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岁月的漫漫长路。
正月二十,这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却承载着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接财童。
这一习俗蕴含着“1接2吃3忌”的讲究,背后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接财童”的仪式,是整个正月二十的重头戏。在破晓时分,当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穿透云层,家中的长辈,便会早早起身,怀着虔诚之心,将准备好的财神像,恭敬地请至家中,显眼位置。
随后,点燃香烛,袅袅青烟升腾而起,仿佛是连接人间与神灵的纽带。孩子们也被这庄重的氛围感染,穿上新衣,帮忙摆放供品。
一家人整齐地站在财神像前,双手合十,闭目祈愿。他们祈求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家人平安健康,生活富足美满。
这一接,不仅是迎接财神的到来,更是迎接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将希望与好运,紧紧地握在手中。

在饮食方面,正月二十,也有着独特的“2吃”习俗。
其一,吃“撑腰糕”。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糕点,软糯香甜。之所以叫“撑腰糕”,是因为人们相信,在这一天食用,能够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身强体壮,腰杆硬朗,无论面对生活中,何种劳累与艰辛,都能挺直脊梁,勇敢前行。
制作撑腰糕的过程,也是一家人,温馨团聚的时刻。长辈们熟练地揉面、塑形,孩子们则在一旁好奇地观看,时不时伸手帮忙,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

其二,吃“龙须面”。细长的面条,寓意着财运绵绵不断,如同那蜿蜒的溪流,源源不断地流入家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龙须面,感受着亲情的温暖,也期待着财富的长久相伴。
除了“接”与“吃”,正月二十还有“3忌”。
一忌争吵打骂。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老祖宗们认为,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吸引好运的关键。
若是家中发生争吵,便会破坏这祥和的气场,财神也会因此而远离。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家人之间都要相互包容、理解,用爱与温暖去化解矛盾。

二忌借钱给他人。在传统观念里,正月二十是财运的起始,把钱借出去,就意味着将自家的财运拱手送人。这一天,人们更希望将财富,牢牢地留在自己家中,为新的一年,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忌打扫卫生往外泼水。因为水在民俗中象征着财运,向外泼水等同于是将财运泼出家门。人们会在这一天,小心地呵护家中,每一滴水,让财运在家中积聚。
这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讲究,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在民间熠熠生辉。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

在现代社会,尽管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些传统习俗,所蕴含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始终未曾改变。
正月二十接财童,在传承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在祈愿中,开启新一年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