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油气管道,俄蒙方面见不得人的小算盘

热情的小狐狸 2025-02-08 02:43:58

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俄经济交往又进了一步,从20世纪就开始构思的中俄油气管道不仅从远东输往我国的东线管道全线贯通。

就连哈萨克斯坦也决定加入进来,正式确定了经由哈萨克斯坦的中俄西线管道。这样一来,东西两线一旦完成,那么我国的能源安全将得到重要保证。

只是这个成果却令蒙古国并不那么开心,他可以说已经被中俄排除在外,面对这场泼天的富贵,最终还是没有接住。但这又怨得了谁呢?

一、中俄油气管道路线中的俄蒙小算盘

说起这个中俄油气管道问题,之所以从20世纪一直谈了三十年之久,完全是因为俄罗斯还有蒙古国,他们心里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甚至可以说,要不是当下俄乌冲突正酣,整个美国北约等发达国家几乎都站在了俄罗斯的对立面,对其采取各种抵制措施。在这样艰难的形势下,俄罗斯不得不有求于中国,这条管道还不知道要扯皮到什么时候呢?

俄罗斯也好,蒙古也好,他们之所以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其实说起来,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谁让中俄蒙之间本来就牵扯不清楚。

一百多年前,在中国还被称为民国的时代,就被沙俄、苏联先后下手将这块本应该是中国的领土给抢走了,又独立变成现在的蒙古国了。

所以俄罗斯也好,蒙古国也好,他们始终对我们怀着深深的提防之心。俄罗斯人的这种心态就像是一个海盗,一时走运抢了别人家的宝贝之后,整天提心吊胆地害怕原主人会找上门来把东西给夺回去;而蒙古人的心态,则是生怕再一次失去经济甚至政治上的自主权。

俄罗斯在与中国谈判这条油气管道之时,十多年时间里,始终不愿意放弃蒙古这条线,虽然他们明知道从经济性与安全性上来讲,经过俄罗斯远东或者哈萨克斯坦另外两条线路,更合适。但俄罗斯始终想“一羊三吃”,不仅将自己的油气资源换成硬通货,而且还企图拉拢蒙古参与其中。

这背后实则隐藏着俄罗斯人的战略智慧:其一,俄罗斯希望借这条油气管道,拉近与自己渐行渐远的俄蒙关系,重新确立俄蒙间的战略联系;其二,则是妄图借助蒙古之手,在中国的油气资源供应链条上埋下一颗“地雷”。倘若日后局势有变,俄罗斯便可指使蒙古出手切断中俄之间的油气管道,从而对中国施加压力。

所以俄罗斯人始终坚持走蒙古这条线,而且还要求油气管道出了俄罗斯境内就完全由中国负责——中国不仅要负责修建这条线路,还得负责维护,包括蒙古万一切断这条线路都完全与俄罗斯无关。

可以说俄罗斯最初这个算盘打得非常精妙,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当时根本不在乎时间,反正就是跟中国在扯皮,一谈就是十好几年,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的俄乌冲突,美欧等国全面禁用俄罗斯的油气资源,恐怕仍然不会轻易松口。

至于蒙古国,虽然在历史上本来跟我们是“一家亲”的。但想当年,蒙古这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土地被沙俄、苏联用了近半个世纪时间硬生生地从中华民国手中夺走了之后。由于沙俄政府还有苏联的斯大林时期推行的政策,那些亲近中国的蒙古人基本上都“消失了”。

而当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剩下的后代们甚至连当初的蒙古文字都被斯拉夫化了,于是他们一方面渴望摆脱被俄罗斯的控制,一门心思地想要往西方世界靠拢;

可另一方面呢,蒙古人在这三十年的时间来,眼见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日中天、蒸蒸日上,本来生活水平不如他们的内蒙古同族兄弟过上了他们远超他们的生活。他们又眼巴巴地盼望着能搭上中国这辆高速向前的经济高铁,从而让自己也跟着沾点光儿。

二、早已经今非昔比的中国不会上这个当

不得不说,俄蒙两国在这场油气管道博弈中的小算盘打得可谓是噼里啪啦作响。

但他们在着手这么做的时候,或许未曾料到,今时今日之中国早已非昔日可比,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国际影响力都已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伴随着21世纪这二十多年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能源供应方面拥有了愈发多元化的选择空间。

相较之下,从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反倒是俄罗斯显得更为焦虑不安。尤其是对于工业化一退千里、已经在实质上沦为能源输出国的俄罗斯而言,他的能源卖不出去,可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国内政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而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蒙古国对于这条中俄油气管道也是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一心想要抢到手。蒙古人从上到下,满心期待着能成功促使中俄油气管道途经本国领土。

要知道,对于一个全国总人口仅仅只有三百多万的国家而言,这条油气管道每年光是一笔过路费那就绝对称得上是一笔巨额财富。

而且,对于蒙古国政府而言,这还不仅仅意味着丰厚的财政收入,更能够借此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有效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虽然蒙古国人口不多,但失业率却很高。

毕竟蒙古国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全国最大的产业是放牧,这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但却不可能过得更好。毕竟蒙古国的羊还有牛什么的,论竞争力可远不如我国内蒙古与黑龙江的。

想象一下,如果蒙古这一愿望得以实现,那么将会有多少人因此而受益——无论是直接参与管道建设和运营工作的蒙古牧民,还是那些因管道过境而催生的配套服务行业从业者,都将迎来新的职业与收入。

所以说,当初蒙古国对于俄罗斯这一提法是非常赞同的,甚至为了争取这条油气管道过境,付出再多努力也在所不惜。

虽然我们中国也明知道俄罗斯人的小心思,但当初我国其实一直都期望着通过某种方式来拉近与蒙古国的经济往来,甚至提出了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概念,可以说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始终是将蒙古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的。

作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明白“远亲不如近邻”这个道理。特别是像蒙古国这样处在中俄之间、地域辽阔的国家,中国又怎么可能对它置之不理呢?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几年时间里,蒙古方面竟然变得越来越过分啦!如果说一开始他们仅仅只是希望中国独自承担所有的费用,甚至连建设所需的工程机械也全部由中国负责,这或许这还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更糟糕的情况出现了,他们居然提出了更多无理要求。比如说,他们要求中国专门为其开辟出一条通道,甚至要租借天津港口,以便于他们的矿产资源能够与美国、日本以及韩国等国家实现直接的贸易往来。这些举动就不能不让我们国家政府提高警觉了!

毕竟有乌克兰的先例在那里,中国不得不担心,蒙古国哪一天万一将这条油气管道给关闭了,那可就真是“卡脖子”了。

早在俄乌冲突开始前的十多年,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一直备受关注。乌克兰只要与俄罗斯一发生紧张局势,对俄罗斯途经乌克兰输往欧洲的油气管道就采取限制措施。这些限制包括关闭管道、减少油气输送量以及对管道设施进行干扰等。这不仅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造成了重大影响,也成了套在俄罗斯头上的一道枷锁。

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能源消费国,对能源市场的稳定性非常关注。

乌克兰对俄输往欧洲油气管道的限制,让中国意识到类似的情况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中国在选择中俄油气管道之时,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就是这条线路的可靠性,也就是说绝对不能允许这条线路控制在一个对中国不友好,甚至心存敌意的国家手中。

三、蒙古国对中国一直有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

诚如前文所述,蒙古国本就是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一部分。且其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恰好被中俄这两个“友敌难分”的大国紧紧夹住,四周再无其他邻国。

蒙古国被迫从中国分离出去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是苏联威胁中国的一个战略要地,而其政治经济也被苏联人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此时的蒙古在外交上没有任何自主性,更别提与中国发展正常的经济交往了。

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终于取得了独立地位。然而,他们对于中国始终心存戒备和疑虑。

此时的俄罗斯联邦,就如同一个元气大伤的北极熊,在亚洲远东地区的人力极为有限,已不太可能再有能力去吞并蒙古国了;

但反观中国,在蒙古人眼中,那可是一个拥有着十四亿庞大人口的泱泱大国。相比之下,蒙古国虽然名义上有着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辽阔的疆土,可人口却仅有区区三百多万而已。更不用说其GDP总值甚至都比不上中国发达地区的一座县级城市。

所以平心而论,处在这样一种强弱对比悬殊的局势下,蒙古国若说毫不担忧害怕,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因此,蒙古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推行所谓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他们急切地期望能和美国、印度、日本以及韩国建立起更为直接的经济往来关系。之所以如此,其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蒙古国深知自身经济实力非常薄弱,生怕一不小心就被纳入庞大的中国经济体系之中,从而丧失自己的独立性。

于是乎,蒙古国向中国示好的其中一项关键诉求便是渴望中国为其开辟出一条便捷通道,使得该国的矿产资源借助中国的铁路运输网络以及天津港口设施出口到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这样一来,既能促进本国资源产业的繁荣发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

然而,让人感到颇为矛盾的是,尽管蒙古国在经济方面对中国存在诸多需求,并期待从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取丰厚利益;但在政治领域,他们却表现出了日益明显的亲美倾向,甚至偶尔还会显露出一些反华的迹象。

面对这种复杂局面,中国当然不会轻易充当那个任人摆布的“冤大头”。毕竟,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应当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任何一方若只是一味索取而不愿付出相应代价,就难以达成真正稳定且可持续的伙伴关系。

四、蒙古国如果仍然认不清自己的地位,那么中国也不必将他太放在心上

在中俄蒙三国之间,蒙古国是最弱的一方,可以说连做棋子的资格都值得商量。

与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不同,我国始终坚持着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至于蒙古国究竟会作何抉择,那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中国固然会努力争取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但绝不会也没必要一直迁就着蒙古国。

就如同这一次中俄油气管道项目最终决定绕开蒙古国,其中缘由大致有二:其一,从经济效益和可靠性方面考量,走哈萨克那条线路明显更为优越;其二,则与近期蒙古国的种种不友好行径脱不开关系。近段时间以来,蒙古国先是向美国敞开领空大门,而后又接二连三地对中国发起挑衅行为。也亏得中国在国际上一向以宽厚温和著称,才让蒙古国误以为能够轻易招惹而无需承担任何后果。

然而,这种错觉无疑是大错特错的。中国虽然倡导和平共处、友好协商,但对于损害本国利益的行为,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倘若蒙古国继续一意孤行,那么必然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他无法承受的代价。毕竟,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应当建立在平等尊重、互利互惠的基础之上,任何妄图打破这一准则的举动都将难以得逞。

当前,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众多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已经彻底决裂,这种紧张局势使得蒙古原本希望借道俄罗斯来拓展其对外经济交往的想法变得遥不可及。而就在此时,蒙古国却出人意料地连续实施了一系列“冒犯”中国的行为,这些举动就连一向自视甚高的美国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要知道,在美国人的观念里,蒙古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几乎没有插手的资格。

尽管从表面上来看,美国似乎对蒙古国所采取的一系列动作表示支持,但明眼人都清楚,其实就连美国人自己也心知肚明,蒙古国的这些所作所为对于中俄两国而言,就是一只小小的苍蝇妄图给两头大象制造麻烦,简直可以说是不自量力。

别说美国人是否会真心实意地去援助蒙古国——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便美国人还有美国人的小兄弟日本韩国有心帮忙,那也是力不从心。

从当前中俄油气管理的这场激烈博弈,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如今俄罗斯正深陷于俄乌冲突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这一困境使得俄罗斯迫切需要与中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特别是当它的油气资源在欧洲市场几乎被全面禁用的情况下,对于夹在中俄之间的蒙古国而言,俄罗斯也不得不放弃当初的想法。

在此情况下,蒙古国未来可能面临的抉择实际上已经非常有限了,可以说仅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

第一条道路便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本国所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做一只将头深埋进沙堆里的鸵鸟,反正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可能学美国人威胁加拿大那样直接对蒙古国动手。

然而,如果蒙古国真的走上这条道路,那么无疑将会使其原本就困难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甚至有可能陷入无法挽回的绝境。

相比之下,另一种选择则显得明智得多——那就是积极主动地寻求与中国开展广泛且深入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要知道,以蒙古国区区三百万的人口规模注定了其自身市场容量相对狭小,单凭自身力量想要实现经济的腾飞简直难如登天。所以,唯有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哪怕仅仅只是从中分得一杯羹,也足以让蒙古国迎来经济快速的崛起,并彻底改善国内民众的生活水平。

作为每一个中国人,对于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可以说是心知肚明。然而,作为我们北方邻居的蒙古国,他们的政治家以及广大民众究竟能否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呢?对此,我们还真不能太过乐观。

也许有些蒙古国的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心如明镜般地清楚这些道理,但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自身狭隘的“担忧”,他们更可能会选择佯装糊涂,对未来的局势采取掩耳盗铃般的自欺欺人态度。

正所谓“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面对这种情况,即便我们苦口婆心地去劝导、去解释,恐怕也是徒劳无功的。

既然如此,那也不妨听之任之,任由他们继续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毕竟,无论蒙古国最终采取怎样的立场和态度,其影响力相对而言都是微乎其微的。

相比之下,中俄两国之间日益加深且紧密的联系,则完全是由双方各自的国家战略利益所驱动和决定的。这种关系的建立并非偶然,而是基于长期以来的共同发展需求、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国际形势演变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要俄罗斯明白了这一点,哪怕蒙古对他也同样没有那么重要了。

参考资料:

《河北日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离不开这些“河北”助力(2024-12-08)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中蒙俄天然气管道合作的利益考量及前景分析

《国际石油经济》:跨国天然气管道与中国选项——中亚各国及蒙古国博弈管道过境国分析

0 阅读:2
热情的小狐狸

热情的小狐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