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第三方派遣工如何转正?以下三条路径抓住就能上岸

张南工业知识 2025-02-18 15:20:32
央国企第三方派遣工如何转正?以下三条路径,抓住就能上岸!

众所周知,在央国企,一般有两种类型的员工,也就是正式工和派遣工,或者说B类岗。

正式工是和央企单位直接签劳动合同的“自己人”,大部分是校招而来。他们一般五险一金足额缴纳,有年终奖、住房补贴、企业年等,晋升通道清晰,裁员风险几乎为零。

第三方派遣工则是和劳务公司签合同,也就是其他公司,被“租”给央国企干活的人。虽然干着同样的活,但待遇却差了一大截:

- 社保可能按最低标准交,公积金可能直接没有。

- 奖金、福利“看人下菜碟”,比如干最苦的活,拿最少的钱,甚至年终奖只有正式工的三分之一。

- 工作稳定性差,项目结束或领导换人,可能随时被央企退回劳务公司。 更扎心的是,劳动法规定“同工同酬”,但现实中,派遣工的工资结构、绩效标准常被“灵活操作”,月薪看似相近,实际年到手收入可能差几万块。 01 同工不同酬:派遣工是有天花板滴

派遣工也是有工资总额,也就是有一套绩效评估体系,但是他们的蛋糕本就小,所以天花板低的很。

比如,一位在某电网做了5年派遣工的网友自嘲:“每天和正式工一起爬电线杆,但人家工资是我的两倍。”

这绝非个例。数据显示,2024年某省运营商派遣工的平均月薪比正式工低32%,且超60%的人没有住房公积金。

正式工和派遣工的差距不仅在工资层面,更在心理上形成了“二等员工”的标签。现实表现就是做啥都得让着正式工,无论是让奖还是让路。

但是,规矩就是规矩,抱怨也没用,与其等死等待政策改变,不如主动争取转正。

以下三套打法,是小编纵观多位派遣工上岸经验总结,现分享给大家,总有一套适合你。 02 转正三大路径:拼贡献、拼能力、拼机遇

1. 重大事件立功:危机中的“跳板”

这个最直接,风浪越大,鱼越贵。立什么样的功,拿什么样的奖。

比如疫情期间,某央企武汉分公司的30名派遣工因主动请缨支援方舱医院的建设和运维,事后全部破格转正。也就是国企在抗震救灾、重大技术攻关等关键时刻,常会开放“绿色通道”。

行动建议: 关注企业应急任务,主动承担高风险、高强度工作;积累一线突出事迹,争取表彰和媒体报道(国企尤其看重社会形象)。

2. 考试/竞赛突围:用实力撕掉“临时工”标签

这一条,说实话,会难一点,现在这种机缘越来越少,或者说基本上是没有了,除非企业出现重大事件,而且这也是给关系户开了口子。

比如,某运营商曾通过技能考试,将10万名派遣工转为正式工;某省运营商举办技能大赛,600名外包工通过排名前10%的硬指标成功转正。 以上都是可以实操的。

行动建议:紧盯内部招聘通知,提前准备专业考试(如通信、电力行业资格证); 参与行业技能大赛,用奖项证明能力(国企对省级以上奖项认可度高)。

3. 内部推荐+政策窗口:贵人相助!

这点,我认为成功的几率还大些,也就是你想进去,又刚好有贵人,这个时候,突就有一个岗位适合你,你会发展这个岗位好像专门为你设置的,于是你很轻松的就进去了,还是A类员工。

所以平时跟领导有一些关系还是好的,作为派遣工,更加应该多活动活动。

三、真正的“铁饭碗”:能力才是终极编制

人生就像升级打怪,以上三点,只要能走其中的一条路,便可以实现母鸡变凤凰,成为央国企正式员工的一员。

但是如果你真想要拿高薪,央国企正式工的身份远远无法实现你的报复。

与其纠结正式工和编制,不如听小编一句劝,好好打磨这两项能力: 不可替代的专业技能,以及跨界适应力。

在央企,特别是科研能力和报告能力,绝对要突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突出。

转正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无论是拼贡献拿编制,还是凭本事闯市场,核心逻辑都一样:把时间押注在自我增值上。

毕竟,国企的编制会变,行业的周期会变,但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变。你自己的能力就是自己最稳固的编制,最硬的“铁饭碗”。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表内容及图片,标原创内容为本人原创,对转载分享的内容均标明了文章来源。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原创、转载和分享的内容只以学习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和错误,请联系删除或修改,欢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学习

0 阅读:229

评论列表

盘古

盘古

4
2025-02-18 22:22

第三方派遣转正?没把正式工一脚踢到劳务公司就不错了!![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

张南工业知识

张南工业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