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西北的广袤大地上,有一片被誉为“珍稀物种庇护所”“生态安全守护者”的神奇之地——新疆卡拉麦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蒙古野驴、鹅喉羚等多种珍稀、濒危有蹄类野生动物和重引入物种普氏野马的家园,保护地位极其重要。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卡山保护区也曾遭受过严重的生态破坏。从2005年至2015年,保护区先后经历6次面积调减,探矿开采、设施建设等人类活动日渐频繁,脆弱的戈壁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党中央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加大生态环保力度,从严、从细、从实、从快抓好卡山保护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卡山保护区迎来了生态复苏的春天。
自整改行动开展以来,依法依规推进卡山保护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有序退出,已彻底拆除了10余家矿企的生产生活设施,总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对受损区域进行全面治理,恢复生态面积1246万平方米。同时,关闭保护区内油井284口,停止违规旅游活动等。
为增强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建成总长200公里的两条生态迁徙廊道,拆除长达620公里的围栏和围网,新建了53条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在G216高速公路上修建跨越式迁徙通道,成为野生动物自由迁徙的“天桥”,大幅减少了因交通造成的意外伤害。
加强人类活动监管,对野生动物集中活动区域、迁徙路线、水源地、重要卡点路口及人类活动点等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护,建设智慧化监管平台,真正做到“看见动物,管住人”。通过冬季开展“以薪换绿”活动,引导牧民减少对荒漠灌木林的樵采,减少人为干扰。依托权威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保护区的价值,为构建共保共享新格局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由于有威胁的人类活动显著减轻,保护区生态系统自然性完整性大幅提升,野生动植物生境改善,保护效果是明显的。如据监测,2020年至2023年,普氏野马从267匹增长到339匹,增长率为26.96%;蒙古野驴从3300余头增加到3800余头,增长率为15.15%;鹅喉羚从1万余只增长到1.14万余只,增长率为14%。
摘编自“从索取到守护 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尽显生态之美”,原载《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