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也看完了《山海情》,就被开场的环境震撼了,取景真的是太荒凉了,太空了,直接就是住在无处躲藏的荒野里了,真的就是觉得真的是独立于世界之外的一个荒凉之地,却生活着一群土里刨食的农民。
如果说两种风格,或者两种地区,真的是,我觉得是山海情这个景取得很好,开始的情节安排的很好。
我记得2006年6月在齐鲁晚报上,我曾看到过一篇关于山东大学生支教西海固的报道,题目是《山东志愿者西部支教故事:在西海固的日子》(分上下篇)。那里面系数介绍了支教的环境有多恶劣,所以当我现在看到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就觉得,我能深入进去,能体会到那里的艰苦,我看到他们脱坯盖房,我都已经相信那生活的艰苦了,因为我小时候住的房子就是脱坯盖的房子,甚至院墙也是泥土夯制而成的。住了十多年,现在回去看到倒塌的房子,还能看见露出的完整的土坯,当时就是觉得很苦了,但是对于西海固的人民来说,我们受的苦就算享福了。
没有电,只能点蜡备课了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种植双孢菇的,要说种植双孢菇,我们那有一个镇种植很出名,但我知道种植双孢菇很辛苦,首先你要承受住湿热,因为双孢菇大棚里温度很高,湿度很大。我记得我家曾经种过蘑菇,里面就是这个样子,还有就是你还得时刻注意里面的温度,西海固那边如果没有冬天雨雪的话还可以,但是北方的其他地区还得注意雨雪天气,生怕雪压垮大棚。还得时刻注意大棚温度,内热外冷进出辛苦的很。
其实要说扶贫,首先扶的是思想,这《山海情》里面的人受教育的程度跟《江山如此多娇》里的差不多,但是我就是觉得估计是每个导演选的地方不同,陕北的汉子还是比较有干劲。这也是剧中比较好表现的原因,为什么吊庄移民能实现,其实就是想有个更好的活法,在一个地方活不下去,那就换一个,难道还有比活不下去再艰难的,干部那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为了群众着想,想让他们有更好的活法。
其实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那场最让人感动的葬礼,如果说一个人漂泊在外,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想家,但是去世的人会怎样,如果他活着的话,会想我如果有一天死了怎么办,我会不会死在荒野里,我会不会死在家里无人问津,直至......。有时候我也很害怕这件事情,自己独自一人住在房子里,自己走了,那是何等的荒凉,假如自己的灵魂能陪伴自己,灵魂看着肉体一步一步的腐化,那灵魂都会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人去世了都想体面的走,都想有人好好地安葬自己,入土为安是最后尊重。
所以在电视剧中,那场葬礼举行的是如此的隆重,村里的人自行的去给那个陌生的、死去的年轻人送葬,也是对那个流浪人的尊重,也希望他能入土为安,给他最后的体面。
电视剧中的一个福建来的高材生自愿去支教,最后选择留在那里,如果说原型中的老师是福建的,我觉得也不完全是,因为在2005年我们山东的十三个支教学生中也有选择留在那大山里,留在那贫困之地,为教育事业奋斗自己的一生,那位老师就是常本苓,嫁给了当地的一位教师,选择永远留在那里了。
背景像不像涌泉村
还有李论,他决定留下当一名普通老师,放弃了回沿海当校长的机会。
学生给李论的信
这些人都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尊敬,他们将自己的美好送给了西海固,也将自己的知识财富送给了西海固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财富为自己铺设未来的路,继续为西海固的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