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北京曾经的绝美送别地

亰人爱史记 2024-07-09 07:04:49

偶读唐代诗人赵嘏的七言绝句《东亭柳》:“拂水斜烟一万条,几随春色倚河桥。不知别后谁攀折,犹自风流胜舞腰。”这是一首写春柳的诗,而诗中的“别(离去之意)”字使笔者联想到了“送别”,联想到了古人富有诗意的“折柳送别”。

因“柳”字谐音“留”,成为了中国古人心目中送别的意象。在崇尚自然与诗词的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以诗词咏柳來表达对至爱亲朋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

历史上最著名的送别地在古都长安(今西安),有灞桥折柳送别的典故。如今,在古城西安的灞河之上还存有灞桥遗址。

北京卢沟桥

然而,许多人不曾知晓,在古都北京也有一处送别之地,也是一座古桥,而且还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它就是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今天北京城以西偏南约十五千米处,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一一八九年)六月,金明昌三年(南宋绍熙三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三月建成,它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气势恢宏,雄伟壮观,构筑坚固,石雕精美。

北京卢沟桥的石狮子

北京卢沟桥的石狮子

卢沟桥最大的特点是在桥梁两侧石制护栏的每根望柱顶端都雕有一尊神态各异的石狮,在有些石狮身旁、足下、胸前或背上又雕有一些姿态各异的小石狮。因大小石狮数量众多,且有的小石狮雕于隐蔽之处,故在明代即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歇后语。

卢沟桥是古都京城北上蒙古高原、南下中原江淮的唯一交通要道,南来北往,进出京城,均要由此通过。如此这般,卢沟桥也自然成为了古人送别友人之地。

与古都长安灞桥一样,许多古代文人雅士在卢沟桥也留下了众多送别友人的诗词名篇。

金代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文学家、诗人赵秉文在七言绝句《卢沟》中写道:“河分桥柱如瓜蔓,路入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元代文学家许有壬作《忆秦娥·送牛农师二首》词曰:“春山碧,诗成马上应相忆。应相忆,卢沟桥畔,晚云如织。人生有别休多惜,但悲后会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绪,断鸿消息。”

明代诗人嵇元夫有七言律诗《立秋日卢沟送新郑少师相公》:“单车去国路悠悠,绿树鸣蝉又早秋。燕市伤心供帐薄,凤城回首暮云浮。徒闻后骑宣乘传,不见群公疏请留。三载布衣门下客,送君垂泪过卢沟。”

卢沟桥距京城三十里,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差不多要走半天的路程。出京的客人,中午在京城吃罢饯别酒,启程上路,到达卢沟桥已是夕阳西下之时,故不得不在此住宿,准备次日早行,五更鸡鸣上路。主人送友送到卢沟桥,由于傍晚已不能返城,也只得在此住宿,等待来日拂晓,再与友人道别。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元代风俗画《卢沟运筏图》轴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风俗画《卢沟运筏图》,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古时卢沟河畔的繁华景象。在画中,除了策马、驱车、挑担、步行的人们,还可以看到林立的茶肆、酒馆、旅店,为来往的人们提供了方便。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画家张若澄绘“卢沟晓月”图

在本文题目中之所以用了“绝美”二字,是因为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

“燕京八景”之说始自金代《明昌遗事》一书(“明昌”是金章宗使用的第一个年号),后经元、明、清三代,燕京八景名称有所变化,但“卢沟晓月”之名历来未曾变更。

拂晓中的卢沟桥,斜月低垂,晨雾苍茫,西山诸峰,笼罩轻烟,月亮倒映水中,更显明媚皎洁,宛如一幅月色迷离的画境,这便是“卢沟晓月”。

邹缉(明朝官员)的七言律诗《卢沟晓月》写道:“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露微光。北趋禁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但是,写“卢沟晓月”最著名的当属元代鲜于必仁创作的散曲《折桂令·卢沟晓月》:“出都门鞭影摇红,山色空濛,林景玲珑。桥俯危波,车通远塞,栏倚长空。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路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

此曲描写了卢沟晓月的优美景色,意境深远,气势磅礴。作者以动写静,使画面充满动感,意境十分开阔,气势非常宏大,全方位地展示了卢沟桥畔的景物特点。全曲末句似真似幻,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美景的赞美之情。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军在有着百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制造事端,挑起“七七事变”(亦称“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是时,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自此,卢沟桥已不再是地理上的交通要道和伤离别的送友之地,而是中华民族彻底觉醒、全面抵御外敌侵略、告别百年屈辱历史的象征,这是时代赋予这座百年古桥的新的历史意义。

0 阅读:1

亰人爱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