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祖先一北京人

不凡的雷声影视 2023-02-22 10:11:40

基本信息

年代:约70万-20万年前

位置: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掘时间:1921年

“龙骨”中的牙齿

在中国,人们很早就把从地下出土的、像石头一样奇形怪状的动物骨头、牙齿统称为龙骨,把它们当作止血安神的药材来使用,这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然而,人们不知道这些却是远古动物的骨骼化石。

19世纪以后,在中药店里流行的龙骨引起了一些外国人的注意。德国医生哈贝尔离开中国的时候,就带回了一箱龙骨、龙牙。他把这些送给了德国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施洛塞尔教授,教授在其中发现了一颗介于人与猿之间的牙齿化石。

消息一传出,世界学术界都为之振奋了,很多科学家都萌生了到中国收集龙骨的想法,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就是其中之一。安特生是瑞典著名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热衷于收集和研究古生物化石,并以此进入考古界。他曾主持发掘仰韶文化,亦到中国的青海等地做过考古调查,开启了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并著有《中华远古之文化》等多部著作。

1911年,安特生作为政府聘请的矿产顾问来到中国,他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到处搜求龙骨。

1918年,安特生得知北京西南周口店附近有专门出产龙骨的地方,非常兴奋,立刻动身去考察了两天,还作了小规模的发掘,但没有找到似人或猿的骨骼化石。后来,搜寻工作暂时停了下来。

3年后,奥地利一位年轻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来到中国,想跟从安特生做实际考察工作。安特生对这位年轻的古生物学家很欣赏,于是决定带他去周口店,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一行人到了周口店,当地一位老乡得知他们在找龙骨后,就指点他们到另一个地方--即现在的龙骨山去挖掘。就在这里,安特生发现了一些边缘锋利的白色脉石英碎片,他认为这很像是打制的粗糙石器。于是这位考古学家兴奋地说:“我有一种预感,我们祖先的遗骸就躺在这里。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去找到他。”

在这次考察中,师丹斯基采集了许多龙骨标本,其中就包括几颗“北京人”牙齿化石,但是当时他们都没有辨认出来。后来,师丹斯基把这些标本带回了欧洲。1924年,他从标本中鉴定出了人牙化石,但还不很确定这是古人类牙齿化石,但他还是把消息以及疑问公布了出来。这立刻在科学界引起了轰动,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0 阅读:8
不凡的雷声影视

不凡的雷声影视

土生土长的陕西人,爱好运动,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