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大宝塔”的故事:本是中国人的东西,到了美国后再难回家

律令9章 2024-03-26 20:37:24

古有“百宝镜轮金翡翠,五云丝网玉蜘蛛”之说,这话不用多解释,就算不懂行也知道是“赞美翠玉”的好话。

行内人更是讲究,圈里还有一句“金玉良缘”,说的并非男女婚姻,而是指翡翠和玉的原料甚为难得,想得到一块称心如意的翠玉,光有钱还不够,得讲缘分,这就有点玄了。

比方说,今天流行“一刀穷,一刀富”的赌石生意,赌的究竟是啥?并非运气,而是缘分。

这就引出了一尊“翡翠大宝塔”的故事,这件旷世瑰宝一现世便震惊海内外,谁都知道它是中国人的东西,可惜到了美国后再难回家!

这尊“翡翠大宝塔”的原主人是一位生逢乱世的爱国富商,“张文棣”。

“张文棣”原籍苏州,生于民国乱世,长于军阀蜂起的年代,他还是一位无父无母的苦孩子。

据称,起初是当地教会收养了“张文棣”,幼年不幸让他早早懂得了生存之道和感恩之心。

幸得“张文棣”天资聪慧,即便乱世中也能打拼出一片天地,靠着做进出口贸易,逐渐在上海站稳脚跟,后终成一方富商巨贾。

前文对“张文棣”的生平讲的比较简单,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找资料,这里单说他与旷世瑰宝的“金玉良缘”。

成名之后,“张文棣”并未沉迷享乐,而是对翠玉产生了浓厚兴趣。

借着经常出国经商的间隙,“张文棣”在全球各地收罗了不少好东西,但没有一件真正令他称心如意的,这对于巨贾富豪来说,实属一件憾事。

由于喜爱,“张文棣”对翠玉十分有研究,1922年到缅甸出差,他偶然发现了一块重达9吨的巨大翡翠原石,遂一眼钟情。

说白了,跟今天的赌石差不多,“张文棣”凭借多年经验,初见这块9吨巨石就敢下结论“肯定能开出好东西!”

也是痴迷,当时的“张文棣”几乎花去了一半身家才买下这块9吨巨石,后又硬生生将其运回中国,引得上海滩好一阵骚动。

请注意,此时的“9吨原石”还未切开,里面究竟是什么品种的翡翠、个头多大,甚至里面是石头还是翡翠等问题,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张文棣“花巨资买来一块大石头”,心底怎么可能不紧张呢?

为验证自己的眼光,张文棣请来多位专业人士帮忙参谋,最终大家一致认定:这是一块“金丝种”翡翠,其价值定然不菲。

话虽这么讲,9吨大的原石,即使里面真的有“金丝种”翡翠,又能开出多大一块呢?

张文棣赌上“半个身家”买下这块大石头,如果开出小(碎)块的翡翠,赔的不光是钱,以后他将声名扫地,甚至传为上海滩的笑话!

幸得眼光独到,9吨大的原石开出一块巨大“极品金丝种”翡翠,其价值难以估量。

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难以估量”。

如果换做其他翠玉商人,多会将如此巨大的翡翠再切割,后制成各种“金丝翡翠”小件,售出所得定然价值不菲,那时的总价真就没法估算。

但张文棣没这么干,他想把整块“极品翡翠”做成一件宝物,其价值同样无法估算!

为完成这一心愿,张文棣又将“极品翡翠”拉至北京,花巨资请来数百位能工巧匠,他想做出什么宝物呢?

张文棣自幼在苏州“报恩塔”下玩耍、祈福,此时他想以“报恩塔”为原型,也将极品翡翠雕琢成一尊宝塔的样子,这可不是说着玩呢!

行内人都知道,“雕翠琢玉”是极其细致的技术活,想做到“巧夺天工”难度极大。

一般小物件,玉匠只需凭借想象雕刻即可,真有不通之处还可以“改雕”。

但“仿照实物”就难了,即使出现不通之处也要按实物雕刻,翡翠和砖石质地、大小不同,怎么可能雕的一模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毁了这块极品翡翠!

因此,张文棣的要求极其考验玉匠们的技术,当时没有几个人敢接这活儿。

无奈,张文棣花巨资求人,终于搜罗170余位泰斗级的玉匠,合力雕琢这尊“翡翠宝塔”!

即便170余人合力雕琢,完成这尊“宝塔”依然用了10年之久,再次出现时,张文棣惊得连声称赞“真乃神物!”

完工后的“翡翠大宝塔”通高127厘米,直径约33厘米,重达34公斤。

大体来讲,这是一尊逐层收缩的“七层宝塔”,眼见塔上瓦片鳞鳞、玉柱森森、飞檐翘角、檐角悬铃,风动铃响,姿态曼妙。

再次强调,这是一尊“翡翠大宝塔”,其质地不是粗糙砖石,而是一整块“极品金丝种”,能将瓦、柱、檐、铃镂空雕刻的如此细腻入微,这已经称得上珍宝了!

这还不算稀奇,再看“塔顶”有环环相扣的锁链相接,塔底三级台阶与塔身层层插嵌,阶前有三叠牌楼,牌楼匾额上刻“人天第一”四字。

这可是用翡翠镂空雕琢的,那时几乎没有机械可言,玉匠们全凭水凳子、水砂子等传统工具制作。

这要放到今天,用“不可能”来形容也不夸张,即便放在当时,甚至华夏数千年历史中,“翡翠大宝塔”也是一件极其震撼人心的瑰宝!

对此,国学大师李兆民专为宝物写下8页《论玉塔》文稿,文中首次将其称为“粹华塔”,且毫不避讳地称赞其为国宝,甚至与和氏璧相提并论。

当然,“和氏璧”早已消失数千年,今人谁都没见过,但敢与“和氏璧”并论,就足以证明“翡翠大宝塔”的美丽与尊贵,后人更是赞其为“天下第一塔”。

再说张文棣,有了“翡翠大宝塔”总算圆了平生夙愿,他也不吝啬,任由世人围观、瞻仰这尊旷世瑰宝。

1933年,在美国教会的推动下,张文棣将“宝塔”带往美国芝加哥参加世博会。

当时的“中国力量”还比较弱,国际风评也一般,甚至好事者妄加揣度,故意抹黑。

张文棣将宝塔带往美国展出,不为炫耀财富,只为显示“中国实力”!

不出所料,“翡翠大宝塔”一经展出便引得海外人士大惊失色。

“印象中的笨拙华人,怎么可能手工做出如此精巧之物?这要把心思放在工业、武器上,地球上谁能是中国人的对手?”

1939年,“翡翠大宝塔”再次应邀参加旧金山世博会,这次同样引起海外轰动。

然而,这一次海外之旅后,“翡翠大宝塔”再也没能回家。

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应该知道,1939年时二战正酣,烽火狼烟也在华夏大地上越演越烈;与此同时,年迈的张文棣经不起长途跋涉的折腾了。

张文棣很清楚,自己不过是一介货商,明面上有些社会地位,但这些只是虚名。

如果张文棣在这时候选择回中国,怎能拦住那些兵痞外匪的祸害?他已经无力保护“翡翠大宝塔”了。

为保护瑰宝,张文棣决定“带翡翠塔暂留美国,等待战争结束!”

关键点就在这里,战争什么时候结束?

在当时,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张文棣遂将“翡翠大宝塔”更名为“和平塔”,并继续在美四处“有偿展览”。

四处“有偿展览宝塔”目的有二:其一为宣扬和平,其二为筹措资金捐回中国以资军,抗击外虏!

一代爱国商人“张文棣”终究没能等到战争结束,1961年在洛杉矶逝世。

临终前,“张老”不忘留下遗嘱:以“中国人民赠送给美国人民的礼品”的名义,将翡翠大宝塔赠予美国奥克兰博物馆,所有展览所得均要捐回中国。

至此以后,翡翠宝塔被命名为“张文棣翡翠大宝塔”,从此留在美国土地上,接受全世界游客的参观、鉴赏。

理论上讲,张文棣的考虑是周全的,“翡翠大宝塔”在美这些年的展览所得,确为中国慈善事业起到了很大帮助。

但是,“翡翠大宝塔”的根在中国,总不能让它永远漂泊海外吧?

恢复和平后,中国多么希望“翡翠大宝塔”能够回家,虽多次与美谈判,但终是无功而返,原因也不复杂。

当年张文棣是将翡翠大宝塔“捐赠”给了美国,说白了:以后就成了美国的东西;“别人家的东西”,不给也在情理之中。

时至今天,谁都知道“翡翠大宝塔”是中国的东西,中国人想要看它,却要跑到美国,“花门票钱”睹其芳容。

中国瑰宝,真的永远不能回家了?

0 阅读:28

律令9章

简介: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