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泽西年轻议员遭枪杀:聚焦女性政治家的困境

含双聊国际 2023-02-10 12:40:00

【导读】研究发现,女性有色人种政治家受到网络暴力、人身攻击的概率远高于其他名人,随着一桩谋杀年轻女议员的案件的发生,女性政治家面临的风险开始为公众所关注。

据美国当局称,周三(2023年2月1日)晚上,新泽西州女议员尤妮斯·K·杜文福(Eunice K. Dwumfour)被发现死于自己车里,身上有多处枪伤。

杜文福是共和党人,年仅30岁,还是一个政治新人。2021年11月当选议员后,她正处于萨伊尔维尔区议会第一个任期。她的前竞选经理凯伦·贝利·贝伯特(Karen Bailey Bebert)告诉《纽约时报》,杜文福是一位“鼓舞人心的女士”,因年轻时便踏入政界而兴奋不已。

被谋杀的新泽西州议员

尽管杀害这位新泽西州女议员的凶手的动机尚不清楚,但这个故事,连同过去几年一系列备受瞩目的头条新闻,一同勾勒出了蓄意针对政界女性的暴力事件的细节。

上周(2023年1月30日),一段保罗·佩洛西1(Paul Pelosi)被入侵者用锤子击打头部的视频发布,该入侵者原本打算绑架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2023年7月,一名携带上膛枪支的男子在众议员普拉米拉·贾亚帕尔(Pramila Jayapal)的屋外被捕。邻居们告诉《华盛顿邮报》,他们听到他大喊“滚回印度去”并威胁要杀死贾亚帕尔。而在2020年,几名男子因参与绑架密歇根州民主党州长格雷琴·惠特莫(Gretchen Whitmer)而被定罪,他们精心策划了这项行动,试图以此表达他们的反政府立场。

这些只是现实中暴力行动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大一部分针对女性官员的骚扰行为发生在网上,且没有被报道。

尼娜·扬科维奇(Nina Jankowicz)说:“网络暴力正变得越来越突出,因为它无法让施暴者承担严重后果。”她是《如何在网上做一名女性》一书的作者,也是信息复原中心希帕蒂亚(Hypatia)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致力于打击针对女性的网络骚扰。

网络暴力发生频率高,潜在渠道多样,使研究者难以获得准确数据。但在2022年9月,普林斯顿大学和反诽谤联盟创建了一个数据库,追踪地方层面对于政治家的威胁和骚扰。根据他们的数据,研究人员估计,被选作目标的女性官员比男性官员多3.4倍。

对有色人种女性来说,挑战可能更加尖锐。2022年10月,民主与技术中心的一份报告发现,2020年国会议员竞选者中,有色人种女性比其他候选人至少多了五倍的可能性被推文拿来作文章,这些推文特别关注她们的性别和种族。

事实证明,无论是对于线下还是线上的骚扰,许多官员都毫无办法。

大约一年前,波士顿市长米歇尔·吴(Michelle Wu)提出了一项有争议的提案,即禁止在晚上9点到上午9点之间在任何私人住宅附近进行示威。此举遭到了批评者的指责,指控其阻碍第一修正案的权利。对吴的抗议主要围绕着新冠肺炎限制令展开,但后来也演变成了种族主义和厌女言论。

“我相信这些事件背后一定有这样的因素,即当一个有色人种女性刚接手某个岗位,人们就会觉得她一定好欺负。”吴在WBUR的“波士顿电台”上说。

即使在政府最高层,持续的骚扰也深深困扰着掌权的女性。新西兰的杰辛达·阿德恩2(Jacinda Ardern)在2017年宣誓就职总理时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女性领导人。但她上个月辞职了,说自己不再有“足够的精力”继续担任总理。

阿德恩遭受了长期的网络暴力。奥克兰大学的极端主义洞察研究小组分析了提及总理的帖子,发现针对她的负面情绪宣泄和仇恨言论的数量前所未有。

该小组深入研究了提及阿德恩的网络帖子,以及其他六位知名人士。相比之下,阿德恩在网上受到的谩骂比其他任何知名人物都要多50到90倍。

“我从没想过竟然会有这么大差距,”领导研究小组的克里斯·威尔逊(Chris Wilson)告诉《女性领导》。他还指出,关于阿德恩的一些评论特别粗俗,甚至涉及到性暴力。总理曾说,威胁和辱骂不是她辞职的决定性因素。

不足为奇的是,骚扰使许多妇女无法进入政治领域。扬科维奇将其描述为 "寒蝉效应3"。在被任命为国土安全部虚假信息治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后,她自己也经历过网络骚扰。

“你的生活可能因此而天翻地覆,特别是当你有孩子的时候。你不知道是否会有歹徒在等着对你施以暴力,”扬科维奇告诉《女性领导》。“你会担心,当你去遛狗或送孩子到托儿所时,是否有人想要威胁你。”

扬科维奇敦促女性向官方报告线上和线下的暴力,她承认这可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处理这些问题,大部分责任只能归于暴力事件的幸存者,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我们仍要尽可能地报告。”

名词解释

1、保罗·佩洛西

前任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的丈夫。2022年10月28日,一名叫德帕普的中年男子潜入佩洛西家中,并用锤子砸伤保罗·佩洛西。

2、杰辛达·阿德恩

第40任新西兰总理,也是新西兰建国以来第三任女性总理,兼任工党领袖,于2023年1月卸任。

3、寒蝉效应

寒蝉效应(chilling effect),政治、法律、传媒学等领域的新兴名词,指因恐惧于遭受国家刑罚,或是无力承受所必将面对的预期耗损,就必将放弃行使其正当权利,进而打击公共事务、社会道德、个人信心。

0 阅读:6
含双聊国际

含双聊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