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SU7 Ultra的价格过于劲爆,它成功成为了最近最具出圈效应的产品;而这种效应,也带来的很强的流量虹吸效应,也就是在相近期间上市的其他车型,在关注度方面很容易沦为炮灰。但有一款车却成为了例外,它是来自广汽埃安的UT鹦鹉龙:在上市之前,8.98万起的预售价,让它承受着不太好的舆论口碑,毕竟广汽一直以来不那么极致的性价比,加上之前广汽高层“反内卷”的言论,它的价格预期的确不是那么美好;可最终6.98万的起售价和5.48万的置换价,广汽算是第一次打响了价格战。

对于这个价格,别说是上一任销冠海鸥,就连新任的霸主星愿也是难以招架,因为同样是6.98万的起售价格,UT鹦鹉龙的实力却更接近一台“标准两厢A级车”。比如它4米2的尺寸,就是高尔夫、大众ID.3看齐,加上2750mm的轴距,以及电动车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势,它跟海豚一样属于空间方面完全拉满的选手(作为对比,鹦鹉龙后备箱容积为440升,星愿为375升)。

除了尺寸之外,在同样重要的续航方面,UT鹦鹉龙入门版和次低配车型提供了330公里续航,其余高配车型均为420公里,整体属于和星愿针锋相对的TOP级水准,再加上全系配备的0.4小时快充(30-80%),大幅降低价格后的UT鹦鹉龙并没有在关键指标上缩水。至于动力,100千瓦的电机也普遍强于同价位对手,(作为对比,星愿高功率版本为85千瓦)。

至于配置,原本以为UT鹦鹉龙在大幅降低价格门槛、续航和电机却依然不缩水的情况下,配置很有可能会进行缩减,比如相比带4气囊的星愿入门版,仅配备双气囊的UT鹦鹉龙入门版观感的确没有那么美好,除此之外星愿配备的皮质座椅、倒车雷达、智能车机等等也同样占据优势,但实际上,细看之后可以发现它和星愿的配置是属于有来有回。

比如详细对比之后可以发现UT鹦鹉龙配备了更大的轮毂、LED大灯相比星愿的卤素灯,经常开夜车的也知道这同样是一个关键配置,此外它还比星愿多了热泵空调。这说明,UT鹦鹉龙在一些智能化配置上或许没有星愿那么顶,但对于关乎开车、用车的一些核心配置,它仍旧支棱了起来。只不过,对于悬挂方面,采用后扭力梁的UT鹦鹉龙,的确没有用多连杆的星愿那么“八面玲珑”,但参考此次价格的劲爆程度,已经大多数人已经在低价位接受了扭力梁,或者压根不关心悬挂,它在这方面的口碑应该会得到明显的好转。

从产品来看,UT鹦鹉龙证明了一件事:在公布售价之前,参考它更大的尺寸,更强的电机,业内人士和车迷或许一眼可以看出它“高半级”的定位,但这种“高半级”在如今这种竞争激烈的行情下却很难管用了,这也导致了它之前8.98万起的预售价备受争议。而用6.98万起的价格加入价格战之后,比上任销冠更狠的性价比让它终于是获得了话语权:同样的价格,尺寸/空间、电机却明显更具优势,配置上还能打得有来有回,就一个扭力梁略显不足,到了这个时候,消费者才能真正相信、认可它“高半级”的事实。

总的来说,回顾近期的车市,行情可以说是简单又残酷,简单的部分在于,成为高销量,甚至销冠并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秘诀,只要性价比够顶,比亚迪也无法永远霸占第一名的席位;残酷的地方就在于,但凡只要在价格、性价比方面“任点性”,扭头就走的消费者绝对会让厂商感受到什么叫做“上帝的愤怒”,像全新212 T01、iCAR V23等上市前流量颇高的车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爆冷。那么对于这终于听劝打价格战,凶狠程度还让人很有惊喜(比预售价爆降2万),产品经理对配置切割刀法也非常精准的UT鹦鹉龙,你觉得它能以“高半级”却价格对等的实力,冲向代步车顶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