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美国欲对我国上海进行核打击,为何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

文史风云 2024-08-25 19:12:16

三年前,一份美国最新解密的作战计划显示:早在1966年,美国就欲对我国上海进行核打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又是什么原因,迫使美国放弃了这一计划?冷战时期,为了扩大自己在亚太的势力范围,争取对苏联的战略优势,美国介入台湾问题,划定所谓第一岛链,甚至引发两次台海危机。1954年,刚灰头土脸结束朝鲜战争,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考虑过:“共产党的舰队可能是原子弹攻击的一个好目标。”尝到了原子弹在日本的甜头,好战的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大规模报复”威慑战略。而所谓威慑,事实上就是核讹诈。艾森豪威尔说:“美国不能允许当美苏之间进行一场大规模核战争时,40年后会成为又一个苏联的中共却置身事外。”出于“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他不惜置数以亿计的平民于死地。因为“大规模报复”战略的核心,就是“摧毁社会财富”。因此,核弹头的目标是中苏人口和城市工业中心。1958年,他们选中了2600个中苏单个打击目标,其中70%为中苏武器发射基地和政府与军事控制中心及城市工业基地。并计划以近3240枚核武器,确保97%以上的精准打击率。一旦计划实施,这场核灾难的结果将导致中苏两国伤亡人数达到2.85亿。这何止是对平民的“过度杀伤”,简直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计划。此时,正是艾森豪威尔任期将满之时,他形容自己看到这一疯狂计划的第一反应是——“它简直令我魂不附体”,但紧接着就大笔一挥,批准了该计划。事实上,美国以中苏平民为重要核打击目标的“摧毁社会财富”战略,由此固定下来。有据可查的,关于美国对上海的核威胁,早在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机爆发前就有提及。1958年8月15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美军根据需要帮助国民党,保卫他们的沿海领土免受有成效的封锁或重大袭击。这两种可能性无论出现哪一种,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计划都要求使用战术核武器,除了深入打击中国内地的军事目标之外,首先打击金门附近的机场,并且如果共产党不妥协就向北打到上海。”上海对中国的经济意义不言而喻。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归根结底,是经济需求的马前卒。这种需求,表现在资源的占领和掠夺。因此,当2021年爆出1966年美国就欲核打击上海,实际上并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自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战略确定以来,以核打击摧毁目标的计划,从未在美国逐年修订的作战计划中消失。何谓两面派,就是一边跟世界人民鼓吹民主与自由,一边视人命如草芥,一切阻挡其霸权之路的障碍,统统将以不计代价的手段抹除。这便是血腥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那么,为何这一作战计划最终并未实施?首先,根据披露,这一计划的前提是中国武统台湾。而我们自朝鲜战争后,重心转移到发展建设上来,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开始探寻和平的方式,并保持了足够的战略定力,并没有作出武统的决定。当时我们的原子弹虽然没有美国、苏联的成熟,但也已经试爆成功。并且美国不可能凭借核弹,一下子就将整个中国从地球抹除。而我们的解放军所表现出的顽强战斗力,是他们在朝鲜战争后挥之不去的噩梦。而国际的舆论也不可忽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旦美国大肆杀害无辜平民,无疑会激起全世界正义之士的联合抵制,到时候国内外矛盾就可能找到爆发的突破口。最后,苏联的态度也起了作用。虽然当时中苏交恶,但毕竟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大国,美国没把握苏联会置身事外。他们不确定苏联会不会以此为借口,纠集反美力量,师出有名,给老美来个当头棒喝。但一切的外因都是银样镴枪头,打铁还需自身硬。美国的狼子野心,也让我们更加警醒,加倍努力、埋头苦干。毕竟,最终能让老美屈服的,只有我们自己的铁拳。‌参考资料历史研究《SIOP与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核打击计划》

0 阅读:27

文史风云

简介:历史会说话,历史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