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地方在解放前是十分贫困的,如今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多亏了她啊!”
她是被国家副总理亲自提拔,让总理特地抽出时间接见的女性,也是因为她,原本贫穷的村子摇身一变成为粮食高产大户,她到底是谁,又是凭借着怎样的手段,让村子大变样的呢?
一、少女坎坷成长路这个让几百户百姓们吃饱饭的伟大女性,名字叫做郭凤莲。
她出生于1946年,是山西昔阳县人,由于出生的时候是建国初期,各方面发展都还不完善,所以凤莲小时候虽然不用体会战争的苦,但吃不饱饭还是常有的事。
一家人的日子虽然过的并不富裕,但是父母还是尽可能地给孩子最好的,小凤莲小时候被养的很好,原以为日子会这样一直过下去,结果天不遂人愿,凤莲三岁那年,母亲患上了一场急病,撇下父女俩走了。
父亲一个人又要赚钱养家又要照顾孩子,实在是忙不过来,就将女儿送到了丈母娘家,小凤莲从此留在了外婆的身边,每天跟在外婆身后,学会了收拾家务,外婆年纪大了,凤莲十分懂事,经常帮家里分担农活,邻居们没有一个不夸的。
很快就到了上学的年纪,外婆心疼孙女,拿出自己攒了多年的养老金,将凤莲送进了学校。她是村子里第一批上学的孩子,也是为数不多的女孩,邻居们都在说女孩子上学能有什么出息,早晚都要嫁人的,外婆只是笑呵呵的不说话。
进入学校以后的郭凤莲,经常被男同学们欺负,她知道大家是觉得女孩子不应该上学,但她偏要证明给他们看,一学期以后,她的成绩在班里是第一名,成绩单拿回家里,外婆依旧是笑眯眯的,那些看热闹的邻居们也说不出什么了。
初小毕业以后,外婆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郭凤莲就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外婆,1962年,在坚持读完高小以后,她说什么也不肯再上学了,为了方便照顾外婆,也为了赚钱补贴家用,她来到村里的小学,做起了一名老师。
二、遇贵人建设家乡外婆家在大寨村,这里常年贫困,一年辛辛苦苦的耕种,最后产量却没多少,如果不是陈书记的出现,郭凤莲估计也没有机会做小学老师。
“陈书记”就是陈永贵,他和凤莲是老乡,当初逃荒的时候父亲带他来到大寨村,长大以后凭借着自己种地的独特方式,将一片荒地变成了村子里收成最高的,大家纷纷找他学习,他的声望在村子里也越来越高,从大寨村生产委员一路做到了党支部书记的位置。
当上书记以后的他,开始对大寨村进行“大改造”,没有好田,那就把那些荒地全部开采出来;没有路就手动挖;孩子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那就向上级申请建一所学校,在他的带领下,村子里逐渐好了起来,大家都很感谢陈书记。
郭凤莲任教的学校,就是当初陈书记申请建造的,接受过教育的她本来想着让更多的孩子们接触书本,以后能考出去,再回来建设家乡。
大寨村虽然还处在贫困改造阶段,但村民们个个干劲十足,大家都等着大丰收那一天的到来。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大洪水席卷了整个村子,地里的庄稼被淹了,家里的房子也被水泡了,小学也暂时停课,大寨村好像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
陈书记号召村里的青壮年一起挖沟排水,从别的地方搬来石块重新修建大路,郭凤莲看在眼里,她想,既然女孩子能读书那就也能和男人们一样建设家园,妇女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
想到这,她决定加入到重建的队伍中,并号召村里其他姐妹们,组织起一支“铁娘子军”帮着男人们一起挖河沟,上山搬石块扛沙土,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一起干。
陈永贵看到了这支娘子军的力量,在得知队长是郭凤莲的时候,更是对这个小姑娘另眼相看,好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县领导得知受灾情况后,更是预备了一笔救济款,结果陈永贵却说全国上下都不容易,大寨村不止有他,还有“铁娘子军”他们要靠自己重建家园!
在陈永贵的带领和村民们的努力下,大家一起度过了难关,那场洪水里,大寨村不仅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当年的粮食产量更是再创新高,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学习榜样。
“大寨精神”传遍了全国,周总理亲自来视察,还带来了毛主席的任命,想要让陈永贵担任国家副总理的职位,临走之前,总理让陈永贵选一个人出来,接替他在大寨村的工作,陈永贵想都没想就说“郭凤莲”。
三、心系群众十几年如一日郭凤莲带领娘子军建设家乡的事情,中央也听说了一些,总理听到陈永贵提到她的名字,还特意接见了她,夸她是“巾帼不让须眉”肯定了她的努力,还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相信她一定能带领大寨村民们,往更好的生活发展。
1968年,带着陈书记和周总理的嘱托与期望,郭凤莲走马上任,成为了大寨村的党委副书记,那一年她才22岁,成为干部的她还和以前一样,经常和田里和大家一起劳作,没有一点官架子。
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的生活更好了,她的事迹也逐渐传遍全国,很多人都来这里参观,学习生产经验,郭凤莲没有变得骄傲自满,在给其他同志介绍生产经验的时候,也在总结大寨村的发展。
经济发展起来了,教育必然不能落下,当年那所小学校,现在已经成为了游客们的打卡地,孩子们搬进了更加明亮的教室,师资力量也不像之前那么贫乏了,生产和教育两把抓,郭凤莲也成为了全国干部学习的榜样。
从党支部副书记到省级干部,再到连续两次当选人大代表和中央候补委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郭凤莲,认识了大寨村的“铁娘子”!
然而“大寨精神”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很快就遭到了批判,就连郭凤莲也受到了影响,被调离了大寨村,虽然十几年都不能再为家乡人民做贡献,但是她的心里,却一直记挂着他们。
1991年,郭凤莲终于被调回了大寨村,继续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一次她决定,不能让百姓们只吃饱,还要让他们赚到钱,让大寨村实现多方面发展!
思来想去,她看着办公室里陈永贵书记的照片,想到当年红遍全国的大寨精神,她决定以这个为突破口,发展属于他们自己的“品牌”,大寨村有着浓厚的农村特色,当地人还有着酿酒,做衣服的手艺,何不把这些发展起来?
在她的张罗下,大寨酒厂,制衣厂,羊毛衫厂,一个个都开了起来,除此以外她还把这里改造成了“旅游胜地”带领村民们打造了大寨精神纪念馆,吸引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前来参观,有了游客,肯定得有招待的地方啊,于是农家乐,招待所又一个个的开了起来。
郭凤莲这番操作,成功的将大寨村变成了一个乡村集团,她也从“郭书记”变成“郭董事长了”。
如今的郭凤莲同志已经七十多岁了,她忙于建设家乡,她的孩子也没闲着,大儿子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学成归来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已经成为了百万富翁。
他同样没有忘记,自己是从村子里走出去的,每一年都会回村里看看,了解村子的发展情况,有任何困境出现他都会帮大家一起解决,就像当年他的母亲那样,我想这就是血脉传承吧。
总结从被陈永贵举荐成为大寨村的顶梁柱,到现在回归家乡继续为百姓谋幸福,即使身份再多,郭凤莲在村民的心里,也依旧是那个带着草帽,带领他们一起走向幸福道路的“铁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