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5月,在中条山中,随同陕军十七军八十四师突围的,有一个猛进剧团,其实也就是秦腔剧团,因为八十四师都是十七军军长高桂滋一手带大的陕北子弟,都有听秦腔的嗜好。
没有战事的日子里,战士们围坐在一起,看猛进剧团表演秦腔曲目,他们表演的都是反映民族气节的传统秦腔剧目。猛进剧团就是十七军的宣传队。
猛进剧团的团长叫刘清华,曾经是西安易俗社的著名小生,抗战开始后,就弃戏从戎,穿上了军装。至今,在很多陕西老人的口中,还能听到刘清华的名字。
陕西老人对秦腔名角的膜拜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少年对周杰伦的崇拜。
中条山战事突然崩盘,大家都乱成了一锅粥,一时间找不到高桂滋军长,刘清华心急如焚,他派剧团里几个少年演员,化妆成拾粪孩子,肩挎竹笼,重回被日军占领的地区。
那时候北方农村有一种农活就叫拾粪,在北方的路上经常能够看到拾粪的老人和小孩,将路上的牲畜粪便捡拾进竹笼里,倾倒在自己家门前的粪堆上。这些粪堆作为肥料,以后会被拉进田地里,增加庄稼产量。
等到夜晚,少年演员们陆续回来了,他们没有找到高桂滋军长,但是看到了日军捉拿他的告示。
刘清华心花怒放,他相信高桂滋还活着。回过头来,再说说高桂滋军长。
5月10日早晨,高桂滋带着军部行走,突然被日军的骑兵赶上来了。特务营营长齐天然带着人拼死抵抗,军部急急行进。
陕西老兵陈数民说,正在行进中,空中突然飞来了七八架飞机,对着军部轰炸,子弹“哒哒哒”扫射下来,成一条直线,激起一泡泡黄尘。
“一头骡子就在我眼前倒下了,背上驮的竹筐倾翻了,面粉也撒了一地,血液渗着面粉,一直流到我的脚边。还有一匹受惊的骡子撒蹄奔跑,撞倒了前面的人。”
飞机轰炸过后,还能爬起来的人,跟着人群向前奔跑。
跑进了一座山谷间,突然发现前无去路,三面都是悬崖峭壁,而背后是日军坦克轧路的响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该怎么办?
陈数民说,特务营离开后,现在军部能够作战的人员只有几十人,枪支也只有几十条,一名三十多岁的大个子作战参谋挥舞着手枪,站在高坡上喊道:“有枪的人,跟我走。”
所有拿着长枪短枪的人跟随在这名大个子参谋的后面,旋风一般地卷向峡谷口。没有枪支的人,向两边的悬崖躲避。
陈数民不知道来了多少日军,只听到峡谷口枪声密集,像爆炒豆子一样,枪声中夹杂着隆隆的炮声,有坦克发射出的声音沉闷的炮弹,也有小钢炮发出的声音尖厉的炮弹,每一声炮弹过后,地面似乎都在颤抖。那是日军在进攻。
后来,再也听不到炮声了,枪声也渐渐地稀疏了,陈数民躲藏在半山腰的一个暗窟窿里,透过草丛,看到日军沿着山谷的小路走进来了。
在峡谷口抵挡的那几十名中国军人,几乎全部阵亡。
十七军军部躲藏的这道山谷叫西山,日军搜山的时候,高桂滋能够清晰地听见日军皮鞋踩踏地面的脚步声,他和几名随从人员躲藏在一个深坑里。
为了免遭被俘,高桂滋拔出手枪准备自尽,随从副官紧紧地抱着高桂滋的双手。就在这时候,突然风云大作,天降暴雨,日军从高桂滋眼前不到十米的地方撤走了。
那场大雨也挽救了陈数民。
夜晚来临了,每个人都饥肠辘辘,他们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滑地翻越西山,来到了山那边的河西村。
河西村没有人,中条山战役一开始,村中的百姓就躲进了山中。陈数民打开了一户人家的房门,可是找不到吃的,老百姓把粮食埋藏了起来。他们只好收拢了一些干柴,点起篝火,烘烤衣服。
连续几天以来,他们一直在山中奔走。今天晚上,窗外下着瓢泼大雨,他们在雨声中酣然入睡,一直睡到了天亮。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天亮后雨停了,日军开进了河西村,他们又只好逃进山中。
高桂滋将军
当时,高桂滋藏身在山中一眼废弃的土窑洞里,与八十四师几名军官意外相遇。尽管军部的人陆续找到了,但是因为缺少弹药,仍然没有战斗力。他们在日军的四面合围中,只能东躲西藏。
一天,一名参谋对高桂滋说:连日激战,十七军主力下落不明,日军又不断搜山,逃出去的可能性很小。即使侥幸逃出去了,蒋介石也不会饶恕打了败仗的人。既然这样,军座不如去找汪精卫,因为军座和汪精卫在北伐战争中有过交往。
日军在中条山中搜索
高桂滋听到这席话,不禁勃然大怒:
“这次战败,责任不在我,在于友军防线被攻破。十七军是我一手带大的部队,我相信不会被全歼,我们一定能够突围出去找到主力。
至于汪精卫,北伐时期我和他确实有过来往,当时他是民国领袖,但是现在他投降日本人,是奴才汉奸,我堂堂抗日军长,怎能投降日寇,投奔汪逆?我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这次能够脱险,再跟鬼子干;不能脱险,我就自杀殉国。”
参谋看到军长高桂滋雷霆震怒,不敢多言,匆匆溜走。
日军又开始了搜山,高桂滋不得已,又带着军部撤离。陈数民说,日军的部队像梳子一样,在中条山梳来梳去,中国军队每天都要撤离好几个地方,在日军的梳齿间穿梭。
在一个叫作石头坑垛的小村庄里,乡民郑忠义将高桂滋安排进了村庄旁边的天主教堂里。
日军不会轻易进入天主教堂,更不会破坏天主教堂,因为天主教堂的神父是欧美人。
在激烈的常德保卫战中,常德城被日军炸成了一片废墟,而天主教堂是全城唯一完好的建筑;在同样激烈的衡阳保卫战中,日军同样把衡阳城炸成了瓦渣滩,但是天主教堂同样保存完好。
在石头坑垛村外那间破败的天主教堂里,高桂滋终于在宁静中生活了几天。
特务营仍在寻找高桂滋军长,他们看到日军在墙壁上门扇上张贴的告示,悬赏十万元捉拿高桂滋,然而中条山是抗日根据地,百姓对告示置之不理。
特务营找不到高桂滋军长,便将十七军八十四师一名牺牲了的伙夫掩埋,并在坟墓上插上一块木板,上面写着“陆军第十七军中将军长高桂滋之墓”。此伙夫也身材高大,与高桂滋有几分相似。
此前,日军已经在山中找到了高桂滋的坐骑,现在又找到了高桂滋的坟茔,因而确信高桂滋已经被击毙。日军将坟墓挖开,拍摄照片,在报纸上大肆宣扬。
而此时,高桂滋在当地群众掩护下,西渡黄河,去了宜川。不久,又重返抗日战场,任三十六集团军副司令,兼中条山游击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