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是一个老革命,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老革命。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们也有担当。
1964年,得知儿子石来发因为对不上公账,就跑来广州时,曾志觉得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便将他撵回了村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0cd09f9459807f061db2145bdc01ef.png)
1952年,陶铸的工作稳定下来后,曾志也向组织上提出了申请,希望调到广州工作,方便一家人在一起生活。
不久后,曾志的申请得到了组织的批准,调她到广东省工作,担任了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兼广州电业局局长、党委书记。
虽然曾志对工作不挑,但对她来说这样的调动确实有些跨度。对此,曾志说:“我决心从头学起,决心呆在最基层。”
那时候,曾志把局党委设在西村发电厂内部。平时,在上班的时间,曾志便来到西村发电厂办公。她说这样方便自己直接、深入地了解电厂情况。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曾志的心里还有一件事,让她魂牵梦绕。这件事,便是寻找她的儿子。
10月,在组织的安排下,曾志终于见到了儿子。她的儿子名叫石来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抚养他的人家姓石,叫石礼保。
曾志见到儿子的地点,是在中南工业部。那天,曾志只看了一眼,便认定了面前的年轻人,就是她失散多年的大儿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77983c2e1dc5fbd6cc5f884b18c6ef.png)
看到儿子的那一刻,曾志的眼里满含泪水,连连说:“妈妈对不起你!妈妈对不起你!”
母子相认后,曾志便将石来发带回了家里。由于第一次来到这么好的房子里,石来发显得有些拘谨。
随后,曾志对石来发说:“来发,要不你就留在妈妈身边吧,白天到工厂做工,晚上到夜校读书识字!”
然而,石来却发摇了摇头,解释说:“妈妈,算了吧,我在农村已经成家了,还分到了几亩田地。我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我看我还是回去吧!再说,含辛茹苦将我拉扯大的外婆,也已经八十多岁了,我不在她身边,她会伤心难过的!做人要讲良心,我必须回去守着她,为她老人家养老送终!”
听了石来发的话,曾志也表示认可,便说:“来发,你做得对,你应该回去!虽然你没有读过书,但是你懂得大道理,做人就是要知恩图报。你外婆她老人家辛苦将你养活大,我要是强留你在我身边,那就是对不起她老人家!”
最终,在广州待了一段时间后,石来发便回井冈山去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1e6fda20d6ea9308b175bd6828baec.png)
石来发离开广州后,曾志的心里十分牵挂。虽然,曾志与石来发的亲生父亲夏明震没有多少感情。
1927年春,从讲习所毕业后,曾志在组织的安排下,到衡阳农民协会担任了专职妇女干事。
当时,曾志所住的房子,在表面上挂农民协会妇女部的牌子,实际上却是湘南特委秘密聚会的一个地点。
那时候,特委的几个领导经常在这里开会和研究工作。作为中共衡阳地委组织部的部长,夏明震也经常在这里与人谈话。
年轻时的曾志,长得非常漂亮,性格十分开朗,是一个典型的潇湘女子。因此,夏明震也经常和她开玩笑。
当时,由于工作是秘密的,夏明震等人经常在夜里开会。有时谈话一直进行的到深夜。每当此时,曾志便先睡着了,任由夏明震等人开会。会开完后,他们才陆续离开这里。
一天夜里,夏明震又召集了会议。这次会议,一直开得很晚。因为已经习惯这样了,曾志也没觉得什么,感觉到困了,便先睡着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76e3c79fa16be063affb0de347f4b8.png)
然而,在开完会后,夏明震却因为衡阳那段时间下达了戒严宵禁,而没有离开。
睡到到半夜,曾志很正常地翻了翻身,却发现身边睡着一个人。于是,曾志连忙睁开眼睛,发现是夏明震后,便将他摇醒。
夏明震醒来后,曾志说:“他们都走了,你为什么不走?”
听了曾志的话,夏明震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说:“我的住地远,外面戒严,我回不去了。他们有的住得近,有的另外找到了地方,我没处去,只好在你这里靠一靠,天一亮就走。”
经过观察,曾志认为夏明震不是一个坏人,便没有再说,翻了个身又睡了过去。
第二天,曾志醒来的时候,夏明震已经走了。本来,这也不算什么。但有个同事,却带着一脸坏笑,问:“昨晚过得一定很高兴、很愉快吧?”
曾志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就泄露了出去。不久,夏明震便来到曾志的房间,向她解释,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但却被曾志轰了出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9c1cb756af56ac6ca51778ef13d4168.png)
最终,在他人的说合下,曾志发现夏明震也有诚心,便答应了这桩婚事。关于这段婚姻,曾志说:
“我与他的结合并不是自愿的,完全是舆论所迫。那时我才16岁,刚从讲习所毕业,满脑子都想着工作和事业,根本没考虑婚事,甚至连找对象谈恋爱的意识都没有。”
1928年,夏明震在的革命斗争中牺牲。此时,曾志已经怀上了一个孩子。不久,曾志和蔡协明结了婚,并跟随朱德和陈毅率领的部队上了井冈山。
11月,曾志生下一个儿子。然而,当时的斗争环境不允许曾志将儿子带在身边,便在产后26天,将儿子寄养在王佐部下一位叫石礼保的副连长家里。
石礼保夫妇给孩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来发。后来,石礼保夫妇在革命中先后牺牲。新中国成立后,石来发的日子才有好转,不仅分了地和农具,还娶了贤惠温柔的刘乙娥为妻,成立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1951年的一天,有人来到石来发的家里说:“你就是石来发吗?我们是代替你的母亲来接你回家的。”
由于石来发要孝顺养育他长大的外婆,便没有离开井冈山,前去认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94668674ee53ad942a7e06ecf54575.png)
1952年10月,石来发才见到了曾志。关于这次见面,曾志在后来说:
“1950年,国务院办公厅主任组织一个团去井冈山慰问,我说你去跟我找孩子。他去了以后,他就帮我找到了。石来发一天书也没念过,我就叫他在工厂里做工,一边做工一边学习,那时工厂里都有夜校,我叫他学习,他不愿意。
他说‘我从来不知道还有另外的父母,我是我的祖母带大的,养父母后来很快就死了,我要有良心,要祭祖坟,不能离开。’
另外,他老婆也很能干,还有五亩山林,有十几亩土地,他也舍不得,他就不来。我说你不来也好,你来不来都是革命的儿子,当农民、当工人的儿子都一样。”
1964年,石来发第二次来到广州。对此,曾志十分高兴。
然而,让曾志感到疑惑的是,这次石来发来到广州后,似乎不急着回去,有些不太像他过去的做法。
后来,在细问之下,曾志才知道,石来发这次来到广州,是为了“避祸”的。
原来,在村里担任报账员的石来发,在对账的时候发现有五毛钱对不上,担心被划为“四不清干部”,便跑到了广州,并想着留在广州不回去了。反正有母亲这么一个大官罩着,村里的人也不敢上门找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593394fbcf95baf3f3231832134ac17.png)
听了石来发的话,曾志认为儿子这样躲着不是办法,便对石来发说:“你在家里出了事,不管有没有挪用公款,都要回去说清楚,不能一有什么问题就躲避。”
后来,在曾志的开导下,石来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便回到了井冈山,诚实地接受了组织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