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从中国的经典作品和相声里听说过这个词,意思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人们也会将“三长两短”当成“意外”。
然而,有些“咬文嚼字”的人却很奇怪:“三长两短”怎么就是“意外”了?“三长”是“三长”,“两短”是“两短”?
要解开“三长两短”的奥秘,首先要了解“成语”的含义。
习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常用词语,通常是四个字,也可以是三个、五个、七个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成语通常是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的习惯所衍生出来的。还有许多古书中的谚语,比如《论语》中的“任重道远”,“士人不可弘毅,路漫漫其修。”
还有一些成语,则是从历史典故中衍生出来的,例如“秦晋之好”,就是从秦国和晋国联盟的故事中衍生出来的。这些习语因其简明扼要、朗朗上口而被后世广泛应用,并逐渐融入汉语的文化之中。
然而,尽管同属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习语与歇后语、谚语等词汇仍有不同之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习语常常带有“典雅性”,多在文字中出现,不在口语中,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而歇后语、谚语多半都是口头语,运用起来就能使语言变得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另外,习语的理解也要比歇后语、谚语等复杂得多,其意义往往引人深思,不象歇后语、谚语那样一眼就能看懂,所以,若不了解成语的意义,贸然使用,很容易产生误解,造成误解。
成语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是“三长两短”是众所周知的,“三长”、“两短”却很少有人知道。
其实,“三长两短”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就是:“三长”、“两短”“三长两短”,都是立方的,“三长”与“两短”,就是“五个面”。
也就是说,这个“三长两短”,只能用来做一个没有盖子的正方形体。同时,“长”和“短”等修饰词也表明了它们之间的长短差别:三个长方形,两个四四方块。
那么,到底是什么,才能让一个没有盖子的“三长两短”的盒子,变成了一个没有盖子的箱子?说到这儿,聪明的读者可能会想到一件如今已不再普遍的东西:一具棺木!
原来“三长两短”的源头,跟棺木是有一定关系的。古人有“入土为安”的传统,人们死后都会埋葬,要把尸体装在棺木里。按照古代的礼仪,“人死了,就是活着。”
古人认为,构成棺椁的六块木头中,盖子和底板代表“天与地”,两侧的两块长条是“日与月”,而前面的两块则是“彩头彩尾”,大部分是用彩画装饰。
如此一来,一具空荡荡的棺材,岂不是成了“三长两短”?于是,这个“三长两短”就变成了“死亡”、“不幸”、“意外”的代名词,在古代是非常不吉利的。
所以,古代人对“三长两短”是很忌讳的,如果不是特别的话,那就是“咒人死”了。
那么,“三长两短”这个在古代被人们视为禁忌的东西,现在怎么会有一种幽默的氛围?这就是习语中的变化。
其实,习语的意思是比较固定的,但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很多习语的意思和用法都与最初发明的习语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赴汤蹈火”,因为“汤”代表着“热水”,所以“赴汤蹈火”意味着“投入到沸水中和烈火中”,这是一种不顾一切的行为。但在现代,“汤”是指“含有大量果汁的食品”,而这一习语已不能用文字来解释了。
同样,“三长两短”也是如此。随着汉语的发展,人们对死亡的描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常见,如“薨”,“逝”,“千古”等等,而且还可以根据死者的身份、地位等情况,使用不同的词语。
“三长两短”这句话听起来太简单了,太简单了,已经不能用来形容不同的死法了。由于“三长两短”被用来描述人类的死亡,人们渐渐忘记了这个词,只有在一些地方才会出现这样的含蓄的说法。
“三长两短”的意义也随之改变,由最初的“死亡”变成了“意外”、“不幸”等其它意思,并且逐渐失去了原本的严肃,多了几分戏谑、戏谑的意味。
不过话又说回来,“三长两短”这句话,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恐怖”,但是在民间,人们对它却是非常忌讳的。
例如,孩子们在吃东西的时候,有时候会因为贪玩,而将筷子分成两段。
这时候,一些比较讲究的老人就会阻止,让孩子们把筷子摆放得整整齐齐,原因就是怕“三长两短”,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在清明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人们都会在祖先的坟前点燃三根蜡烛,以示“三长两短”。这也是民间“三长两短”的一种习俗。
这种民间文化,除了要“好口彩”之外,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趋吉避凶、趋利避害的智慧。
然而,纵然词汇的意义有所改变,热爱汉语、热爱古典文学、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也会对这些成语和词汇所蕴涵的意义、典故和道理深深的理解,在这些词汇的演化过程中,体悟其发展的规律,为人生增添一份情趣和文化氛围。
同时,它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词汇,把这些精妙的成语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我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更加生动。
而我们是地道的中国人,更要学习中国的习语文化,学习汉语,用好汉语,为中华文明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kiana
这是外国人写的?读着很别扭
铁墩墩
却鲜为人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