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礼乐制度崩塌?周郑暗自较量,西周天子丧失诸侯支持

花平说历史 2022-10-30 18:06:58

西周末年,东周王朝在政治上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周公、周武王相继去世,王室岌岌可危。然而,周王室却不能独善其身,而为了保持王朝的连续性,西周王室在朝中只能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加以调整。所谓分封制不是真正的分封制,而是通过“分封”之后的“分封制”,让诸侯国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分封制”各自建立自己的小王朝。01东周的“分封制”

东周时期,西周王室的核心就是“诸侯国国君”——姬姓诸侯国,因此,为了保证君主的统治地位,必须通过分封来加强君权!西周王室在朝中安排周公旦与齐桓公为首的周天子核心贵族集团之间的博弈,以此来维护周王室的权威。虽然这场博弈中的一方是周朝的核心贵族集团,但是东周却仍然以“周天子”为核心,辅以其他诸侯国。02 “王与诸侯”的较量

事实上,西周初年建立的诸侯制度虽然名义上是“王与诸侯”的制度,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又有诸多区别。以周公为例,在周朝之前,诸侯国之间是互不干涉的关系,一旦周王室在朝中遇到紧急情况,则诸侯国便会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天子。而西周初年之所以能够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在周公时期形成的一整套严格的礼乐制度。03 “天子之师”的分封

周王室的分封,既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也要避免其他诸侯国破坏王室利益。于是,周王采取“天子之师”的方式进行分封。周武王的嫡长子伯禽,因受到了武王的宠爱,便被封为成王。成王在此期间,虽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但却在西周时期建立起了第一个大的王朝——成周。周朝的分封制度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成为后世封建思想的根源。04 “天子之道”瓦解而“诸侯之道”依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周初年的分裂是一种必然,因为在封建制度下,诸侯国都是周天子在中央的代表。然而,到了西周末年,随着周公和姜子牙的去世,天子的权威逐渐瓦解,他已经不能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而是代表着国家内部的权力分配和权力博弈,而这种权力的分配和博弈又决定了各国的利益。周公一统天下之后,实行“德政”、“礼乐”和“文章”三项治国措施,并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规定周王室的王位由王弟继承。但是王弟们为了争夺王位所制定的各种“礼”法以及由此引发的王室内部矛盾也是层出不穷。周公为维护王室内部的稳定以及巩固其政权的统治地位不惜采取分封的方式将部分藩国分为八个大小不等的封国——鲁国、卫国、郑伯国——这些诸侯国为争夺自己领地而相互争斗、互相拆台、相互拆台——这场“分封战”显然是分封制已经不适合当时的时代条件而导致的最大危机。05周郑之间为分封之争

西周王室为了防止诸侯攻入自己的领地,又为了削弱周王室的力量,不得不开始分封自己的儿子们到各个诸侯国的领地。但分封制毕竟是古代王室的一种统治方式,不是像现在的“嫡长子继承制”那样的世袭制,因此在诸侯的分封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和法律规定是谁分封的。但是到了周宣王时期,已经有不少诸侯国开始仿效周朝进行分封,这就使得周宣王逐渐失去对诸侯国统治的主动权。

0 阅读:40

评论列表

铁墩墩

铁墩墩

2022-11-06 20:07

西周天子丧失诸侯支持[呲牙笑]

花平说历史

花平说历史

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