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战,俄罗斯将清除所有“内忧外患”

热情的小狐狸 2025-02-09 03:11:04

俄乌战火延烧至今,西方制裁手段已然穷尽。

没想到这些制裁反倒像一道猛药,倒逼俄罗斯调整经济结构,提升自给能力。

战事爆发后,西方扣押俄国寡头资产,幻想他们反水,施压普京。

然而,现实啪啪打脸——寡头们只能抱团取暖,普京的权力反而更加稳固。

更关键的是,这场冲突让俄罗斯肃清内外隐患。

等战事平息,俄罗斯面对的,将是一个彻底重塑的新格局。

经此一战,俄罗斯将清除所有“内忧外患”

特别军事行动

俄罗斯和普京恐怕未曾预料,俄乌冲突竟会演变至此:双方伤亡累积近百万,彻底结下不共戴天的仇恨。

普京的初衷很简单——一场速战速决的军事行动,迅速占领乌克兰,扶持一个亲俄政权,使基辅重新纳入俄国势力范围。

这也是为何战争初期,俄军“克制”出手,仅打击军事目标,尽量避免平民伤亡。

甚至还发生了乌克兰民众站在街头,拿着手机拍摄俄军坦克纵队,上传网络,直接给乌军通风报信。

战火初燃之际,乌克兰城市的基础设施居然完好无损,依旧有电、有水、有网,宛如和平年代。

普京的算盘打得很清楚,十天半个月,轻松夺取乌克兰,战场不必太血腥,死不了多少人。

然后扶植一个听话的政府,顺理成章地把乌克兰变为俄罗斯的附庸。

因此,这场行动被命名为“特别军事行动”,而非战争。

俄军甚至提前准备好了警用装备,打算在乌克兰“和平接管”后,立即派警察维持秩序。

毕竟,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时,乌军几乎毫无抵抗,普京显然希望这次也能轻松复制剧本。

但乌克兰远比普京预想得更顽强,西方的军事援助接踵而至,战事从几周拖成数年。

如今,双方战死数十万人,彼此间的仇恨已然铸成,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难以化解。

更致命的是,战争的久拖不决,给了西方足够时间——援乌、制裁、孤立俄罗斯,一环扣一环。

若战事真能在短时间内结束,西方尚未反应过来,俄罗斯已稳控乌克兰,甚至有资本与西方讨价还价。

事与愿违,特别军事行动最终演变成二战后最惨烈的持久战。

普京,为何执意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原因不难理解。

俄罗斯需要战略缓冲,乌克兰绝不能倒向北约,否则北约的军事力量将直接逼近俄国边境,这对克里姆林宫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已极为严厉,严重影响俄国经济运转。

普京的初衷,其实是通过速战速决的军事手段,迫使乌克兰屈服,进而在战后谈判中解除制裁。

说白了,这场战争的原始动机之一,就是为了解决上一轮的经济困境。

然而,普京低估了一切。

他原以为,通过军事震慑迅速控制乌克兰,就能迫使西方坐上谈判桌,让步克里米亚问题,甚至松绑经济制裁。

设想一下,如果乌克兰短期内被吞并,西方将陷入被动,与俄罗斯的谈判重心便会转向战后格局,而非继续施压。

但现实给了克里姆林宫当头一棒。

战事远超普京预期,乌克兰不仅没有倒下,反而获得西方持续援助。

西方的第二轮制裁,比克里米亚之后的制裁严苛数倍,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外交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制裁反而帮了普京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

西方对俄罗斯祭出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制裁。

海外资产冻结,踢出SWIFT支付系统,限制高科技出口,封锁能源贸易……

一套组合拳下来,目标明确:让俄罗斯经济彻底崩溃,从内部瓦解。

表面看,俄罗斯凶多吉少。

毕竟,它的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石油、天然气占GDP四成以上,一旦失去外部市场,财政将面临致命打击。

西方寄希望于这场经济战,让俄罗斯无力支撑战争,最终不得不屈服。

可现在俄罗斯不仅没有被制裁拖垮,反而完成了一系列经济调整。

武器制造、粮食出口、金融改革、社会分配……

俄罗斯并未衰败,反而活了过来。

为什么?

战争需要弹药,军工是基石。

俄军工体系全面启动,2023年起,全国军工厂进入“全天候生产”状态,24小时不停运转,一周七天不休。

大规模生产意味着大量就业机会。

机械厂、钢厂、弹药厂,乃至最基础的零部件加工厂,全都被战争经济推着前进。

对普通俄罗斯人而言,这场冲突意外成为就业市场的“稳定器”。

但战争工业的意义不止于此。

除了供应前线,俄罗斯还在全球军火市场上大肆扩张。

2024年,俄军火出口额大涨近30%。

这些收入,成为填补社会福利、支撑基础建设的财政来源。可以说,军工产业已然成为俄罗斯战时经济的核心支柱。

普京不仅扛住了制裁,还趁机整顿国内寡头,强化国家对经济命脉的掌控。

战争拖得越久,俄罗斯的调整就越彻底。

俄罗斯的寡头经济问题,早已根深蒂固。

能源、矿产、金融……

这些关乎国运的核心产业,长期被极少数财团垄断,财富高度集中,普通民众几乎与经济增长无缘。

资源虽丰富,但真正的受益者,却只是那些掌控国有资产的财阀。

俄乌战争爆发后,普京借战时状态,趁势对寡头集团进行了彻底清洗,完成了俄罗斯经济权力的再分配。

这一步棋,早在2000年他入主克里姆林宫时,就已经悄然布局。

普京的权力巩固就是从寡头开刀的。

上台后,普京一边推动税改,调整经济结构;另一边,开始用铁腕手段打击寡头势力。

那些在叶利钦时代狂揽国有资产的富豪,渐渐成为国家整顿的目标。

对于普京来说,这一战的意义,甚至超过了稳定车臣。

因为俄罗斯必须是俄罗斯政府的,而不是被西方资本操控的金融殖民地。

于是,国有资产重新收归政府掌控,寡头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有人锒铛入狱,有人仓皇出逃,还有人莫名暴毙。

从经济版图到政治格局,俄罗斯完成了一场彻底的权力再分配。

最终,俄罗斯政府稳稳控制了能源出口,反倒能用能源供应影响欧洲,成为制约西方的重要筹码。

但这场变局的代价,是美西方资本在俄罗斯的全面溃败。

他们苦心经营的市场,被普京政府毫不客气地收回,前期投入化为乌有。

2004年,成了俄罗斯与美西方彻底决裂的转折点。

美欧国家本质上是被资本掌控的,资本受损,政客自然要“替资本复仇”。

因此,从这一年开始,西方对俄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打压、制裁、遏制,围绕俄罗斯展开全方位围堵。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普京果断出手,直接拿下克里米亚。

至此,美西方资本不仅没能在经济战中翻盘,反而在地缘政治上又遭重创。

损失惨重的西方,自然无法善罢甘休,随即发起新一轮制裁,试图扳回局势。

俄乌冲突全面爆发,美西方对俄罗斯的最后一击正式开始。

美欧精心策划经济围剿,试图用全面制裁让俄罗斯就范。

美欧本以为,这场制裁风暴能迅速见效,让俄罗斯陷入经济与外交的双重困境。然而,随着战争推进,事情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为什么?

核心问题出在寡头身上。

俄罗斯的经济结构长期以来被一批超级富豪把持,他们是连接俄罗斯与西方市场的桥梁,也是西方资本在俄国的利益代言人。

普京上台后,虽然大力打击寡头,但他们依然掌控着大量资源,与西方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西方的制裁,表面上是打击俄罗斯,实际上最受伤的却是这些寡头。

因为制裁让俄罗斯彻底倒向东方,而与东方做生意,普京可不会再让寡头染指。

于是,这些曾经在俄国呼风唤雨的资本大鳄,瞬间失去了市场,财富大幅缩水,甚至被彻底边缘化。

美西方原本希望用经济绞杀让俄罗斯崩溃,结果却帮了普京一把,让他趁机彻底摆脱寡头势力,强化国家对经济命脉的控制。

换句话说,本来寡头还在掠夺俄国财富,而现在,他们已经被踢出局。

这一轮制裁,非但没有削弱俄罗斯,反而让普京借机完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内部整顿。

所谓不破不立,俄罗斯非但没有崩溃,反而因祸得福,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内部问题,彻底摆脱了西方资本的影响。

这,恐怕是美西方当初始料未及的结局。

全新的俄罗斯

在地缘政治格局中,乌克兰的地理位置极其关键,横亘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长期充当战略缓冲区。

然而,北约的不断东扩,正在逐步压缩俄罗斯的安全空间。

如果乌克兰最终加入北约,俄西部边境将直接暴露在北约军事威胁之下,莫斯科等核心城市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乌克兰南部濒临黑海和亚速海,沿岸分布着敖德萨、马里乌波尔等重要港口。

这些港口不仅关乎乌克兰自身经济命脉,更直接影响黑海地区的军事格局。

俄罗斯若能稳控这些港口,其在黑海的战略纵深将得到保障,黑海舰队也能继续维持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军事安全层面,乌克兰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大量军事基础设施,包括先进的防空系统、军工产业以及航空航天技术。

如果这些资源落入北约之手,俄罗斯在东欧的防御体系将遭到严重削弱,空防能力被迫调整。

更重要的是,一旦乌克兰成为北约正式成员,北约的军事力量将大幅前推,彻底打破东欧地区的战略平衡,俄军在这一地区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经济层面,乌克兰对俄罗斯而言同样至关重要。

俄罗斯是全球能源出口大国,而乌克兰则是俄欧天然气贸易的关键通道。

大量俄天然气通过乌克兰输往欧洲,确保这一能源通道的稳定,对俄经济而言至关重要。

此外,乌克兰与俄罗斯在农业、工业、贸易等领域长期存在深度合作,产业链相互交织,任何剧烈的政治变动都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冲击。

北约的持续扩张,彻底激化了俄乌矛盾。

冷战结束后,北约并未停止扩张,而是步步紧逼,成员国数量从最初的16个一路扩展至俄罗斯边境。

自1999年至2020年,北约多次东扩,俄罗斯提出强烈抗议,但未能阻止这一趋势。

对于克里姆林宫而言,乌克兰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地缘政治博弈,而是关乎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

乌克兰的最终归属,将决定整个东欧乃至欧亚大陆的战略格局。

正因如此,俄乌战争的结束,不仅意味着战场的平息,更是俄罗斯国力重塑的关键节点。

届时,俄罗斯将最终确定自己的资源控制权、安全战略乃至未来的国际地位。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将进一步巩固对能源、矿产、军工体系的绝对掌控,彻底摆脱西方资本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战争的结束,也将彻底重塑俄罗斯的安全格局。

无论是通过军事胜利、外交谈判,还是长期消耗,俄乌冲突终将迎来结局。

而一旦战争定局,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形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北约的边界是否会继续向东推进?乌克兰是否会成为西方完全掌控的前沿阵地?

这些问题,都将在冲突结束后得到明确答案。

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时的俄罗斯,将不再是今天的俄罗斯。

参考资料: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演变的过程和特征

0 阅读:136
热情的小狐狸

热情的小狐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