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赏析之考场读文

老谢语文 2024-12-21 18:50:56

散文赏析之考场读文

一、高考选文的特点及考试倾向

1.选文特点

(1)选材上:所选散文内容贴近生洁,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注重凸显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重视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作品。重视深耕红色文化,彰显榜样力量:引导考生铭记光辉的革命历史,感受党的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文本构成上: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2出现了“散文十小说”的双文本阅读,这也对应了新教材多文本比较阅读的编写理念,体现了新课改群文阅读的新要求。

2.考查题型

夏考题型一般设置四道试题,其中两道选择题分别考查对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鉴赏:另外两道简答题主要考查对其结构思路的把握,内容要点的概括,词义、句意的理解,形象的鉴赏,以及散文的语言技巧的赏析,情感意蕴的探析等。春考则四道主观题,没有客观性题目,但考试的内容与夏考是一致的,只是难度上有一定的降低。后面附“夏考、春考”题型供参考。

3.考查趋势

(1)散文阅读重点考查“分析散文结构”“概括内容要点”“鉴赏散文的语言艺术”等方面,但命题指向会细致化、具体化、综合化:

(2)以素养立意为主导的新高考命题,凸显将艺术审美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的命题趋向,在完成审美能力考查的同时,实现对考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

(3)文本构成方面,进一步丰富文本构成形式,强化文本间的关联阅读能力。

二、散文考场阅读技法及阅读范例

1.散文考场读文之技法

散文整体阅读四步技法

关注标题(对象)

明示写作对象或内容

提示阅读线索(对象)

明示或暗示文章的主题

理清思路(顺序)

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

人物事件物件情感

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把握线索

寻找充当作品的线索

人物 事件 物件 情感

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

文字、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关系并体察其结构层次

注意文中议论、抒情句

语句、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

概括主题(主旨)

找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

看文章所选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找出文章中的议论句、抒情句、过渡句、首尾句

2.以课文《故都的秋》为范例看四步技法

(1)关注标题(对象)

标题《故都的秋》,是地点与季节组合的偏正短语,明确了写作对象与内容。“都”一词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但还拥有辉煌历史文化的旧都。“故都”与“秋”组合。“故”是旧的、过去的;“都”是北平;“秋”点明写作对象,直接在标题上就给人一种悲凉之感。“故都”二字写出了北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流露出亲切、眷恋、深沉、沧桑和悲凉的气息,给人千秋家国之思、时事变迁之叹;“故都的秋”则整体上既体现出故都的苍凉与凄清,也暗示出作者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深情的眷恋和向往之情,奠定了文章悲凉的情基调。

(2)理清思路(顺序)

第一部分(1~2段)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总起部分。

第二部分(3~12段)是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①记叙:(3~11 段)依据“清”“静”“悲凉”这-特色,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

②议论:(12段)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第三部分(13~14段)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3)把握线索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提纲挈领,笼罩全文。全文紧扣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起。”清”“静”“悲凉”,既是景物的特点,也是作的感受。所以从结构上说,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是这篇散文的“神”,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4)概括主题

文意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落寞的心境,文章的首尾句,议论抒情句都体现了主题,如第12段中“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用议论笔调表明对故都的秋的态度与喜爱;结尾“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卒章显志,运用夸张手法直抒臆,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3.夏考2021全国卷2读文示范

文本一

放猖

废名

①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院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处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有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了。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叉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又的铁轮是在城里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的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出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

②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有删改)

文本一读文示范:

(1)关注标题(对象)

“放猖”是指故乡的一种风俗活动(事件,放猖),标题明确了写作对象和内容,体现了作者对故乡风俗文化的自豪感

(2)理清顺序

文章共两段,第一段先细致地描述了“猖”的由来与备“猖”、练“猖”、放“猖”、游“猖”、收“猖”的一系列过程,其中非常详细地描绘了备“猖”、放“猖”、游“猖”的精彩场景。可见作者对家乡风俗的热爱与熟悉。第二段是对“猖兵”的感受,也是对家乡风俗的思考。

(3)把握线索

文章以“我”的视角叙述“放猖”的整个过程,并杂以“我”的感受,所以“我”便成了本文的线索。

(4)概括主题

文章通过描述“放猖”的过程,介绍了家乡的风俗习惯,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文本二: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废 名

①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②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塞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了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题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个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③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看“送油”,现在在乡下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了,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

④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

(节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删改)

文本二读文示范:

(1)关注标题(对象)

文章标题是个短句,直接点明了写作的中心内容(事件,教国语),

(2)理清思路

文章先介绍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的特点,再讲他教学生写“荷花”、写“放猖”“送油”结果是喜忧参半。

(3)把握线索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统摄全文,就是线索,

(4)概括主题

文章通过讲述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的事例,体现了他注重引导和实践的教学思想,塑造了一位关爱孩子、热心教育的教师形象。

附考场真题展示:

①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B猖兵面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脸面反面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幕之意。

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我”因放猖结束而感到失落。

D、文章写了放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构紧凑,不枝不蔓,这表明“我”对放猖这一活动的记忆十分深刻。

②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莫须有先生让学生写荷花时,期待他们从荷塘说到杂货店,是因为他希望学生作文时能写到生活实际。

B.莫须有先生所说的“写生”,是指文章应该把事物写得清楚明白,让对该事物陌生的人读了也能一目了然。

C.小孩子喜欢“放猖”“送油”,却写不出,这说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

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③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红色字体)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④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6分)

4.2020山东春考阅读示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8题。

家是生命中一盏橘黄的灯

王明亚

①生命,是一个从荒芜到芳草萋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最不能忽略也无法忽略的,是家。

②第一次,用一个婴儿的姿态蹒跚着走出家门,扑闪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愣愣地不知往哪里去。然后学着辨别家的方向——或许是一爿半启的门扉;或许是廊前摇摆的衣架;或许是熟悉的猫的声音;或许是苦楝树下狗的饭盆;或许是一张永远等候在门口的笑脸……一点一滴,开始了一个人一生里对家的最深长的认识和依恋。

③记得,上学后每天背着书包走在长长短短的田埂上的情景。有时是一个人,有时会有一个伙伴:有时风雨交加,有时斜阳万丈。不管是每一天的清晨,还是每一天的黄昏,总是那相似的没有改变的路。很多次想停步,因为疲惫,因为厌倦。

④然后,一声近处的狗吠声,和着一句坚硬的吆喝;或是农舍上空袅腾腾的烟雾;或是与你擦身而过的某个同样匆匆的背影;或是某一家忽然亮起的橘黄的灯光,只一刹那,就勾起了内心深处软软的、切切的、对家的渴念。

⑤于是急急地加快脚步。

⑥因为知道,远处,那个属于我的家里,肯定也有这样一圈微黄的光晕正为我铺展;因为知道,在那光晕下,有一桌为我等候的饭菜。几双翘首期盼的焦灼的眼睛,那只永远摇着尾巴守在门口的大灰狗,那一份静谧的等候,在这昏黄的途中,延伸为最动人的诱惑。而那路上如水的月光,月光下裸露的荒坟,坟头上猫头鹰恐怖的窃笑声,都有了我熟悉的温暖与明亮。

⑦学会漂泊的日子里,路依然遥无边际。滚滚红尘中,马不停蹄地往前赶。偶尔停下来,在陌生的街头,在夕阳将落未落的黄昏。尽管周围有人群,有房屋,有灯光,有让人追寻、让人迷恋的热闹,可是,只一瞬间就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彷徨、孤独,这所有的辉煌跟自己没有一点儿关系。忽然却步不前,只因记忆中那一面旧泥墙,爬在墙上的紫藤萝,几株香气 四溢的栀子花树,花上碎碎点点的阳光,灶膛里星星点点的火焰,那每一 缕袅然升起的炊烟,因炊烟的飞舞而呈现的风的姿态,狗的嘶哑的吠声,门前树下那条空凳子的孤单守候,父母亲满满的爱的牵挂……

⑧于是,一刻也不能停缓地上路了。所有生命中匆匆放下了一段时间的 所有,在推门的一刹那,都细细密密地回来了。

⑨于是,怵然警觉:这一生一世里,不论路在何方,又将去向哪里,家是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的牵挂。黎明时出门的那一回头,黄昏时进门的那一颔首,在厚厚沉沉的生命里,攀成永远的常青藤。

⑩尽管,我会由被人牵挂而变为牵挂别人,但这份对家的依恋依旧。我还是那个处在长途中的人,还是那个奔波忙碌、时常不知所措的人,还是那个茫茫然疲惫不堪的人。而家,永远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意识里,在醒来梦去的眸子里,清晰如昨。它们总是站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一个固定的地方,以它的一片馨香、明媚,温情地指引一颗心归来,洗尽那尘世中的种种铅华,让那颗心忘记漂泊路上的苦涩,从而撑起一片希望,只为,明日又可以轻轻松松地上路。

⑾“家是一个人点亮灯在等你。”记不得这样温馨的文字出自哪本书了。可是确实啊,家从一个人生下来,家就是他生命中一束橘黄的灯光。因为有家,因为有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不会因无根而枯萎;也正是因为有家,因为有如此深沉的牵挂,生命才会熠熠生辉。

(选自《读者》,有改动)

读文示范

(1)关注标题(对象)

标题是一个句子,而且是个比喻句。有两个定语,“生命里”说明“家”的重要性,“橘黄”在颜色上具有温馨、柔和、亲切的意思。说明“家”带给作者的感受,也说明了作者对“家”的热爱与不舍的依恋之情。

(2)理清思路

本文的结构(思路):总——分——总的模式,第①段总写家对人的重要性。②~⑤段写婴儿和童年时期对家的感受。⑥,⑦写漂泊在外时对家的怀念、想象。⑧~⑩段议论,⑾引用别人的一句话总结全文,突出“家”对人的意义,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3)把握线索

“我”的感受贯穿全文,所以本文的线索是作者的感受。

(4)概括主题

突出了“家”对于人的意义给人以温暖和指引,与写出了作者对于“家”的热爱与眷恋。

附考场真题展示

24.如何理解文中开篇所说的“生命是一个从荒芜到芳草萋萋的过程”?(2分)

25.第二段中,哪些词语生动刻画了“婴儿的姿态”? 加点词语在文中 代表什么?(3分)

26.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怎样的家庭气氛?(3分)

27.漂泊在外的日子里,文中的“”我”在感情上有怎样的变化?(3分)

28.文章的结尾说,家是“生命中一盏橘黄的灯光”,而有家“生命才会熠熠生辉”。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0 阅读:1
老谢语文

老谢语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