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要死了吗?"躺在病床上的张总紧紧抓住我的手,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那天下午,我正在查房,急诊科送来一位52岁的患者。张总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老板,平日里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应酬颇多。让人意外的是,这位看起来身强体壮的中年男性,竟然因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动作住进了医院。
"我就是伸个懒腰,手抬不起来了,左边身子麻麻的,感觉不对劲。"张总回忆道,"刚开始我以为是落枕或者睡姿不对,也没太在意。可是过了半小时还是不见好转,反而感觉舌头有点不利索。"
幸运的是,张总的秘书及时发现了异常,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经过详细检查,我们确诊张总发生了急性脑梗死。
很多人都认为,脑梗的典型症状就是剧烈头痛。这个观点其实大错特错。作为一名从医二十余年的神经内科医生,我见过太多因为忽视早期症状而延误治疗的病例。
记得去年冬天,一位家住城郊的李大爷,就因为没有重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最终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那时的他只是觉得说话有点大舌头,走路时总是不自觉地歪向一边,却固执地认为"睡一觉就好了"。
真正的脑梗前兆往往表现得很隐晦,比如突然的单侧肢体无力,说话含糊不清,面部表情不对称。这些症状看似普通,却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告信号。
就拿张总的情况来说,他的第一个信号是左侧肢体突然无力。这种无力并非疲劳导致,而是突如其来的、局限性的运动障碍。第二个信号是构音障碍,说话不利索,像是喝醉了酒一般。第三个信号则是面部表情不对称,嘴角歪斜。
"要是早知道这些症状这么危险,我就不会拖着了。"张总懊悔地说道。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发现得还不算太晚,关键是要把握住黄金治疗时间。"
脑梗的治疗讲究时效性,越早发现越早治疗,预后效果就越好。专业上我们把发病后4.5小时内称为"黄金时间窗"。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溶栓治疗,病人恢复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张总很幸运,在发病后2小时内就得到了及时治疗。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护理和康复训练,他的症状明显好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医生,以后我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拼命了。"临出院那天,张总握着我的手说道。看着他红润的面色,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在我行医生涯中,像张总这样及时就医的患者,预后往往都不错。遗憾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脑梗的早期症状认识不足。他们常常把这些警告信号当作普通的不适,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预防脑梗,除了要识别这些早期信号,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很重要。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戒烟限酒,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调整,实际上是预防脑梗最有效的"良方"。
记住,当你发现自己突然出现单侧肢体无力、说话不利索、面部表情不对称这些症状时,千万不要抱着"等等看"的心态。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分夺秒地把握住生命的希望。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更是无价之宝。让我们共同提高警惕,将疾病挡在家门之外。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