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已经75岁高龄的毛主席偶然染上了重感冒。
然而在患病期间,不管医生如何劝说,他依旧烟不离手。但每次刚抽一口,他就会忍不住咳嗽。

一天,中央在中南海召开了一次会议。
会议中途,毛主席又习惯性地摸了摸口袋,却忽然发现自己的烟抽完了。一旁的李先念见状,立即掏出一根雪茄抽了起来。

毛主席看到他的举动后,不由埋怨道:有这样好的烟,咋不告诉我?
明明知道主席生病了,李先念为何要在他面前故意抽烟?面对主席的“抱怨”,他又是如何回答的?

熟悉毛主席的人都知道,他有几大特殊的爱好:一是吃辣,二是喝隔夜浓茶,三就是抽烟。
若说前两个只是平时的个人爱好,那么最后一个就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在主席的一生中,他至少抽了六十年烟。

原本在他的青年时期是不怎么抽烟的,但随着革命事业越来越繁忙,他便逐渐将香烟当成了“精神缓冲剂”,甚至最严重时一天要抽五六十根。
1927年,毛主席到长沙、湘潭等地考察时,为了和群众拉近关系,他便和乡亲们一起抽当地的“生烟”、“叶子烟”。

这种烟没什么过滤嘴,一口烟下去就能呛得人肺疼。也正因如此,这种烟极其提神。毛主席在熬夜工作时便一直抽这种烟。
并且那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烟的坏处,所以也就没人阻止过主席吸烟。

那段时期,毛主席时常一边抽烟一边和群众聊天,总是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无论谁递过来的烟,他都是来者不拒,显得十分亲切。
不过这也就导致他的烟瘾越来越大。到了井冈山时期,他就已经到了“嗜烟如命”的程度了。

彼时我军刚刚成立,正是最劳心费力的时候。主席日日殚精竭虑,许多重要思想和战略决策就是在烟雾缭绕中产生的。
但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封锁,主席往往也抽不到什么好烟。

后来同志们为了让主席能抽上好烟,就开始大力收缴敌人的物资。那时国民党“送”来的烟五花八门,各种牌子的烟都有。
毛主席曾戏称,自己这是“吃百家饭,抽百家烟”。

不过即使物资充裕了,但主席依旧非常节俭。每次一收获战利品,他总是要将烟分出去一大半,所以他往往抽的还是生烟。
而且主席抽烟也从不用打火机,而是习惯性地使用火柴。每次点烟时,他总是先划盒身。等盒身都磨完了他才会划两侧的磷皮。

往往一盒火柴都用完了,磷皮还是新的。久而久之,毛主席便保留了许多空盒,总是不舍得扔掉。
工作人员想帮他处理掉,他便会说,这是木材做的,丢掉它就是丢掉木材,国家还很穷,浪费不起啊!

到了建国后,毛主席依旧每天三包烟。他一个月用在烟上的开销就有十几块。
工作人员们本想直接替他报销,但主席却不同意,坚持要从自己的工资和稿费里出。

虽说烟能提神,但说到底也是有坏处的。只要主席烟一抽多了,或者感冒了就会咳嗽不止。
虽然在医生的劝导下,主席有过几次戒烟经历,但大多时候因为各种原因都没能成功。

主席第一次成功控制了烟瘾,还是在1945年去重庆谈判时。
虽然那时候大家都知道,老蒋所谓的“和平谈判”不过只是他拖延时间,调兵遣将的借口。

但为了争取那微乎其微的希望,毛主席还是义无反顾地赴约了。当得知老蒋不抽烟,也不习惯闻烟味时,主席在整个谈判期间就真的一根烟都没抽。
可想而知,这对于一个“老烟民”来说需要多大的毅力。

老蒋得知他这个举动后,也不由向陈布雷感叹道,这人绝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却在谈话期间一根烟也不抽,他的决心和精神绝不可小视。
后来主席回到延安,不久后老蒋出尔反尔,再次发动了内战。

看着国家和人民再次陷入危机,毛主席不得不又捡起了抽烟的习惯,投身到战斗中。
除了这次外,他还有一次戒烟的经历。
当时主席感染了肺病,一直咳嗽不止。医生告诫他一定要戒烟,主席也答应下来。

但不久后,国民党开始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毛主席收到情报后便立即率部进行了转移。
当时他带着部队来到了黄河边上,面对黄河天险以及后方的追兵,我军形势一度非常紧张。
就在这时,主席突然对警卫员说:“给我找根烟。”

众人知道,主席这是需要借助烟来缓解压力,好好思考一下接下来的行动了。
不一会儿,警卫员便急急忙忙找来了一根烟。主席边抽边思考,等一根烟熄灭后,他果断下令:“回头,不过黄河!”

就这样,在主席的指挥下,我军并未按照国军预想的那样前进一步,而是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主席便再次捡起了抽烟的习惯。

建国后,因为常年的操劳,主席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众人开始变着法子让他戒烟。
虽然他也有过几次短暂的戒烟经历,但都没能成功。
当初斯大林刚刚去世后,苏联的一名高级领导过来访问我国时曾提起,若是斯大林遵照医嘱早早戒烟,他的身体也不会那么差。

或许是对方的劝告起了作用,毛主席再次开始戒烟。不过十个月后,他又抽了起来。
有一次,陈老总带着几位干部来作报告,主席给他们递烟,陈老总便摆摆手说:“我戒了。”
毛主席笑着说:“还是你有决心,我戒不了。”

彼时主席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心态却非常豁达。他时常放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73、84,阎王不请自个儿去”。
眼看毛主席还是离不开烟,工作人员们便只能在烟上下功夫,尽量让主席抽一些不那么伤害身体的烟。

1968年,已经75岁高龄的毛主席生了场重感冒。然而,卧床养病的他依旧手不离烟,但往往刚吸一口他便又咳嗽不止。
主席不由叹道,人病了,烟都没味道了。

李先念得知此事后非常心疼。为了让主席早日康复,也为了满足他的烟瘾,他开始四处打听有没有质量比较好的烟。
找寻一番后,还真让他发现了一种符合条件的雪茄。

这种一种特制烟,清凉香醇,也不伤喉咙,而且烟里还掺杂着止咳化痰的中草药,对人体还有保护性作用。
李先念当即派人购买了几支,打算送给主席尝试一下。但他转念一想,主席从来不收别人的东西,若是自己直接送他未必会要。

李先念觉得,还是让主席和自己要比较好,这样更像分享而不是送礼。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他便一直想找机会“给烟”。一次,中南海召开了一次大会。
会议期间,毛主席又习惯性地摸口袋,却突然发现自己的烟抽完了。

李先念抓住机会,装作不经意间掏出一根雪茄抽了起来。毛主席看到后便抱怨道:“先念同志,这么好的烟咋不告诉我,给我也抽一支吧!”
就这样,李先念将这烟顺理成章地推荐给了主席。果然,在抽这支烟时,主席并没有咳嗽。此后,主席便一直抽这种烟。

到了1974年,毛主席身体实在不好,便开始彻底戒烟了。有好几次坚持不住了,他便只好把烟放在鼻子下面闻一闻,解解烟瘾。
有次周总理见他实在太痛苦,于心不忍道:“主席,您要是实在熬不住的话,就抽上一支吧。”
毛主席却笑着说,不抽啦,这次一定要戒了。

其实主席在抽烟的这六十年里,也是他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六十年。主席借助着这一根根香烟,最终带领着大家一步步走向革命的胜利。
最后他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留给了后人,却将病痛留给了自己。
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