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与北周、隋朝南北对峙,中间怎么还有个后梁,是怎么建立的?

历代经典历史 2024-08-25 20:38:43

梁承圣三年(554)西魏联结萧詧攻破江陵,萧梁名存实亡。梁元帝死后,王僧辩、陈霸先、王琳等南方实力派蠢蠢欲动,给西魏造成极大压力。为了巩固战争成果,维持在南方新征服地区的利益,西魏扶持血统优越的萧詧 (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 )于“江陵一州之地 ”称帝立国,史称 “后梁”。后梁虽以萧梁正统自居,其国文物典制 “亦依梁氏之旧 ”,然实已沦为北朝附庸。后梁先后称藩于西魏—北周和杨隋,直到开皇七年(587)为杨坚所废,其历3帝,33载,几乎与陈朝相始终。这样一个弹丸之国是怎么建立的,又如何立国于强敌之间?

一、梁武帝废嫡立庶与后梁之立国

(一)梁武帝废嫡立庶的原因。中大通三年(531),年仅 31岁的昭明太子萧统薨。储君关乎国家大局,举国哀痛之余,立储问题被提上了日程。梁武帝再三犹豫之后,最终决定放弃嫡皇孙豫章王萧欢 (萧詧长兄 ),而继立其第三子晋安王萧纲为太子。这就是萧梁历史上的 “废嫡立庶 ”事件。关于梁武帝 “废嫡立庶 ”的原因,曹道衡先生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梁武帝以 “帝既新有天下,恐不可以少主主大业 ”。并且曹先生深刻地指出,梁武帝这一举动与其吸取萧齐灭亡的历史教训和他本人早年经历有关。

齐武帝死后,以 21岁的太孙萧昭业为帝,而次年萧昭业就被废杀,这一系列事件都是梁武帝亲自参与了解的。为了政权的稳固,防止萧齐的历史悲剧重演,梁武帝才选择了年长的萧纲作为政权接班人。另外,从萧纲方面看,他在萧梁对北魏的战争中有立功表现,据《梁书 》卷四 《简文帝纪 》载:

在襄阳拜表北伐,遣长史柳津、司马董当门、壮武将军杜怀宝、振远将军曹义宗等众军进讨,克平南阳、新野等郡,魏南荆州刺史李志据安昌城降,拓地千余里。

由此可见,梁武帝废嫡立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另外,嫡庶观念在南朝较北朝轻,这也为梁武帝废嫡立庶提供了可能性。梁武帝正妻郗氏死后,萧统生母丁贵嫔虽在诸妃嫔中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但始终未被封后,这样,萧统作为嫡长子便有 “名不正 ”之嫌疑。在萧统卒后,萧纲被立为太子,萧纶曾说:“时无豫章(指萧综),故以次立。”这些材料都说明了梁朝嫡庶观念之淡化。

(二)萧詧对废嫡立庶事件的反应。梁武帝的良苦用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萧统诸子作为当事人及受害者便心有不平。萧詧的反应尤为强烈,《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诸子·萧统传附萧欢传》载:

帝既废嫡立庶,海内噂口沓,故各封诸子大郡以慰其心。岳阳王詧流涕受拜,累日不食。

又,《北史》卷九三 《僭伪附庸 ·梁萧氏传》载:

及昭明太子薨,封詧岳阳郡王,位东扬州刺史,领会稽太守。初,昭明卒,梁武舍詧兄弟而立简文,内常愧之,故宠亚诸子。以会稽人物殷阜,一都之会,故有此授,以慰其心。詧既以其昆季不得为嗣,常怀不平。又以梁武衰老,朝多秕政,有败亡之渐。遂蓄聚货财,交通宾客,招募轻侠,折节下之。其勇敢者,多归附焉。左右遂至数千人,皆厚加资给。

由上可知,萧詧对梁武帝立储一事颇为不满,“流涕受拜,累日不食”。并且,他还将这种不满化为行动,在东扬州刺史(治会稽)任上,萧詧积极扩充势力,聚敛财货,招募武人。又结纳当地大族,笼络人心。

十余年后,萧詧转任雍州刺史,坐镇襄阳。这给萧詧带来极大机遇。雍州乃南朝上流重要藩镇,梁武帝就是靠雍州武力起家的。因而萧詧十分重视对雍州的治理。《周书》卷四八《萧詧传》载:

詧以襄阳形胜之地,又是梁武创基之所,时平足以树根本,世乱可以图霸功,遂克己励节,树恩于百姓,务修刑政,志存绥养。

雍州巩固了,一方面,可以壮大实力,保全自己,即萧詧认为的 “树根本”。另一方面,若时局发生变化,又可以割据一方,成就霸业,即所谓 “图霸功”。

废嫡立庶事件使得萧詧对梁中央产生了离心倾向,成为萧詧投奔西魏、建立后梁的远因。侯景之乱爆发后,萧绎为攫取皇位不惜对兄弟子侄大肆杀戮,这直接导致萧詧投靠西魏。

二、萧绎、萧詧叔侄内阋与后梁之立国

(一)萧绎、萧詧叔侄操戈。担任雍州刺史两年后,萧詧所谓“世乱可以图霸功”的机会很快就来了。太清二年(548)八月,侯景据寿阳反梁。次年(549)三月台城陷,梁武帝病死净居殿,萧纲虽立,但实际上受制于侯景。地方上,侯景围台城时,萧梁宗室诸镇纷纷起兵勤王,但他们勤王不力,各怀鬼胎。太清三年(549)一月,援军渡淮攻东府失利后,便不复战了;三月台城陷落,侯景一纸矫诏,大军便作鸟兽散去。另外,东魏、西魏又趁侯景之乱、梁宗室内争之际大肆侵占梁土。可以说,梁末侯景之乱,引发了萧梁统治危机的总爆发,也是南朝历史的一大转折点。

这场动乱中,萧绎表现值得一提。萧绎手握荆州精兵,却 “不急莽、卓之诛,先行昆弟之戮”。梁武帝崩,萧绎以讨侯景的名义,令萧方等、鲍泉等攻打湘州。湘州刺使萧誉告急于其弟萧詧。太清三年 (549)九月,“詧时以誉危急,乃留谘议参军蔡大宝守襄阳,率众二万、骑千匹伐江陵以救之。” 应该说,萧詧此时出击江陵,成功的机率还是挺大的。首先,出兵的时机是恰当的。因为萧绎正忙于对付萧誉,而 “誉幼而骁勇,兼有胆气,能抚循士卒,甚得众心”,使得萧绎两易主帅。萧詧此时出兵江陵必可使萧绎腹背受 “敌”,限于两线作战。其次,萧詧采取的是突袭方式。颜之推《观我生赋》:“遽自战于其地,岂大勋之暇集,子既殒而侄攻,昆亦围而叔袭,褚乘城而宵下,杜倒戈而夜入 ”条自注曰:

孝元以河东不供船艎,乃遣世子方等为刺史。……世子为乱兵所害。孝元发怒,又使鲍泉围河东。而岳阳宣言大猎,即拥众袭荆州,求解湘州之围。

萧詧来袭使得萧绎大为恐慌,情急之下,不得不临时拔用锁在狱中的王僧辩。《梁书》卷四五 《王僧辩传》载:“会岳阳王军袭江陵,人情搔扰,未知其备,世祖遣左右往狱,问计于(王)僧辩,僧辩具陈方略,登即赦为城内都督。”可以说,此次突袭萧詧抓住了战争的主动权。

(二)萧詧败北投附西魏。然而,萧詧此次突袭却以惨败而告终,《周书》卷四八《萧詧传》载:

詧既攻栅不克,退而筑城。又尽锐攻之。会大雨暴至,平地水四尺,詧军中沾渍,众颇离心。其将杜岸、岸弟幼安及其兄子龛,惧詧不振,以其属降于江陵。詧众大骇,其夜遁归襄阳,器械辎重,多没于湕水。

从上述史料看,萧詧溃败的直接原因在于杜岸兄弟临阵倒戈。杜氏乃襄阳豪族,以武力见称,是萧詧所倚仗的武力支柱。所以杜氏一反,“詧众大骇,其夜遁归襄阳,器械辎重,多没于湕水 ”。萧詧狼狈逃回襄阳后不久便投靠了西魏。《周书》卷四八《萧詧传》载:“詧既与江陵构隙,恐不能自固,大统十五年(549),乃遣使称藩,请为附庸。”

至于萧詧投附西魏的目的,窃以为,他只是想寻求西魏的庇护,以保全自己,并没有一心臣服西魏的打算。这一点,萧詧在其《愍时赋》中有所透露:“恨少生而轻弱,本无志于爪牙 ”。另外,《周书》卷一九《杨忠传》的记载亦为一有力佐证:“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虽称藩附,而尚有贰心 ”。

然而,随着萧绎步步紧逼,萧詧在西魏的怀抱中越陷越深。《周书》卷四八《萧詧传》载:

是岁(549),梁元帝令柳仲礼率众进图襄阳。詧惧,乃遣其妻王氏及世子嶚为质以请救。太祖又令荣权报命,仍遣开府杨忠率兵援之。十六年(550),杨忠擒仲礼,平汉东,詧乃获安。

萧绎派柳仲礼进攻襄阳,欲置萧詧于死地而后快,萧詧因而不得不向西魏乞兵。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西魏利用这一大好机会,援助萧詧击退柳仲礼,又趁机将梁汉东之地尽收囊中。西魏因而基本确立了其在汉东以西的势力范围。诚如李万生先生所言:“正是由于西魏此举(西魏因援助萧詧而获得汉东之地)的决定性意义,使东魏北齐再不能对汉东以西之地之事插手。因此,后来西魏略剑北、取蜀地、平江陵,都是在不受北齐干预的情况下做到的。”

萧绎、萧詧叔侄内阋,萧詧兵败投奔了西魏,萧绎似乎是 “赢”了。但事实上,在梁末宗室争夺战中并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其实质是萧梁在内乱中内耗,不断丧失国防重地,以至自我毁灭。如萧詧附西魏,便是将梁汉东之地置于西魏囊中,并使得由于国力弱小而在侯景之乱中持观望、谨慎态度的西魏从此开始侵占梁的土地。与此同时,由于失去雍州这一门户,荆州便直接暴露在西魏的威胁之下。后来,在萧绎与萧纪之争中,益州又落于西魏之手。当梁长江上游的门户洞开,萧绎也免不了毁灭的厄运。

梁末宗室内乱,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西魏。它侵占梁土的步伐始于萧詧请附后,这在时间上虽晚于东魏—北齐,但后来者居上,到绍泰元年(555),西魏所占梁土竟多出北齐所占梁土的几乎一倍。西魏在极短时间内 “暴发 ”,实力之强,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承圣三年(554)冬,西魏遣于谨、宇文护、杨忠等帅兵五万伐梁,萧绎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而萧詧在帮了一阵凶后,被西魏立为梁主,作了个傀儡皇帝,为士大夫所不齿。

三、萧詧个人因素与后梁之立国

后梁的建立亦与萧詧个人因素有一定关系。突袭江陵失败后,萧詧投附西魏确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之后西魏趁萧梁宗室内乱而坐大时,萧詧却毫不提防,只一心想着如何消灭萧绎,以泄私愤。当垂涎江陵已久的西魏意图攻打萧绎时,萧詧终于按捺不住,积极请求西魏出兵。《周书》卷一五《于谨传》载:

初,梁元帝平侯景之后,于江陵嗣位,密与齐氏通使,将谋侵轶。其兄子岳阳王詧时为雍州刺史,以梁元帝杀〔其 〕兄誉,遂结雠隙。据襄阳来附,仍请王师。乃令(于)谨率众出讨。

他不但请求西魏出师,而且当魏军行经襄阳时还率兵相助,《梁书》卷五《元帝纪》载:

(承圣三年)冬十月丙寅,魏军至于襄阳,萧詧率众会之。

萧詧复仇心切,全然不顾国家大义,还 “助纣为虐”,加速了梁朝的灭亡。这就不得不说明他目光短浅与自私自利了。

另外在政治上,萧詧也显得不够成熟。在助西魏平江陵后,萧詧属将尹德毅献计,劝他趁机摆脱西魏自立门户。萧詧没有听从,认为 “卿之此策,非不善也。然魏人待我甚厚,未可背德。若遽为卿计,则邓(祈)〔祁〕侯所谓人将不食吾余也”。事实上,魏人待他并不 “甚厚”。西魏霸占了萧詧的雍州宝地,将洗劫一空的江陵城留给了萧詧。此时,萧詧才追悔莫及,却无补于事了!《周书》卷四八《萧詧传》载:

既而阖城长幼,被虏入关,又失襄阳之地。詧乃追悔曰:“恨不用尹德毅之言,以至于是。”又见邑居残毁,干戈日用,耻其威略不振,常怀忧愤。

萧詧以雍易荆,局促于江陵一隅,势孤力微,结果不得不受制于西魏。

后梁的建立与梁武帝废嫡立庶,萧绎、萧詧叔侄内阋,萧梁国力的衰弱以及萧詧个人因素皆有重大联系。梁末萧梁皇室成员为一己私利,斤斤计较,而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最终葬送了梁武帝的一代霸业,诚如邵陵王萧纶所说:“夫征战之理,义在克胜;至于骨肉之战,愈胜愈酷,捷则非功,败则有丧,劳兵损义,亏失多矣。”确实,与其说是侯景乱梁,倒不如说梁朝自乱,最后还引狼入室,自取灭亡。当江陵为西魏攻灭,兴盛一时的萧梁政权名存实亡,后梁便是在此惨痛代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虽立国江南,却已附庸于北朝。一言以蔽之,后梁的建立实是萧梁皇族政治斗争悲剧的恶果。

0 阅读:151

历代经典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