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鑫锴,三个男孩的父亲,一个希望和你一起走向成功的人!
关注“鑫锴说未来”公众号,免费送《为什么成功的路上不拥挤》电子书。
“现金+利润”思维是你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企业真正喜欢的是,那些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员工。
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只有认知力提升了,你才能具备真正的“敬业精神”,而不是所谓的“劳苦功高”。
工作20多年来,我发现很多的员工身上都有一种“懒惰思维”:只要是公司的命令,无论有多不符合常识、效率有多低下,都无条件服从;只要领导说一件东西是白的,哪怕它其实是黑的,也要附和着把它说成是白的。
这种员工在每一家公司都很常见,并且占的比重还不小。
这种“懒惰思维”也可以叫做“奴才思维”,如果一个人长期被这种思维所占据,失去了该有的主见,他的职业生涯高度不会太高。

受到多年的新冠疫情影响,政府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社会限制措施,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
这些不得已的防控措施,致使很多企业的营业收入锐减,再加上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无数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的境地。
为防止出现现金不足的情况,企业不得不采取防御性策略,比如出售固定资产套现、大幅裁员等。
“现金+利润”成了很多数企业的当务之急。
在这种严峻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如果既不想牺牲对未来的投资,又想让企业向前发展,那么就应该把目光聚焦在“成本”上。
不光企业处境艰难,我们打工人的处境同样也艰难。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对于我们这些职场人来说,我们必须要拎得清。
我们更加应该具备“现金+利润”思维,和企业一起共渡难关,让自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之人,这才是我们这些职场中人所要去思考的,所要去做的事情。
一
为了公司而牺牲自我、努力工作,乍看上去像是一种美德,我们往往认为公司也会赞扬这种做法,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那些不会违背命令、听到什么都连连点头称是的员工,对于企业来说的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从这个意义上看,他们在公司内部多少能够获得一些好评,如果运气比较好,还可能混个部门主管当当。
然而,这种“好评”归根结底只是在这家公司内部才有效,根基不牢,一有变故就散了。
如果公司业绩下滑,必须在“盲目顺从的员工”与“能为公司带来利益的人才”两者间选择裁员,毫无疑问,前者一定会出现在裁员的名单中。
而这些“盲目顺从的员工”在寻找新工作时,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之前一直在做的事情只适用于那一家公司。
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一个为公司尽忠尽职的员工,而是要成为可以为公司带来利益和利润、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带着“问题意识”去完成工作,而不是受限于那些只在公司内部适用的“常识”,所以“职场即战力”才是你的有利武器。
你有“即战力”防身,无论你去到哪一家公司,都能体现你的自身价值,你都可以的快速融入其中,为新公司创造利润。
二
如何做到“不可或缺”呢?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要做到“不可或缺”也需要分清你现在处在公司的阶段。
如果你还是职场小白,刚刚进入公司1-2年,那还谈不上“不可或缺”。
如果你已经工作3-5年了,你完全可以在部门的细分岗位上有所成就了。
如果你是已经工作5年以上的工程师、销售等等,你完全可以做到“不可或缺”的地步。
要想做到“不可或缺”,你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去发现工作的意义。
“不可或缺”是需要你去用心规划的,去用心设计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工作的意义和工作的价值。
如果一直漫无目的、稀里糊涂地工作,有时就会产生一种非常空虚的感觉。
“我这样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找不到工作的意义,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一条叫作“现金+利润”的衡量标准。
他们没有将自己工作的价值与“现金+利润”联系在一起,因此意识不到自己为公司做了多大的贡献,不知道自己究竟成长了多少,也就找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品质部门以及行政部门工作的员工,也可以和销售部门的员工一样,用“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此时,评价他们价值的标准就不再是“创造出多少营业额”,而是“削减了多少成本”。
如果具有“现金+利润”思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主动去关注企业的成本。
其实,很多成本浪费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以前没有去关注而已。
例如,技术部门开发出一种新的软件,使用这款软件后,之前需要花费5分钟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1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人可以节省下4分钟的时间,如果1000名员工每天使用一次,一天就可以节省下4000分钟,也就是大约67小时。如果将这些时间换算成费用,那么每天就能节省下不少的成本了。
我们不要小看这些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日积月累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哦。
再例如,行政部工作的员工找到了一台成本更低的打印机,取代了现在用的机器。因为每天打印的数量极大,所以即使打印成本只比原来节约了1%,效果也非常显著,更何况是以年为单位。
如上所述,将自己的工作换算为现金,就会具体而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及自我成长——“本月我为公司节约了这么多的费用”。
一旦确认了自己对公司所做的贡献,就不会再找不到工作的意义了。
如果你在工作中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它的意义,那么这份工作可能对于企业和你个人而言都是一种负担,建议你还是立刻换一份工作为佳。
三
公司真正喜欢的是那些能为公司“创造利润”的员工。
我经常提到一个观点:“在一家公司不要去谈论你的价值,不要去谈论你的功劳和苦劳,因为价值、功劳、苦劳这些东西无法量化,你更应该去谈,你为公司创造了多少利润或者节省了多少成本,因为利润和成本可以量化,谈利润和成本比较直观。”
在每一家公司,都有那么几个人深受老板的喜欢,比如技术经理、销售经理等牛人,因为他们能够为公司直接创造利润,公司离不开这些人。
很多的中小企业老板内心都很矛盾,对这些技术经理和销售经理又爱又恨,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每时每刻都提防着这些人。
这样的老板往往格局都不大,所以他们的公司也做不大。
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例如,从2000年开始直到经济高速增长的这一时期,只要有产品就可以卖得出去,就可以赚到钱。
对于这个时代的老板而言,如何提高销售额就是最重要的课题。
因此,能够拼命卖出商品的员工就是公司最重视的人才,最为倚重的人。这个时期,老板可以和你称兄道弟,可以让你为所欲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市场逐渐成熟,竞争日趋激烈,单纯依靠原有业务来营利也变得越发困难。
面对这种局面,很多老板们的应对措施是:趁着经济泡沫期拼命借款增加资产,以期获取资本利得。
但这样做,企业的盈利只能是昙花一现:众所周知,经济泡沫不久就破裂了,众多企业因此遭受巨大损失。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企业都陷于以“裁减员工”为重要经营指标的经济低迷时代。
经济低迷,企业更加关注现金流,所以不惜一切来提高“企业价值”。
融资以及如何提高企业价值是很多企业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
我们可以想一想,当下这个阶段最受企业欢迎和需要的人才形象——即能够增加企业价值,也有能力创造现金流。
每天打开手机,看到最多的企业新闻就是某某企业上市、某某企业融资,以及某某企业不断地在挖人。
四
“不可或缺”,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不可或缺”强调员工在职场中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一个“不可或缺”的员工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现金+利润”思维:
在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现金+利润都是极其关键的因素。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你的“现金+利润”思维才是老板们所需要的。
有这种思维的员工,他会站在老板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思考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敬业精神”。
2、专业能力:
在自己的领域内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并且在关键时刻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通过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这样可以在工作中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同时也能在团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独特的视角和创新能力:
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出创新的想法和方法,为团队带来新的思路和突破。
时刻保持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创新不仅能帮助公司解决问题,也能提升自己不可或缺的价值。
4、团队协作能力:
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弥补团队的不足,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例如,一个数据分析员不仅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还能从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商业洞察,也能够从成本、利润等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的员工在团队中就是“不可或缺”的。
在职场中,我不提倡什么所谓的“鞠躬尽瘁”,我更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企业的“不可或缺”。
一个优秀的职场人,认知力提升了,你才能具备真正的“敬业精神”,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劳苦功高”。
......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瞬息万变的职场中始终领先一步,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做时,你可以添加“鑫锴说未来”公众号,里面有很多的案例分享。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一起交流和讨论,有时候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会事半功倍。
.........................
我是鑫锴,三个男孩的父亲。
专注分享干货:个人成长 + 职场即战力 + 就业出路
关注“鑫锴说未来”公众号,免费送《为什么成功的路上不拥挤》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