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中国驻印远征军反攻缅北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于旁,这个大龙河上的渡口已经在过去数月的厮杀中让中日两军伤亡了近千名官兵。
新编第三十八师几乎所有的部队都在这个地区集结,而对面则是日军第十八师团的一一四联队,联队长丸山房信大佐。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日本军官,坚定、果敢、残忍,“既不考虑敌方,也不考虑己方,把人的生命视若烟云一般,所以,他属下的士兵讨厌他就像厌恨恶魔一样,他的所作所为是联队士兵们永远咒骂的话题。”
丁涤勋先生回忆道:
“1944年元月中旬的一天,天气晴朗,部队按计划在上午八点做好一切攻击准备,八时半,F51战斗机四架凌空,向地面部队要求指示目标。
地面部队以布板作为联络讯号指示了目标,空军连续两次循环俯冲,弹弹命中敌阵。向地面部队报告任务完成后,飞机翱翔而去。
飞机投弹后,我各种口径炮火,从两个方向发射,集中轰击于旁高地,日军炮火反击,但遭我炮火压制。”
“第一一四团彭克立营发起冲击,日军拼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我军攻击受阻……
指挥官命令炮兵部队集中火力于一点射击,将敌暴露掩体和火力点逐一摧毁,步兵则采取毁一个占一个的方法,将日军挤压至数点,再用炮火覆盖其点,将之歼灭,恶战历时四个多小时,八十余具敌尸遗弃在阵地上,高地为我占领。
这场战斗我方仅伤亡二十余人,连长许炳新和一位排长殉职。”
“第二天,第一一二团李克己营受命攻击日军主阵地,双方曾相持五十余天,对日军阵地配备与火力点位置,我军一清二楚。我军此时炮火占绝对优势,便采取用炮火拔点的方法。
在接敌运动中只派一个排,而排又派一个班的兵力潜伏于敌阵前,负责搜索日军火力点,只要敌人一开火,便隐蔽起来,我军的八一迫击炮便落在其火力点上,这场攻击战耗时四个多小时,死守阵地之敌全部被歼。
于旁之战和‘李家寨’战斗被师部作为丛林战的典型法加以总结,精心研究后进行了系列改进和充实,继而推广到全师各作战单位。……”
对面的丸山大佐从战斗经过中敏锐地觉察到对手的变化,在给师团及军司令官的报告中他着重提到:
“于旁高地之战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战例,敌人的变化是惊人的,希望能够引起司令官阁下的重视……”
然而,日本军方对中国军的轻视已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深深地烙在他们的脑海中,绝不会轻易改变,日军将领的自信和必胜信念在亚洲军队中首屈一指。
一次战斗,双方将领得到了不同的认识结果:史迪威看到了胜利的必然,而日本的将军却认为失利纯属偶然……。
一定要遭受到数次毁灭性的打击后,日本人才会有所觉悟吗?
驻印军的改变是那样的彻底,才出手就让日本军顿时找不到北。
“中国军掩埋了帝国士兵的尸体,可能是源于一种赎清罪恶的文化意义吧,阵亡将士都被中国人做成了跪姿埋入土中。”
对于这次战斗,史迪威将军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改变计划,用炮兵和空中力量对付日本人,机会看来不错……”
“拿下于旁,北边的那些家伙也就落入了口袋里。”
“降落伞投下猪来,给西格雷夫医生的野战医院开圣诞节会餐聚会 .......”
“炮兵从9点到10点发射了370发炮弹,步兵10点5分发起进攻。中国营长李和韩干得很出色。日本人很顽强!中国人打得很好!这些人勇猛无畏,下级军官好样的。”
“被包围的日本人用手榴弹自杀。俘虏一名日本军官——胳膊上受了伤。”
“对残敌进行战斗,李克己率部出击。一名少佐、三名上尉、三名中尉被一网打尽。”
“中国人干得不错:进攻,良好的火力控制,快速行动。他们对打日本人情绪极高。”
“找来孙立人,与他倾心交谈,他看来很诚恳。他发誓说要为老先生 (史迪威)好好干、好好打!还说部队由于我同他们在一起而士气高涨,但指挥官们担心我被击中会使他们担责任。坚持让我退后,放手让他们去干。”
达瓦里氏
兵者诡道也,只要不是手里武器隔代差距太大。中国军队不输世界任何军队,沉淀了五千年的战争历史经验可不是简单村战可比的。
红色警戒ra2
终于实现炮兵轰,步兵冲的豪横战法了
用户10xxx24
中国军人好样的!!!
用户10xxx74
国军还是很能打的
用户17xxx44
在印度整编的国军得到各种给养和训练后战力直接翻翻了,再加上国仇家恨,他们以任何方式送日本鬼子下见阎王,中国人民&神佛都认为是合理的[得瑟][得瑟][得瑟]
凯撒历史屋 回复 09-24 16:12
玩命招呼妥妥的!
云南闲人
有强火力了,全面碾压,打不下来都不好意思。
真爱天涯
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