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问一句“你认识宝贝吗?”
别觉得这话问的憨傻,一般人真未必“识宝”,就是把金银玉翠放在眼前,他也不会觉得东西值钱。
其实“文物”也一样,五千年历史遗存下来的瑰宝犹如繁星闪烁,博物馆里珍藏的只是冰山一角,大多珍宝依然散落民间。
有些虽是珍宝,样子却不如金银玉翠那么显眼,这就导致一些文物做了20年尿壶,有些当了10多年腌菜缸,类似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
1973年,北京“文物商店”照常开门迎客,一位老太太的到来,打破了清晨宁静。
这里说明一下,新中国成立之初,那时考古力量尚弱,一时难以派出人手到各地搜集散落民间的文物,因此才会出现“文物商店”这样的国营机构,也算“曲线求宝”吧。
再说1973年的那位老太太,外表看很普通,装束甚至有些邋遢,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她怀里抱着一个大包袱,鼓鼓囊囊,不知里面包着啥宝贝。
原来老太太要卖古物,她把怀里的包袱皮里三层外三层地打开,本以为会是什么金贵宝贝,露出的竟然是一只大海碗,紧跟着,一股腥臭扑面而来。
店员来不及细看,先把口鼻捂上了。
老太太则习惯似得不起波澜,见店员捂鼻子,她还解释称“我在家里洗过好多遍了!”
适应了好一会儿,店员这才仔细端详面前的“大海碗”,碗口足有25厘米宽,比普通篮球还要大一圈。
这样的“海碗”也能算古物?
能在“文物商店”里做事的也是懂行之人,店员接过“海碗”仔细端详,这件器物像碗又比一般的碗大,说盆又比一般的盆小,那是啥?应该叫“钵”吧。
看品相,这只“钵”蓝釉打底,似乎还有些许损伤,看样子不少年头了,应该是老物件。
但“老物件”也分贵贱,这只“蓝釉钵”的外部色彩明显不均匀,有的地方色浓,有些地方色淡,关键摸起来疙疙瘩瘩,很不光滑。
不仅如此,这只“钵”的釉面也是凹凸不平,摸起来的手感坑洼,再加磨损痕迹明显,顶多就是民间土窑产的东西,真就不值钱?
店员如实相告,并询问老太太“钵”的来历。
眼见东西不值钱,老太太不免有些失望,只说:当年收拾旱厕,挖茅坑时土里刨出来的。
老太太家里不富裕,见这只“大碗”还算完整,于是就想废物利用,先是放在厨房里盛盐,又嫌太占地方,后就当了喂鸡的食盆。
这只“海碗”个大体重,任凭群鸡抓啄也不会翻,老太太起初挺高兴,这一用就是5、6年。
直到北京城里开了“文物商店”,老太家里又有困难,于是就想拿这只“海碗”来卖,本意碰碰运气。
果不出所料,店员直言:“蓝釉钵”不值钱,老太太也算没了念头。
怎么说也是老物件,店员还是决定收下这只“蓝釉钵”,但给不了高价,顶多70块;老太太不甘心,双方好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价格定在76块成交。
这里说明一下,店员说“不给高价”,其实,1973年的“76块”也不是小数目!
就这样,老太太揣起钱,心满意足地离开文物商店。
回头再说店员,收来的“蓝釉钵”原本是“鸡食盆”,一股腥臭十分浓郁,他想再清洗几遍去去味道。
洗掉碗底的陈年污垢才看清楚,碗底竟然印着款“大明宣德年制”,店员心里一惊,这可是宝贝啊!
店员心里不踏实,忙将此事上报,希望请文物专家,仔细鉴定下这只“海碗”是不是真宝贝!
当天下午,“耿宝昌”、“傅大卣”等数位著名瓷器专家来到文物商店,他们看到“大海碗”,一会儿窃窃私语,一会儿指指点点,看的店员心里更慌,不是自己犯错误了吧?
店员忍不住发声,说“海碗”釉面不均,手感疙疙瘩瘩,因此它品相不好,难称珍品。
哪知两位专家相视一笑,说了句“釉面不均,手感凹凸就对了!”
这话啥意思,故意讽刺店员呢?
真不是,某种角度看,这是夸赞店员收到宝贝了!
这可不是“大海碗”,也非一般的“蓝釉钵”,而是500多年前,明朝宫廷珍品、宣宗朱瞻基的御用玩物,洒蓝釉。
所谓“洒蓝釉”,是再元代蓝釉工艺基础上改良而来的一种烧瓷技法,鼎盛于明宣德年间,发起人应该就是宣宗“朱瞻基”了。
这位“朱瞻基”在历史上出名得很,他是明代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
与其说“朱瞻基”是皇帝,倒不如说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故宫里的《武侯高卧图》、《瓜鼠图》等传世名画,均出自他之手。
还不止,“朱瞻基”不仅有才,还很会玩,最著名的就是他爱玩蛐蛐,史号“蟋蟀皇帝”。
明宣宗在位时,折腾的工匠们变着法子为他提供玩物,“洒蓝釉”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朱瞻基”曾迷上掷色子的游戏,为增加情趣,他专门组织能工巧匠做了几只摇骰子用的大盖碗,这就是“洒蓝釉”的出处。
别看是玩具,“洒蓝釉”的制作工艺极高。
简单来讲,明代工匠要先烧白瓷,之后用竹管蘸取釉料,用嘴向管中吹气,进而将青花蓝釉吹到瓷胎表面。
最后,这才将上了两层釉的瓷胎送入窖中烧制而成。
说起来简单,明代皇家用的青花釉可是郑和下西洋时,从南洋、非洲等海外僻壤带回来的“苏泥勃青”,这种釉料本身就很珍贵。
不仅如此,“洒釉蓝”要上两层釉,还要经过两次入窑烧制,过程中要么釉彩不佳,要么入窑烧裂,总之极难获取成品。
但是,一旦烧制成功,“洒蓝釉”的色彩格外鲜丽、通过吹气泼洒青花釉,烧出的成品颜色浓淡分点,色块大小不一,呈现出一种异样的美。
由于:白釉好似飘落在蓝釉上的雪花,极富美感又让其得名“雪花蓝釉”。
这层“釉”是瓷体上的第二层色彩,因此摸上去才会感觉疙疙瘩瘩,凹凸不平,更添独特靓丽。
这种奇特的“洒蓝釉”一经问世便深受明帝皇室的喜爱,但随着“朱瞻基”于1435年逝世,这种成本极高的瓷器玩具也停止了生产。
时至清朝,“洒蓝釉”的制作工艺实质上已经失传,但康熙帝觉得“洒蓝釉”美,于是鼓励匠人仿制,这才实现了第二次高潮。
由于釉彩原料的缺失、制作水平的退步,清时的“洒蓝釉”已没有了往日灿烂。
由此后世公认,明代“洒蓝釉”才是美学巅峰,尤其“大明宣德年造”最是精品!
经专家鉴定,那位老太太76块钱卖掉的“鸡食盆”,正是宣德皇帝和嫔妃、宫人们掷色子时所用的玩具。
由于器形较大,这时不能叫“碗”了,应该是“钵”,今称“宣德洒蓝釉钵”。
这只原本被老太太76块钱卖掉的“鸡屎盆”、现存于首都博物馆的“宣德洒蓝釉钵”,是我国内地现存的唯一一只明代洒蓝釉珍品,故评为一级文物。
1981年,苏富比拍卖会上曾出现过一只明代洒蓝釉大碗,当时以370万港币成交,被香港赵氏拍得。
参考上述拍卖会,有好事者估值:价高5亿!
这一“估价”听听就好,“宣德洒蓝釉钵”是珍贵文物、无价之宝,怎么能简单用金钱数字来衡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