾经被掳上山去宿元景宿太尉,另一个是济州太守张叔夜,宿太尉是施耐庵虚构的人物,倒是这张叔夜是真有其人。

但不知从何处又隐隐地知道,这个叫张叔夜的太守最不是个东西,在宋江征方腊十不存三之际,趁其回师途中,将宋江等人全数斩杀,是个真真的刽子手,当然,这都是儿时的模糊记忆。

发生在宋代的“靖康之难”,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拥有百万大军的宋王朝,缘何被那兵员不多的金人,破竹般地就直接打到了京师汴梁城下,而当汴梁被围之际,那些勤王的将领都云哪儿了,似乎无一人前来救驾。

赶来勤王的还是有的,毕竟不是后世八国联军打北京时,一帮大臣在弄“东南互保”,直接把老佛爷弄去当了个跑跑;但是,前来勤王的不多,张叔夜就是其中之一,当然,也有人说他是唯一。

只能说,张叔夜是最早杀入城中的宋朝皇帝会合的将领,后来也有一些前来勤王的,比如种师道及姚平仲等等,而其他勤王的部队之所以没有入城,自是有其原因;因为,皇帝正在同金人讲和,早已下旨严禁将帅领兵进京,很多队伍都是在城外驻扎。

不让各路人马勤王,这实际是就是把汴梁当作一座不设防的城市,门洞大开,这昏庸的皇帝是怕一旦勤王,激怒了金人,皇帝的性命不保,他们还一直指望着能割地求和,指望着金人主动退兵,故而诸将都闭壁不出。

与我们平常想象的攻城掠地不同,“靖康之难”并不是金人攻陷城池后,进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相反,金人只有八万人马,他们只是围在城外,并没有进城,而是不停地指派城中搜刮财物,今天索要这个出城,明天指派那个前来,而执行者俱是城中原来的宋朝大臣,金人围城的目的只有一个,获取钱财,不让那出尔反尔的赵姓之人当皇帝。

因为他们知道,以金人的实力,根本不具备将大宋王朝灭国的能力,他们只是想在大捞一把后,扶持一个听话的非赵姓之人上位,弄一个傀儡皇帝为其服务,于是才有了前期的张邦昌,后期的刘豫。

为了不让赵氏当皇帝,金人将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宗室之人,全数弄去北国,其中也包括那些与金人为敌的大臣和将领,这其中张叔夜定然位列其中,只是大家没想到的是,还有一个领头反对张邦昌当皇帝,与金人对着干且正气满满的大臣,他叫秦桧。

张叔夜,字嵇仲,江西广丰,官宦世家,赐进士出身,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累官至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曾镇压宋江起事;靖康之变中率军守卫汴梁城,失败后随宋钦宗被金国掳走,途中自缢而死,终年63岁,后被南宋朝廷追谥“忠文”。

张叔夜是正宗武将,亦是个大文化人的武将,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文武双全之人,而且颇有谋略,在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下,如他这样的人,肯定是顶级人才无疑。

《宋史》中记录了他两件能充分体现他的神武和谋略之事,一是他镇守兰州时,发现党项人每次进攻前,都要在一个叫天都的地方集结,故址在今宁夏海原县西,于是他干脆在那个地方建立新城,取名西安州,从而有力地遏制住外敌侵犯,从此兰州平安,其军事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此事听来颇为神奇,让人感觉有些不太真实;但此乃正史所记,权信之,而下面这段话则是他武力过人,机敏睿智的体现。

说的是他出使辽国,同辽人比赛射箭,“首中的。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

这一段记述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神武过人,这其中还有对辽人的轻蔑;二是精明有前瞻,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是完不成这外域详情介绍的。

寺悬嵩腰山生秀,龙卧宝坊佛更灵;

镜鼓催行车马挤,楼台偈歌烟云中。

这是他写的一首《龙泉寺》,应该就是这次出使时,过山西时所作,当然,要说有多好自是说不上,但如果要排文人中打仗最牛的,武人中写诗还行的,他至少能挤得上前几位的。

但他还有一首名为《岐王宫侍儿落发为尼》的诗,写得却很有味道,同上面这首应该不在一个层次上,即使放在宋代一流诗人中也不逊色。

六尺轻罗染曲尘,金莲步稳衬湘裙;

从今不入襄王梦,剪尽巫山一朵云。

这是赠与岐王家中一个侍女出家时写的诗,一个本与张叔夜扯不上关系的下等人,如何会引起这地方大员赋诗相赠,这却是个难解之迷了。

但从诗可以看出,他对这侍女是充满着同情感,为她的美貌而感之叹之,韵味无尽,故而南宋文学家周紫芝称在其《竹坡诗话》中,称此诗是“极有风味。”

张叔夜的仕途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官场跌宕,频遭贬谪;先是因从弟弹劾蔡京而遭嫉恨,被一撸到底,贬为监西安草场。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去一个草料场当值守,也就是同林冲在《风雪山神庙》时的待遇一样,不过属于管理人员,级别要高些罢了。

以他的才能,自然不会长期埋没,在看了几年草料场以后,召回中央任职,升到了中书舍人这样的高官,结果又因蔡京的缘故遭贬,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对于镇压宋江起义一事,其实对张叔夜来说并不算个啥,因为那宋江并不像《水浒传》中所描写的那样声势浩大,势不可挡,也就是一伙四处打家劫舍的流寇而已。

因为《水浒传》的精彩,宋江等人被贴上“忠义”的标签而深入人心,但实际上,这一帮人就是传统意义上对社会有着严重危害的黑社会团体,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容忍的。

此事发生在他任海州太守之时,那宋江等人也很是了得,转战数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当他们流窜到海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连云港时,遇到了克星张叔夜。

对付宋江那几付颜色,于张叔夜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战斗规模并不大,记载也很简略,如下言:

“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很简单嘛,几如一场小规模的接触战一般,而后来的事应该稍有反复,宋江等人有说降后封官,也有说被杀,无论怎样,宋江是栽在张叔夜手上是确凿无疑的。

接下来便是靖康之难了,金人围攻汴梁前,张叔夜任邓州知州,形势危急时,前来救驾入城的也只有他,他浴血勤王,带着两个儿子张伯奋、张仲熊,率领部下3万人马,星夜兼程,经十数次血战后终于入得城来,钦宗大喜,赐他延康殿学士,并委以防务重任。

这点兵勇来对付强悍的金人,守住京师汴梁那绝对是不行的,张叔夜建议弃城而去,先保住皇家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暂居避洛阳或襄阳,再图进取,就当时来说,这肯定是识大体的一个紧急避难措施。

但是,这宋钦宗在其老爸宋徽宗的鼓动下,偏偏相信一个江湖道士的谗言,这位唤作郭京的骗子说他能请来天兵天将,那皇帝喜出望外,遂将全部希望寄托于这郭京,令他作法御敌。

于是,这郭京粉墨登场,指挥一帮着穿红戴绿“六甲军”,手持各种法器载歌载舞地跳跃出了城,被金人一顿砍瓜切菜地屠戮,很快便作了鸟兽散,再看这郭京,早已是跑得没了踪影。

此时,汴梁被金人死死地围困,撤退之路被封,钦宗无奈,只得令城内守军放下武器,开门投降,中国历史翻开了最悲惨的一页。

于是,在金人的胁迫下,两位皇帝出城投降被扣,其他所有的宗室人员,嫔妃子女,工匠艺人等数千人,被押解返回金国,张叔夜因对金强硬的态度,也在北上之列,他的两个儿子亦随之同行。

北上之路,痛苦不堪,张叔夜即开始绝食,一直昏迷不醒,当走到宋金两国交界的白沟时,随着车夫的一声“过界河了”的喊声,他突然惊醒,史书有记:

“仰天大呼,遂不复语,明日薨在易州孤山寨,五月十六日也。抬三程,遂火化。”一代名臣,遂悲壮而亡,年63岁;一代名将落得如此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

关于张叔夜的死因说法有多种,一是绝食而亡,另一种是自扼而死,就是说他是誓死不踏入金国的土地一步,在过界河时,自己将自己给掐死了,不管是哪一种死法,都是一缕忠魂恨从北,轰轰烈烈地悲壮,让人敬佩。

至于张叔夜为何自杀,这实际上是羞愤,因为当时宋钦宗以最屈辱的条件同金人媾和,金人答应退兵,但说是必须要宋朝皇帝“礼送”到边界,但到了边界后金人食言,直接将皇帝掳去金国。

作为一名武将,张叔夜一边是气愤金人无信,一边为自己没能战死疆场,深感耻辱,所以,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来报效大宋王庭,而他的两个儿子亦同时自杀殉国,追随父亲的忠魂而去。

他这两个儿子很是了得,进京勤王时各领前后两军,而且据说哥哥打伤鲁智深,弟弟生擒卢俊义,只是我没有看见出处,不敢采信,随意记之而已。

命世文章伯,鸿枢柱石臣;

殒身因为社,嗣德岂无人。

这是大儒朱熹写的一首《挽忠文公》的诗,在南宋百余年间,张叔夜都是后人敬仰的英雄,不但赵构这样的官家作诗作赋予以赞誉,在民间亦是树为楷模,他同怒骂金人而惨死的李若水一起,被誉为靖康之难时的“双忠”。

绍兴和议后,张叔夜父子遗骸得以归葬故里,舟过鄱阳湖,“遇大风,舟不能进,遂葬三人于神灵湖畔。”至清朝时,南康知府王以敏重修墓茔并立碑纪念。

“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从此,鄱阳湖有了一座烈士长眠的坟茔,后世多有文人雅士寻访凭吊,一抒爱国之情。

可惜,他在《水浒传》中只如不存在一般的配角,没有一部小说为了扬名,倒是一些神神怪怪的魔幻小说中有他的身影,但那些书毕竟是上不得台面的低劣之作,所以,一个忠心耿耿、以身殉国的名将,如今的名声还不如宋江这些黑社会老大,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

观张叔夜的一生,可谓是刚正不阿,能文能武,铁骨铮铮,乱世孤忠,明志殉国,如后来的岳飞一般,是精忠报国的典范,在神州陆沉的大背景下,用生命在那黑暗的天际间,涂抹了一道绚烂的亮色。

0 阅读:3

青林知青

简介:三线子弟下乡知青待岗工人,打工归来一支秃笔聊伴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