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从来不愿意接受下面的人请吃饭。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口子一开,下面的人就会有样学样,许多问题也就来了。这样,就会逐渐形成一种风气,而且宴席的规格也会越来越高,不但影响不好,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毛主席觉得,浪费是对劳动人民的不尊重,那就是一种犯罪!
1953年12月30日,浙江省委的一个负责人来到毛主席那里,邀请毛主席一起吃顿晚饭。
得知是为了庆祝元旦,大家在一起聊聊天时,毛主席这才高兴地接受了邀请。然而,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少见的。
席间,毛主席非常高兴,众人纷纷向毛主席敬了酒,很少喝酒的毛主席也和大家一起喝了起来。期间,毛主席发现这段时间陪伴他的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酒量不错。
在宴会结束的时候,毛主席的面前依然摆着4杯没有喝过的酒,便对一旁的王芳说:“这里还有4杯酒,不要浪费掉,我看还是请王厅长喝掉它。”
听了毛主席的话,王芳也没有推辞,而是把这4杯酒一口气喝了下去。
看到王芳如此海量,毛主席也十分高兴,笑着说:“好,好!”
当天晚上,餐桌上并没有上什么大鱼大肉,除了平时的饭菜外,还特意摆了花生、红枣和面条。这是因为,浙江省委的同志们想要借此机会,为毛主席补过一个生日。这件事情,还是江青提议的。
1953年12月24日,毛主席在夫人江青的陪伴下,带着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和罗瑞卿等人,在北京登上专列前往了杭州。
这次到杭州,毛主席和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等人是负有特殊使命的,也就是为了起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2月27日,毛主席一行人来到杭州。
想到毛主席的生日是在火车上度过的,江青便找到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说:“12月26日是主席的60大寿,可他不愿人家向他祝寿,所以就在车上过了一天。但我们得有个表示。元旦快到了,是否请浙江省委以庆祝元旦的名义,请主席吃顿饭,以此向主席表示祝寿。”
随后,王芳便将江青的意思转达给了浙江省委的谭启龙等人。经过讨论后,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便同意了在12月30日晚上,以庆祝元旦的名义邀请毛主席吃饭。
那天晚上,宴席结束后,大家看到毛主席的兴致很高,没有要休息的意思,便围着他聊起了天。
聊天时,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指着王芳,笑着对大家说:“王芳同志的名字应该改一改。一个山东大汉,名字怎么像女人似的?认识的还好,不认识的还以为是个女同志呢。”
听了罗瑞卿的话,王芳回答说同意改名字,把草字头去了。然而,王芳一直都没有改,而是坚持使用了一辈子。
事实上,王芳的名字也并非有什么特殊的来历。对此,王芳在后来的回忆录中,特意讲到了这件事。他说:
“‘王芳’这名字很普通,同名同姓者很多。喜欢上网的朋友,只要在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查到许许多多‘王芳’,且几乎全是女性:有女演员叫‘王芳’,电视台节目女主持人叫‘王芳’,女记者叫‘王芳’,女律师叫‘王芳’,女老板叫‘王芳’……见到我的人,差不多都说过这样的话:‘王芳,你为什么不把名字改一下?’”
王芳,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山东省新泰县东都镇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原名王春芳。
青少年时期,王芳便经历过了许多旧社会的黑暗,对国民党的统治和腐败无能感到非常不满,也非常痛恨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937年10月,在家乡任代课教员时,王芳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做了许多对革命有利的工作。
在参加了革命后,王芳将自己原来的名字王春芳中间的“春”字去掉,将名字改为了王芳。关于这件事情,王芳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其实,我从小取的名字叫王春芳,参加革命后去了一个‘春’字,留下一个‘芳’字,改名‘王芳’。改名的本意是以此勉励自己:参加革命就要准备牺牲,不管斗争环境多么艰险,道路多么曲折,要自觉地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给自己政治上留下一个好的声誉,也就是留‘芳’。”
1938年,王芳带着10几名青年,加入了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为八路军的发展壮大,贡献了力量。
4月,王芳入了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此后,王芳历任了排长、排政治指导员、连长、团政治特派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保卫科科长兼军事审判所所长、一旅保卫科科长兼敌工科科长、鲁中军区敌工科科长兼鲁中区党委三地委敌工部副部长、山东军区独立旅政治部主任、鲁中军区保卫部部长、第三野战军第八纵队组织部部长兼保卫部部长、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保卫部部长等职。
任职期间,王芳根据上级的指示,多次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为革命作出了贡献。对于自己做出的贡献,王芳却从来邀功。对此,王芳在后来说:
“我一直认为,过去我经历过的事情,不论有多么惊险复杂,多么曲折动人,多么重要,都是在党组织直接领导和重视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合作、配合支持下完成的。功劳是党的、大家的,不是我个人的。”
新中国成立后,王芳先后担任了杭州市军管会公安部副部长,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等职。
1952年11月,王芳被任命为浙江省公安厅厅长。
1953年12月27日,毛主席来到杭州,王芳负责了毛主席等人的安全保卫工作。12月30日晚上,在与毛主席吃了晚饭后,王芳他们又和毛主席在一起,聊了好一会儿的天。
在罗瑞卿提到为王芳改一个名字时,王芳本来也是同意的。然而,想到改名字会对工作带来一些麻烦,王芳又解释说:“我改名字要报上级批准,因为我这个省公安厅长,周恩来总理在签署的任命书上写的是‘王芳’,所以改名必须得上级批准才行。”
让人们没想到的是,毛主席却指着王芳,幽默地说:“你们同意,我不同意!你山东绿化这么差,到处荒山秃岭,山上不长树,有的连草都不长。你王芳头上刚刚长了一棵草,就要除掉它,我不同意。什么时候山东绿化搞好了,你再改名字。”
听了毛主席的话,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气氛热烈而和谐。
最终,王芳却没有为自己改名字。至于没有改名字的原因,王芳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元旦后的初春,我陪主席上莫干山。莫干山郁郁葱葱。上山后,主席在山庄别墅皇后饭店休息。吃午饭时主席又记起我改名这事。他说,莫干山应当成为全国绿化的典范,你们山东一半地方的绿化像莫干山,你的名字就可以改了。主席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领袖,他不同意我改名字,从此我就一直没有改。因为,山东的绿化搞到了什么程度,我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