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夜深了,窗外的风轻轻拂过,万籁俱寂,可就在这个时候,卧室里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喘息声,像是老旧风箱漏了气。
有人翻了个身,紧接着又是一阵咳嗽,断断续续,久久不停。这熟悉的场景,或许你自己经历过,或许你的家人也曾如此。
很多人不以为意,觉得不过是小感冒、小咳嗽,吃点止咳糖浆、喝点热水,忍一忍就过去了。可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甚至越来越严重,喘不上气、胸口像被大石头压住一样,那可得小心了。这可能不是普通感冒,而是支气管哮喘在敲门。

哮喘并非罕见病,全球范围内至少有3亿人受其困扰,而在中国,成人哮喘的患病率已超过4.2%,儿童哮喘更是逐年上升。
更可怕的是,它并不会无声无息地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加重,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你的身体,或许已经在向你发出危险信号,而你却一直忽视它。
王阿姨,52岁,年轻时体质不错,但最近几年,每到换季就容易咳嗽,特别是夜里,老觉得嗓子痒,一咳就停不下来。起初,她以为只是年龄大了,抵抗力下降,拖一拖就好。

可慢慢地,咳嗽越来越频繁,甚至有时候走几步就喘不上气。直到一次下楼买菜,才走了一半路,突然胸口憋闷,喘不上气,整个人蹲在路边,脸色煞白。
送到医院后,确诊是支气管哮喘,而且已经进展到了中度哮喘。医生告诉她,如果再拖下去,可能会导致肺功能不可逆损伤,甚至有生命危险。
很多人,都是这样一步步被哮喘“偷走”健康的。

这3大特征,可能是哮喘的“警报”
1. 反复咳嗽,特别是夜里或清晨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几天就能好转,可如果你的咳嗽持续超过4周,而且总是在夜里、清晨准时发作,这就不是普通的咳嗽了。
为什么夜晚更严重? 这是因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支气管更容易收缩,气道变得更狭窄,导致咳嗽加剧。而哮喘的咳嗽通常是干咳,不太会有很多痰,或者痰很粘稠,难以咳出。

如果你每到晚上都被咳醒,或者一换季、遇到冷空气就开始咳,别以为只是“老毛病”,很可能是哮喘的早期表现。
2. 呼吸时有“咻咻”声,像猫打呼噜有没有发现,每次劳累、受凉,甚至是闻到油烟、灰尘、花粉,你的呼吸就变得急促,甚至能听到自己胸口发出的“咻咻”声?这其实是气道狭窄的表现。
正常人的气道像是宽阔的高速公路,空气可以自由流通。但哮喘患者的气道,就像是被堵了一半的隧道,气流通过时会产生喘鸣音,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哮鸣音”。

越严重,气道越狭窄,呼吸会越来越费劲,甚至会出现胸闷、憋气的感觉。如果你已经开始觉得呼吸不顺畅,千万别再拖,尽早就医,别等到喘不上气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3. 运动后容易气喘,甚至胸闷正常人运动后可能会喘,但休息一下就恢复了。可如果你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吁吁,甚至胸口发闷、呼吸困难,这很可能是哮喘的信号。
运动诱发性哮喘(EIA)是很多哮喘患者的典型表现,尤其是在跑步、爬楼梯、快走时,往往会有明显的不适。有些人甚至在大笑、哭泣后都会出现喘息,这并不是“体质差”,而是气道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

1. 空气污染与过敏原灰尘、花粉、宠物毛发、霉菌,甚至是二手烟,这些都可能是哮喘的“导火索”。长期暴露在这些环境中,气道不断受到刺激,时间久了,哮喘就找上门来了。
2. 呼吸道感染每次感冒、流感,都会让气道变得更加脆弱,特别是儿童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增加成年后患哮喘的风险。

3.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哮喘患者,孩子的患病风险会增加3倍。如果父母双方都有哮喘,那孩子的风险更是直线上升。
怎么摆脱哮喘?别再拖了1. 远离诱因,减少接触过敏原家里有养宠物的,尽量让宠物远离卧室;灰尘大的地方,戴好口罩;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减少冷空气刺激。
2. 规律用药,别迷信“自然会好”哮喘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很多人觉得症状缓解了,就停药,结果下一次发作更严重。吸入激素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规范使用不会成瘾,也不会“毁肺”。

3. 适量运动,提高肺功能游泳、瑜伽、慢跑,都可以帮助增强呼吸肌的力量,让气道更稳定。但要注意,运动前可以适当热身,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诱发哮喘。
每一次咳嗽,每一声喘息,都是身体在向你求救。如果你已经出现了这些症状,千万别再拖延,哮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放任它,等到病情加重,后悔就来不及了。
呼吸,是生命最基本的权利,别等到喘不上气,才意识到它的珍贵。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国成人哮喘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 43(8): 640-677.
世界卫生组织(WHO). 哮喘全球报告. 202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