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科举制度从诞生起就是最好的选拔人才方式。问题是,从“拿来”西方的课程设置和西方课堂教学模式以后,整个教育就开始不够“淡定”了!
一是彻底迷恋上了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课程,放弃了自己本民族一些优秀的传统教育:琴、棋、书、画,以及传统武术、中医、手工、木工等技术传承。
二是歪曲了学科教育精神,直接把西方的课程用传统书呆子寻章摘句的做派演绎成了“纸上谈兵”。比如,科举时代,虽然搞了一千多年,考试内容可能涵盖了文化修养和政治见解,也不是今天的语文这般让各国文学大师都会头疼的繁多的所谓“基础知识”,一篇文章,足以让人一展心中所学。古代的学子要考好,可不是像今天这般,只在课堂上背书、做题,常常需要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才行!反观今天的语文教育,几乎没有时间大量读书的,何谈学富五车?所以,尽管今天各种名头的文学博士、硕士或许满大街走,全民读书意识不强,很难再诞生《新青年》那样影响力的文化刊物。图书贬值同时,文化氛围淡薄,全民逐利意识强烈,文艺很难让人看到复兴的苗头。
同时,数学教育成了计算课,只学习人家已经探索出来的一些数学知识,只停留在教着做题。几乎很少阅读数学书籍、学习数学探索方法。除了校园,几乎很少有人再去探索那玩意儿,因为数学的作用似乎只有用来考试排个好名次而已。
理化生等自然科学教育,国外更注重阅读书籍进行思想启蒙,观察记录学会去发现问题、大量的实验探索培养基础的科学习惯。国内的科学教育怎么进行的?众所周知,无非是圈在课堂上学习一些定理、公式,要么背诵、要么计算,完全只学习一套教材和相关习题集。半点阅读、观察、实践的科学习惯没有培养好!
时至今日,法国的哲学考试依旧是用一篇文章来进行。这种考试形式看起来简单,然而,要写好这篇文章,先要有这方面的天赋,其次,要去阅读大量的哲学书籍。远非国内的背背书、做做题这么简单。学生不是被当成盛垃圾考试题的容器,完全需要大量学习、灵活发挥才行!
应试教育最大的败笔,在于忽视了人个性特长的差异。原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会有缺陷的。比如,世界上一流的文学大师灿若星辰,很多,却没听说过哪个文学大师数学成就同样出色。也没听说过哪个科学家有出色的文学作品诞生。国内的高考,却是在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才,原本是行不通的,可是,学科技能演绎成了背书、做题,大家不需要读书、不需要学习如何观察实验探索等等学科基本技能,这就让应试教育下的学科教育简单了很多。
所以,应试教育把学科精神从教育过程中剥离了出来。本来,教育应该培养不同兴趣爱好学生或读书、思想、写作;或精心学习书法绘画;或阅读科学书籍,观察生活各个不同领域,实践探索……然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学考试、数学考试、生物技术考试等等,根据高校的学科设置需求采用不同形式的考试来选拔人才。这样,给各种特长的学生提供充裕的选择空间。
高考的价值,在于选拔各个专业里的精英,而绝非用统一的标准,把学科精神从教育中剥离,把所有孩子都圈在教室里无休止地背书、做题,用分数给人贴标签,不务正业!
高考的形式,决定了教育是“纸上谈兵”应试的,还是因材施教、尊重学科教育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