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葬让他沉睡至今
公元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后,陵墓深埋,万马踏平地面未留任何痕迹,掘陵者全部遭处死。不少探险家认为,至今未被发现的成吉思汗陵墓里边埋藏的无数宝藏肯定没人动过。
据说,成吉思汗最忠心耿耿的将领遵循“密不发丧”的遗诏,把遗体运回故乡,下葬到赶造好的陵墓中。葬后,又出动上万马匹来回奔跑,将墓地踏平,然后植木为林,并以一棵独立的树作为墓碑。随后,为首的将领命令800名士兵将造墓的1000多名工匠全部杀死,而这 800名士兵旋即也遭灭口,这个惊天机密最终被带进了坟墓。
另据元末叶子奇的《草木子》记载,成吉思汗下葬后,为保密起见,除马匹踏平慕地外,为便于日后能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坟上杀死了一只驼羔,将羔血撒于其上,并派骑兵守墓。等到第二年春天小草长出以后,墓地与其他地方分辨不出时,守墓的士兵才撤走。子女如想念成吉思汗,就让当时被杀驼羔的母驼作为向导,如果母骆驼在一个地方久久徘徊,哀鸣不已,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陵墓所在地。
这种“密葬”方式当时很普遍。不仅成吉思汗,蒙元所有君主的墓地,到现在一个也没有发现。按照蒙古族的传统,成吉思汗是“密葬”,不希望让后人发现,对于后人来讲,应该尊重祖先,而且蒙古族子孙也不希望成吉思汗墓被发掘。按照传统观念,蒙古人认为,挖掘土地会带来坏运气,而触动祖先的坟墓会毁灭他的灵魂。当时蒙古人没有肉身崇拜的传统,认为人的肉身来自于大自然,去世了也应该回归大自然。早日安葬,灵魂方可升天。因此成吉思汗陵供奉的银棺灵枢中,很有可能保存的是成吉思汗逝世时的灵魂吸附物--白公驼顶鬃,而不是成吉思汗的遗骸。按照记载,成吉思汗去世时,拿白色公驼的顶鬃,放在成吉思汗的嘴上和鼻子上,如果不喘气了,说明灵魂已经附着在这片白色驼毛上,这时遗体就可以处理掉,而把这团驼毛保存在衣冠冢里。上世纪 50年代成陵落成时,曾经打开过,发现了这团驼毛。可惜的是,后来“文化大革命”,衣冠家里的马鞍、弓箭,全部被毁弃掉,现在真正属于成吉思汗的贴身物品一个都没有了。
按照蒙古族传统,大规模挖掘成陵,会打搅死者灵魂,是对死者的不敬,遗体没有保存价值,关键是灵魂不灭。大规模的考古,已经违反了草原祭祀文化,遭到反对。蒙古国总统来华访问期间曾说,我们该遵循成吉思汗的遗嘱,让他的陵墓永远不让世人知道,成吉思汗陵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这不重要,让愿意猜谜的人们继续猜这个谜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