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金大妞两三岁的时候,我经常出差,有时一出去就是两三个月。守在她身边时,昨儿啥样儿,今儿还是啥样儿;今儿啥样儿,明儿还是啥样儿。但出差回家就不一样了,每次都觉得,这家伙是不是被谁给拽长了!
2017年之后,完全出于偶然,我开始解读《资治通鉴》。
说起来,我的古文水平,也就是高中生的程度,还是中不溜的那种。《通鉴》原文,说完全看不懂,当然不对;说完全看得懂,则是扯淡。总之,读起来相当吃力,必须借鉴白话版本,才能勉强看个大差不差。换句话说,在刚读《通鉴》时,我是以白话版为主,《通鉴》原文为辅的。
读得多了,就发现不管哪个版本的白话译文,都有颇为硌涩的地方,甚至,完全离谱的翻译,也不少见,这就搞得我不得不啃《通鉴》原文了。《通鉴》是司马光改造加工过的历史记录,时不时就会出现与我的常识相抵牾之处,这又逼得我不得不啃《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原文。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大看白话版《通鉴》了。
读到西晋之后,《通鉴》和《晋书》结合着看,也有不通的地方,特别是“载记”部分(史书中记录所谓“非正统”政权事迹的部分,称为载记),疑问不少,于是,北魏史家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就绕不过去了。
从网上下载了《十六国春秋》,一眼看过去,嗡得一下,头就大了两三倍。
居然,没有标点符号!
下了好几个版本,都没标点符号,只能硬着头皮读。
你还别说,这一读起来,还真没什么阻滞,基本上,一气儿读下来,标点符号也打好了,个别句子拿不准,多看几遍,也都理通了。
目前,《十六国春秋》,已经读了一小半,看来,从2017年到2023年,五年多来,不知不觉中,我的古文水平,大约是长进了,而且,进步可能不小。
由此,稍有一些感悟。
金大妞长个儿,三天五天的,看不出来,如果半年不见,一准儿长高一大截。学习也是一样,只要坚持,虽然每一天的进步是看不见的,但假以时日,一定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高。
但不能偷懒耍滑,倘若我解读《通鉴》,只看白话文,人家怎么译,我就怎么抄,写几篇文章,当然没有问题,但古文水平,将永远停留在高中生的程度。
我不太相信“一星期学通英语”“三天弄明白某某学”之类的速成学习,也不喜欢“半小时读完中国史”“一口气读通世界史”之类的快餐。
前段儿看了一篇文章,好像是历史学者辛德勇写的,他说,学习历史,没有什么好方法,就是花时间,花力气,多读史籍而已。同时指出,学习历史,智商不用太高,实际上,那些智商高的、聪明的,往往做不来这个事儿,因为下不了那个功夫,聪明的可能更适合做其他事情。
我以为,大部分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聪明的是极少数,不管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发展,好歹得下工夫学点儿什么,最好还能精通点儿什么,只要肯下工夫,就会取得进步。
这种进步,肉眼可能看不见,但时间一定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