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难道真的分辨不出来,谁在拼命工作,谁在浑水摸鱼吗?

九乙大叔 2023-12-28 07:25:25

能当老板的都是人精,要说他们分辨不清楚,恐怕不现实。毕竟老板在琢磨事的时候,人的因素肯定会考虑进去。

拼命工作的人得不到认可,浑水摸鱼的人却能得到关注。于是出现了不少“越优秀的人,越容易离职”的日常话题。

由于人们“动机型认知”,认为自己只要拼命工作就该得到认可,否则就是老板没有识人之明,所以更多原因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并在思考之后做出自以为对的判断。

事实上,老板能看得到谁在拼命工作,谁又在浑水摸鱼,虽然不可能关注到所有人,但至少有一部分可以被察觉到。

不过,即便是发现,也不会立刻有所动作,毕竟老板会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选择性忽略。不是分辨不清,而是有些人以为分辨不出来。以下几个理由,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01.资源有限,分配受限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大家都清楚,可平均分配给所有人,势必会导致,积极被打击,消极也无所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对于这种好坏不分,平均分配的情况,危害性更大。

有人会说:“鼓励积极,打击消极就好了,这有什么难的?”如果事情都如想象中那么简单,事情也就不会发展成人们不愿意,也不接受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现实是积极的人很多,都被鼓励,却没有那么多职位,还有那些本职工作能做好,一有机会就摸鱼的人,他们会说:“既然都完成了工作,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我?”

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别说是积极的人,就是摸鱼的人,都会争一争,可这一争,就容易不择手段,导致情况恶化。解决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势必会牵连出一系列其他问题。

与其这样,不如逐步释放,按照掌权者的节奏来进行鼓励,不仅可以鼓励积极,还能做出更精细的筛选。

02.优中选优,更容易被发现的行为

积极的人很多,为什么有些人被重用,有些人却被埋没?关键在于积极做事,还要积极表现,客观的讲,积极表现比积极做事更容易被发现。

就像人们常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关键问题在于,到处都是酒香,谁敢保证自己一定是最香的那个?还是说一定就有超高的辨识度?难免不会被各种酒香混淆,导致无法被发现。

所以,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哪怕很努力,拼命的做事,被发现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不否认假积极,爱表现的人,更容易被关注,但肯定会有那些真积极,也爱表现的人,在两者之间,老板很容易做出选择。

真积极的人,有拿得出手的业绩,假积极的人往往,除了积极也就没什么了。更何况,老板的时间、精力有限,真积极的人很多,不一定能发现所有。

所以,那些真积极,又不爱表现的人被忽略也就不意外了。

03.想被重用,就要经过考验

被关注、被赏识不一定就会被重用,尤其是没经过考验的人,很难被重用。就像登山时,哪怕绳结已经绑好,都要拉两下试一下结实与否,才会将使用一样的道理。

这个考验是多方面的,一千个领导一千个样子,由于认知不同,经历不同,关注的方向也不同,别觉得自己足够努力,足够优秀就一定被重用。

就拿“忠诚度”这件事来讲,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说,但都会考验的事。如果没有足够的“忠诚度”,任凭你能力再强,也很难得到重用。

同理,若想被重用,就要有一定的承压能力,尤其是没被领导关注的时候,面对压力时的态度,过往的行为都会成为领导判断的依据,抗压能力强,才有被重用的可能性。

否则,一旦被领导重用,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很容易把领导也拉下水,惹了乱子,撂了挑子,领导也要跟着收拾烂摊子,哪怕很简单就能处理,但也给自己找了麻烦,不如事先通过考验,再进行重用更为妥当。

04.通过考验,还要成为“自己人”

通过了各种考验,如果你不是老板的“自己人”,凭什么被重用。每个人都有亲疏远近,别说是老板了,就是普通人对待亲近的人与陌生人的态度都会不同,凭什么要求老板一定要用不熟悉的人?

有能力的人,通过考验的人虽然不多,但不等于没有,在这些人中选择自己看好的,选择能培养成为“自己人”的,何乐而不为。

简单的讲,父母对待孩子的爱相同,但也存在偏心的情况,更何况是领导呢?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手心和手背的待遇也存在不同。

所以,成为领导“自己人”,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喜欢做事的人,那就拿业绩出来;喜欢溜须拍马的人,那就要学会拍马屁;喜欢钱的人,那你送钱的效果肯定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领导的心腹,嫡系更容易被重用的原因。

05.人才流失也是无奈之举

与其说人才流失,不如说是人才流动。虽说是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但不可能所有的人才都被重用,就华为也不是把所有优秀人才全部纳入麾下一个道理。

有些人志不在此,有些人在这个环境中起到的作用不如其他人更大,有些人确实是被埋没,但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地方可能就会有很好的发展。

钱赚不完,同样人才也不能全部都留住,不否认确实有特殊的人才被错过,但老板真的能付出相应的成本留住人才吗?这个还真不一定。

就像“越优秀的人,越容易离职”,或许并非得不到重用的原因,只是老板支付不了相应的成本而已。

就像地方企业,无法支付年薪上百万的报酬一样道理。虽然人才流失,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人才流动,更何况不是所有人才都有经世之才。

写在最后

混迹职场,并非老板没有识人之明,分辨不清谁在拼命工作,谁在浑水摸鱼,而是根据现状,理性的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不否认确实存在一些老板任人唯亲,但只要单位能在现阶段稳定发展,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至于未来的发展,谁又能说的清呢?就像曾经的诺基亚、柯达胶卷,照样会被时代淘汰。

0 阅读:58

九乙大叔

简介:专注职场,分享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