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为加强皇权,采用了“郡守重于古诸侯”的方针,结果如何?

花平说历史 2022-10-27 19:18:33

西汉时期,天下一统之后,在原有的政治制度基础上实行了“郡守重于古诸侯”的政策。这一方针也就是“郡守重于古诸侯”。这个政策的实施在当时遭到了秦朝的打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由于秦朝灭亡之后,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但却逐渐被削弱。在西汉时期,其主要表现在:中央集权和军事实力日益下降;皇权进一步削弱。汉景帝之后,则又出现一次削弱皇权的趋势。在汉文帝即位后虽然进行了一定数额的军事改革措施,但是因为这是皇帝和大臣们都有较大利益的相互博弈下产生不合理情况而被迫妥协的政治措施,所以到了汉景帝时期终于实施不下去。汉宣帝即位之后并没有吸取秦朝时期“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教训,而是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政策。所以到东汉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大;汉武帝也对中央集权非常重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汉高祖一朝所采取的政策出现了分歧,造成汉高帝时期逐渐衰弱的局面。这一时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汉高祖在灭六国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同时,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削弱皇权。如在当时“废秦”的口号中,明确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一系列的政策。虽然废除了许多不合理的制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加强了皇权,维护了自己的统治。但同时也会对臣子们造成一定的压力。由于诸侯王们争权夺利、不断蚕食着土地与人民的利益。他们不停地向汉朝提出一些新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汉高祖来说都是非常合理可靠的要求。然而在大臣和皇帝之间就出现了矛盾。这些大臣虽然同意继续保留一些原有职能和原有的利益划分和分配,但是仍然会与皇王产生较大争执。最终导致互相指责推诿不愿承担责任,也没有对国家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另外汉代统治者也不断地削弱皇权;因此在此时皇帝也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来保证自己统治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但从汉初到汉景帝开始削弱皇权。这就导致了后来汉景帝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增强皇权。

2、皇权日益削弱。

秦朝的灭亡,是由诸侯国内部矛盾所造成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实现统一,是因为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把各个诸侯国的土地、人口集中在中央。所以他们对秦政权来说就是一个“皇帝”。由于秦朝一直处于战乱状态和秦国灭亡之后汉高祖一朝统治者采取了“郡守重于古诸侯”的方针。但是在秦国灭亡之后却因为加强了皇权,所以汉朝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打压贵族势力,使皇权不断加强。但是由于诸侯国内部矛盾不断的激化最终导致皇权遭到了削弱。在西汉前期采取休养生息、“郡守重于古诸侯”方针来加强皇权至国君的地位;而到了汉朝时期,皇权则进一步削弱。当时地方割据势力较为强大,皇帝在地方有重大权力和影响;而且当时还存在着众多有实力的诸侯国、郡国等地方割据势力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造成中央权威下降、皇权不断被削弱。这也是汉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汉朝能够得以顺利发展,成为封建帝国时代十分难得一遇的盛世。这个时期随着经济发展、中央集权增强等因素导致皇权逐步削弱已经成大势。

3、军事实力不断下降。

随着秦朝的灭亡,天下又被汉朝所统治。由于连年战争,人口锐减,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各诸侯国内部生产力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实力强大的秦朝也逐渐衰落。而在汉朝初年国家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在汉朝开国之前其土地制度为“封爵制”,其中包括封地两种。封地一般指全国所封的土地及其所在区域内拥有独立封地的农民。封地所封国所享有的各项特权。而封地主要是指诸侯王与他们所管辖范围内所享有的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特权。同时封地又是汉朝疆域内重要的交通要地和重要设施以及军事实力最强的军队等所组成的组织机构。在这些地区内有着与中央政府同样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这些地区大多都是汉朝统治地区里人民较为富庶、民风淳朴的地区,在这里居住着人口众多、而且民风淳朴。自然也就成为了军事力量最为强大之地。所以在当时国家经济得到很大程度上发展了起来能够达到经济强大而国力增强。在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军队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和统一调度等措施使得整个帝国国力不断增强。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在汉高帝时期就是如此了,公元前100年汉高帝时期就因为与匈奴作战失败而一蹶不振了数十年。汉武帝时代之后国力进一步衰弱,使得汉朝军事实力也随之不断下降,国力逐年衰退,并且这一时期在汉朝时期皇帝和大臣之间围绕着如何削弱皇权方面又产生了严重分歧,形成了一个僵持不下的局面。最终造成了汉高祖一朝到后来走向衰弱的局面。汉武帝在位期间通过休养生息、实行轻徭薄赋以及实行了军事改革等措施加强了国家实力使之强盛起来也使得汉文帝时期军事实力不断下降,尤其是到后期已经无力抵挡匈奴对于汉边境地区的侵犯;汉景帝时期又开始实行严刑峻法以及废除一些不利于军事发展的制度措施等又造成了军队实力不断下降,最终导致汉朝内部出现严重分裂而实力也随之下降为西汉盛世时期。

4、西汉皇帝对军权过度倚重。

汉朝的军权主要来自于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首先是中央的地方军事力量。当时汉文帝在位期间,在汉高帝时期也曾对地方军事力量进行过改革,但是这些措施最终还是在军队方面得到了实施。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是和中央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冲突。汉文帝即位之后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改变自己与周边政权之间、与诸侯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改变目前地方军事力量过于强大的状态。但又不是以此为前提的话,这是无法避免的行为。再加上当时朝政中大臣与地方实力派势力也存在一定矛盾。因为当时汉王朝已经是由原来的诸侯国变成了以中央为中心的地方统治阶级。地方政权不被中央认可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而且随着皇权的削弱以及地方诸侯国势力逐步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时,皇权也在逐渐地失去作用。所以说汉文帝在位期间只能依靠武力来实现自己与权力对等的诉求。因此可以说这个时期诸侯之间在政治上达成了一致。可是由于当时地方官吏对皇帝进行不合理待遇导致汉文帝对自己权利进行限制以及在此过程中逐渐失去对军权统治进行制约的结果之一就是军权被削弱。;而且随着皇帝时期中央对于地方军政权力逐渐失去控制导致出现藩镇割据与王权大一统这两种现象出现,这种趋势从本质上讲也是皇权被削弱以后所出现的新趋向和弊端之所在。而在具体实施层面上看,对于皇权进行削弱却是一种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过程,虽然在皇权不断加强之后皇权会遭到削弱但是最终也是可以逆转的。总体来说西汉时期由于皇权逐渐趋于弱化、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所以“郡守重于古诸侯”政策也被实施下去。但是在汉文帝时期还是出现了一些改变,虽然最后在其时期实施了一定程度上对于皇权进行一次削弱的趋势。但是总体上来看这一政策并没有成功地实现中央对地方权力限制的目标。

5、汉武帝时由于连年征战,军费开支庞大。

汉文帝即位后,由于实行了“郡守重于古诸侯”的方针,使得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壮大。西汉虽然疆域辽阔,但是从各方面来看都没有达到“郡守重于古诸侯”的目标。因为郡守普遍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郡守重于古诸侯”的郡守制度可以避免地方藩王趁机作乱。但是由于郡守们手中却掌握着朝廷授予权力之大并且往往能够轻易改变其原有政策以谋求自身利益。而汉朝皇帝又有较大规模的开支却没有明确的经费支持。因此一旦开始施行一些改革措施很可能会影响到中央权威出现削弱的趋势。从汉武帝执政到汉宣帝时期都没有停止对于中央权力和军事实力的削弱,这都是因为皇权受到影响所导致的结果。所以汉代在政治思想以及文化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多问题使皇权进一步削弱现象。同时也造成君主专制日益加强。汉景帝在位短短十年时间就发生了“文景之治”、“仁宣之治”和“开元盛世”三次盛世。但是在这三次盛世中汉朝皇帝都是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宽简”统治以及削弱皇权等措施进行调整,但是都没有能够改变西汉国力以及中央集权加强之后皇权制形得更加稳固和加强.到西汉灭亡为止。汉朝时期是“郡守重于古诸侯”政策盛行时期,皇权不断加强,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西汉时期就出现了“郡守重于古诸侯”以及皇权逐渐加强之后出现了两次削弱皇权之趋势问题。可以看出秦朝虽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却在“郡守重于古诸侯”政策之下进一步削弱皇权。这种现象导致了皇权不断膨胀,中央控制下中央集权逐渐加强。两个政权相对立从而造成一个分崩离析案例;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进而造成皇权逐渐被削弱趋势。两汉时期两次削弱皇权的过程各有不同程度展现出其自身独特性格与规律,而且对于以后朝代也都有一定警醒作用和借鉴意义。

6、宦官集团兴起与外戚集团的内斗逐渐成为影响皇权制衡措施之一。

在西汉初期,外戚集团就已经兴起,而且还形成了以卫青为代表的宦官党集团。随着汉武帝的重用,宦官集团逐渐壮大。外戚集团在当时所掌握的权力可以说是很大,同时他们还有一套自己的势力圈。汉武帝时期实行“亲信”政策,并且还通过自己所控制的宗室将自己所掌握的实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权力斗争。但是这种措施也带来了一定弊端。首先宦官为了自身更好地控制皇权便形成“朝内有人好办事”这些有利条件并不能阻碍其发展壮大。但是由于在汉朝时宦官是没有实权的,而且只是一些小官吏或者是有权势的人。所以他们经常将一些皇帝所需要做掉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进行谋害处理。这种情况使得很多地方开始出现宦官专权、以权谋私等情况。而作为汉高帝皇帝的儿子汉成帝虽然对外戚集团进行了一定地打压,但是依然没有将宦官集团彻底清除。甚至他还在自己生日和元旦之际便大肆屠杀宦官;又或者在汉文帝继位之后对于汉景帝时期所采取一些政策进行了妥协等等行为使得汉朝开始逐渐走向衰落的趋势。所以在汉高帝后期发生了刘贺、魏皇后、窦太后以及汉文帝三代皇后与皇帝之间内讧现象更是让人难以接受。而在外戚集团势力的不断壮大下影响到皇权制衡措施也因此而被削弱。宦官集团与外戚之争导致皇帝和大臣之间无法正常有效地进行沟通协调而产生矛盾和内斗,严重影响皇室以及朝廷在汉王朝政治领域当中所占据一席之地,这就是其最大的弊端所在:皇权削弱、对功臣集团进行削弱等现象更是加剧了这种局势。外戚集团在西汉时期通过联姻以及其他政治手段得到了外族和内部贵族集团势力的支持。但是这样一来就使得宦官开始逐渐崛起成为一个不受重视甚至是威胁皇权地位甚至危及皇帝生命的地方了起来。

7、汉景帝在位期间,虽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军事改革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

虽然这一时期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其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经济利益趋于一致,必然会产生对皇权的争夺。并且与当时各国和周边国家长期不稳定的关系,也促使西汉时期国力衰退,这对于中央集权的削弱有着一定的作用。在汉文帝时期,由于他多次征伐四方,不仅使国力衰弱,而且还导致边境混乱局面加剧。再加上国内贵族势力发展壮大之后对于中央政权极为不满,所以就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了一定力度的改革。在汉文帝以后一直沿用。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取得成功。汉武帝即位之后也没能将这位在位期间进行的改革落实下去。汉初政权稳定,皇权进一步削弱!两汉时期建立于秦、汉两朝期间是我国历史上十分特殊的阶段。两代统治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治国措施,但是两段历史却有相同之处都继承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模式.但随着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朝对于不同性质的制度以及君臣之间微妙关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调整和变化。西汉以统一为目标而推行了“郡守重于古诸侯”政策。但是这种方针却被后世统治者们逐步地弱化并最终被瓦解掉!

8、结语

从西汉至清代,在中央到地方都有削弱皇权之势。而这就体现在其实行的郡守重于诸侯国事的政策上。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其对中央权力不断削弱。由于汉武帝之前皇帝一直非常重视中央集权,所以“郡守重于古诸侯”的方针得到加强。然而随着其实行时间与精力地增长后逐渐成为了一种制约皇权和经济发展的手段。于是到了汉武帝统治结束的时候“郡守重于古诸侯”却并没有像西汉时期那样得到巩固和发展。而到了西汉中期“郡守重于古诸侯”以及汉朝皇权逐渐削弱的趋势使得当时封建贵族获得了绝对的统治权力被削弱。但是也造成了中央集权和军事实力的下降导致其不能在任何一次战争中取胜。而其他方面则并没有多少改善。这也导致了汉帝国最终灭亡而亡(毕竟是中国两千年来最大的国家覆灭)。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铁墩墩

铁墩墩

2022-11-06 20:08

采用了“郡守重于古诸侯”的方针,结果如何?[鼓掌]

花平说历史

花平说历史

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