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女人”的头骨
考察队在公王岭的初期发掘并不顺利。这是因为,公王岭的地层中各种动物的骨骼及碎片、牙齿都互相叠压在一起,很难梳理开来,其各自的具体数目更难弄清楚;这里到处都是黄土,这种土透水性极差,里面的化石经常处在潮湿的环境中,脆弱得不堪碰触;而且,公王岭的许多化石还都被包裹在坚硬的钙质结核中,要想敲破坚硬的结核层而不伤及里面脆弱的化石,困难很大。考察队刚开始挖掘时,尽管都非常小心但由于经验不足,还是损失了许多化石。
这种情况被汇报到了贾兰坡老先生那里,贾老立刻指导考察队改用套箱法采集化石。套箱法是在野外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处理不易剥离化石的一种极好方法。考察队员遵照贾老的指示,将化石连同堆积物整块采集下来,根据化石块的大小制作出箱子的四面,然后将化石块套人箱中,先封上顶,再翻过来封上底,打算把这些箱子运回北京再慢慢清理。
制作了40多个箱子后,考古队的工作就要告一段落了。因为箱子里是比较坚固的化石堆积块,不会轻易受到损坏,队员们就把这些箱子用火车托运回了北京。
1964年秋季,考察队的专家们在北京开始清理从公王岭带回来的化石套箱。在这些套箱中,有块重达800千克的超级套箱,是在发现古人类牙齿的地方挖掘出来的,因此受到了大家的特别关注,富有经验的柴凤岐师傅亲自指导青年技工李功卓整理这个套箱。套箱慢慢缩小,剑齿虎、熊、三门马、大角鹿等化石一个个被剥离出来,可古人类化石却迟迟不露面。人们在焦急中等待着,当化石被剥到脸盆那么大时,终于发现了一颗人牙,大家的心这才稍微安定了一点。
10月12日,一枚人头骨终于在人们的热烈期盼中从化石块中现出了身影。这枚人头骨有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及一大片上颌骨,颌骨上面还有两颗牙齿,这是世界上发现为数不多的猿人头骨化石之一。经鉴定发现,这是一名女性。作为新出现的人种,按照其出土地被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亦可俗称为“蓝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