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就出汗,自汗,分4类证型,有4种验方来调理

元绿说健康 2024-12-10 00:46:45

为何有人,滴汗不出?为何稍微一动,便大汗淋漓?为何汗液一睡就流,一醒就止?

【什么是汗? 】

《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所以说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如果长期不正常出汗,就会伤及心气。所以当排汗出现异常的时候,是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破了。

【无汗】

就是不出汗,或者很难出汗。为什么无汗?体内阳虚,或者阴虚,就像烧一锅水,火不够或者水不够,都不能产生蒸汽。

所以无汗代表的是阳虚或者阴虚,会伴随晚上睡觉脚不发热、肢寒畏冷。

【自汗】

就是白天时不时就会出汗,或者一动就出更多汗、一吃辣就流很多汗。自汗代表的主要是卫气虚,因为卫气对人体有固摄作用,如果不足就会导致固摄不住,所以止不住汗,这样的情况常常会伴有疲惫、乏力、气短等症状。

【盗汗】

盗汗就是晚上一睡觉就出汗,一醒来就止汗。为什么盗汗?阴血亏虚之时,体内虚火自生。而睡觉的时候,气会归内收于阴中,表则无防卫,虚火在内蒸热津液,外泄与表,则为汗。所以盗汗代表的主要是阴血亏虚。

本文重点谈自汗的调理!

自汗之症,乃是水液代谢功能障碍所致,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管,水道出焉”,因此本病病位在三焦,分属肺、脾、肾三脏,治疗当以调理三焦为关键,分治三脏,并引水液自下焦膀胱而出,则邪去汗自止。

自汗分为营卫不和、肺气虚衰、心肾气虚、热郁于内等四类证型,并分别主以桂枝汤、玉屏风散、保元汤或芪附加味汤以及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

1、营卫不和自汗:

营卫不和症状:

风邪自表而入,可引起营卫失和,其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苔白滑、口不渴等症。

表证自汗有两种情况:一是“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二是“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床表现为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

强与弱只是相对的,治法是用桂枝汤扶正袪邪,调和营卫,但服药时间应有区别,发热时自汗的,应在未发热前服药:无热自汗的,则服药时间不拘。

开方:桂枝汤

《伤寒论》:桂枝汤

【别名】阳旦汤(《伤寒论》)。

【处方】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呜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哎咀三味。以水700毫升,微火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服100毫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注意】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表实无汗,表寒里热,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者,均忌用。

2、肺气虚衰自汗

肺气虚症状:

咳喘无力,动则气短,面色胱白无华,体倦乏力,声音低微,痰清稀,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脉虚弱。

肺气虚可由劳伤、久咳、暑热及重病之后,或脾虚不能上升清气于肺,而致肺气亏少。

开方:玉屏风散

《简易方》:玉屏风散(现有中成药玉屏风颗粒)

【处方】防风30克,黄耆(蜜炙)、白术各60克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止汗。治表虚自汗,以及虚人腠理不密,易于感冒,汗出恶风,面色刮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去滓,食后热服。

3、心肾气虚自汗

 【心气虚】

即“心气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胸闷不舒,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多见于某些虚弱病人,以及贫血、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等。

【肾气虚】:

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晃白、小便频多、遗精早泄、舌苔淡白、脉细弱。

开方:保元汤

《博爱心鉴》卷上:保元汤

【别名】参耆汤、参耆饮、保元丹

【处方】人参1钱,黄耆3钱,甘草1钱,肉桂5分至7分。

【功能主治】补气温阳,滋养益气,扶弱补虚。主元气虚弱,精神倦怠,肌肉柔慢,饮食少进,面青(白光)白,睡卧宁静,痘顶不起,浆不足,及有杂证。气血不足,婴儿怯弱,痘毒内陷,面色苍白,气陷久泻,肢体无力,肺脾虚弱,恶寒自汗。

【注意】血热毒壅之火证禁用;禁忌生冷。

《中医杂志》:芪附汤

【处方】黄芪30克,制附片(先煎30分钟)10克,白术10克,薏苡仁10克,土茯苓30克,甘草10克。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温中散寒,解毒祛湿。主阳气虚弱,脾失健运。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4次,治疗期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4、热郁于内自汗

证候:蒸蒸汗出,或但头汗出,或手足汗出,或兼面赤,发热,气粗口渴,口苦,喜冷饮,胸腹胀,烦躁不安,大便干结,或见胁肋胀痛,身目发黄,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

开方: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处方】竹叶15克 、石膏30克 、半夏9克(洗)、麦门冬15克(去心)人参6克 、甘草6克(炙)、粳米15克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治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虚羸少气,呕逆烦渴,或虚烦不得眠,舌红少苔,脉虚而数;以及暑热所伤,发热多汗,烦渴喜饮,舌红干,脉虚数。现用于肺炎、麻疹或麻疹并发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糖尿病、小儿夏季热、中暑等病后期余热不清,耗伤气阴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分二次温服。

0 阅读:40

元绿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