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途经沈阳,问军区司令:黄毛丫头呢?我要吃她做的饭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墨

编辑|林画

1958年,毛主席专列停靠在了沈阳火车站。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任总指挥官,时任沈阳军区司令的邓华,来到火车站迎接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邓华以后很高兴,两人寒暄了一阵,邓华就说要带着毛主席去吃饭。原来他已经在沈阳军区备下了一桌酒席,专门用来接待毛主席。

可没想到,毛主席却摇头拒绝了,他问邓华:“那个黄毛丫头也在沈阳吧,怎么不见她来呢?我还想吃她做的饭呢!”

那么,毛主席说的黄毛丫头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宁可拒绝邓华的酒席,也要吃她做的饭呢?

让我们一一道来:

红军第一位女营长

毛主席口中的黄毛丫头叫陶万荣,为了参加革命,曾改名叫苏风。

她1916年出生在湖北麻城,自幼家庭贫困。由于温饱都成为问题,所以她和两个姐姐只能都送给别人当童养媳。

那个年代的童养媳实际上跟佣人也差不多,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甚至动辄还会受到打骂侮辱。

直到1927年,符向一、刘镇一、吴光浩、王志仁等人在黄安、麻城组织起义,陶万荣一家都是苦出身,对起义万分拥护,全家都投入了起义队伍。

年仅11岁的陶万荣,成了当地儿童团的团长。别看她年纪小,但是人机灵勇敢,在孩子队伍里拥有极强的号召力。

很快就把这群孩子拢在自己身边,负责警戒和情报输送工作,成了起义部队的眼睛和耳朵。

陶万荣

起义部队发展迅速,到了1928年1月,起义部队在黄陂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到第二年的5月,初步建成方圆50余公里的鄂豫边苏区!

同年,苏区建立了中小学,教导苏区的军民。陶万荣与中共麻城县委书记戴雪舫的女儿、黄麻起义领导人之一戴克敏的妹妹戴觉敏一起,就读于麻城县列宁小学。

到了这一年冬天,陶万荣和戴觉敏两个不安分的人都女扮男装,一路跌跌撞撞的找到了柴山堡,找到徐向前、王树声参加了红军队伍。

因为这个,后来的红四方面军都管陶万荣叫“假小子”。

可这个假小子却有一副好嗓子,平时经常在舞台上唱歌,行军的时候就为部队喊口号,那副嘹亮的嗓音让部队也士气大振!

慢慢的,这个聪明伶俐的“假小子”就被徐向前相中,在寻找妇女独立营领导人选时,就选定了陶万荣。

徐向前

有一天,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张琴秋找到了陶万荣,对她说:“荣子,你在宣传队期间的工作表现很好,成绩有目共睹。现在组织上有新的安排,决定让你担任妇女营营长。”

原来,方面军总部决定成立一支完全由女性组成的部队,单独成为一个营,为妇女的革命运动作一个样板!

后来在陶万荣回忆时感慨的说:“我听了这个消息后,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我能拿起枪上前线,为被父亲、姐姐和哥哥报仇;但是担心的是我当时才十七岁就当营长,怕带不好队伍。”

看到了陶万荣的犹豫,徐向前专门去鼓励她:“假小子,你就努力去干。我们认为你看这个工作就是合适的,不要怕年龄小!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总部会帮你的。再说还有曾广澜帮助你呢。”

总政委陈昌浩也对她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在大巴山竖起一面妇女革命的旗帜来!”

就这样,到了1933年3月,妇女独立营正式成立,部队的驻地定在通江县城。

成立的这一天,陈昌浩亲自将一面鲜红的镰刀斧头战旗交到陶万荣的手上。

整个妇女独立营一共300多人,编为三个连队,组成成员基本都是山区中苦出身的妇女,或者像陶万荣这样受压迫的童养媳。

陈昌浩和张琴秋等在莫斯科待过的红军将领,干脆将举行庆典的操场命名为“红场”。

妇女独立团成立后,少共省委妇女部长肖成英给陶万荣带来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号兵,想让她收下。

这个小号兵留着光头,看起来黑瘦黑瘦的,陶万荣就以为是个男孩,于是拒绝道:“我们是妇女独立团,你给我们领一个半大小子来,我们没法收啊。”

肖成英笑着说道:“不会让你们为难的,你仔细看看就明白了。”

陶万荣仔细看了看,才哈哈大笑:“原来这个娃娃和我参加红军的时候一样,都是个女扮男装的假小子!”

原来这个孩子叫周苦娃,从小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红军来了以后就想报名参军,但是没碰到收女兵的部队。

还是一个好心的老婆婆,给他提议,剃了光头装成男孩子,这才混进了红军队伍,当了号兵,被发现以后被肖成英送到了妇女营来。

政委曾广澜认为这是一个契机,于是提议号召全体妇女营的官兵都剃成光头,彰显革命斗志!

为了能够让全体官兵信服,陶万荣和曾广兰率先剪掉一头秀发,剃了光头!在她们的带动下,全体妇女都剃了头发!

为了提升妇女营的战斗力,徐向前还专门把秦基伟派来进行训练。陶万荣就带头苦练,终于让这支纯粹由女性组成的军队形成了战斗力!

西路军的女兵们

虽然妇女营进行了刻骨的军事训练,但方面军的领导并没有给她们安排战斗任务。她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输粮食、打扫战场、搜查情报之类的后方工作。

可是在1933年,她们却打了一场漂亮的围歼战!

5月份,妇女营路过鹰龙山,行军过程中遭到了敌人的突击。经过短暂的接触,陶万荣判断这应该是一只被击溃的残兵。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支残兵无论人数还是装备,都优于妇女营。

于是陶万荣决定暂时脱离接触,但并不放过这只敌军。而是让大部队潜伏在远处,再派出人进行侦查。

果然,这支部队在行军途中,居然掏出大烟枪抽了起来!原来这居然是一只“双枪兵”。

陶万荣立刻明白战机到了,于是趁对方抽大烟的时候下令进攻。“双枪兵”不敌,大部分当场举手投降,即便有几个想负隅顽抗的,也很快被女红军战士击毙。

此役,妇女营以一营之力俘虏敌方一个团,缴获了800多只枪和数万发子弹,陶万荣也因此多了个军中花木兰的称号!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第二年6月,红一和红四军团在四川懋功会师。两军为了庆祝共同举办了一场联欢晚会,陶万荣的嗓音嘹亮好听,是在军中有名的,因此所有人都起哄让她去唱首歌。

陶万荣也不扭捏,上台唱了一首《红军会师军歌》。

徐向前趁机跟毛泽东介绍:“她叫陶万荣,是我们这里有名的‘黄毛丫头’,不但歌唱的好,而且还会打仗,是我们这边妇女营的营长呢!”

对于陶万荣的事迹和当年鹰龙山一战,毛泽东也有所耳闻,于是说道:“原来她就是陶万荣,那好,以后我也管她叫黄毛丫头。”

事后,陶万荣还亲自下厨给毛主席他们做了一顿饭。这顿饭的味道十分可口,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到了1958年还念念不忘。

此时的妇女营已经经过两次扩编,如今已经是妇女独立师了,下辖两个团,总兵力达到将近三千人。

之前在随红四方面军作战时都跟男兵一样冲锋在前,攻击剑阁之战履历战功。甚至以一团之力击溃敌军一个旅,还将对方的旅长活捉!

但可惜,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没有跟随中央北上,反而两次过草地南下。

在百丈关之战中,妇女独立师一团损失惨重。之后几场战斗,妇女独立师都配合主力军作战。等三大红军会师的时候,独立师仅剩下1200余人。

1936年10月,以原红四方面军2万余人为基础组建了西路军,向西进军打通苏联与中国的通道。而这只独自向西的部队,也拉开了红军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此时摆在陶万荣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离开部队去延安上学,二是加入西路军,踏上这前途未知的远征。

陶宛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她舍不得自己的战友和姐妹!

妇女独立师重新缩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跟随西路军一头扎进了西北的茫茫戈壁。

但这支部队由于战略指向不明,再加上又是孤军深入,后勤补给困难。所面对的敌人又是西北二马的精锐骑兵,几场血战损失惨重!

到了1937年的1月份,西路军再次遭到敌人包围,等再次突围后,2万人的西路军仅剩下不到3000人。而陶万荣清点了妇女先锋团的人数,发现将近1300人的先锋团,如今也仅剩下不到300人了。

石窝会议后,西路军指挥系统变更。妇女先锋团的任务也由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变成了独自突围寻找生路。

由于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太大。妇女先锋团在小路上又是翻悬崖,又是钻山洞,最终大部分都被敌人杀害,剩下的也几乎全部都被俘虏。

张琴秋

其中就包括了陶万荣和时任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张琴秋。

被俘后,他们两人都被关进马步芳一百师第三百骑兵旅的旅部。张琴秋一进门,就赶紧对所有的红军女战士说了两个假名字,隐藏了自己和陶万荣的身份。

此刻的张琴秋因为衣着破烂,又病又脏,看上去一点也不像年轻的红军军官,于是对外宣称是给红军做饭的一个老太婆。

而陶万荣虽然看起来年轻些,但也一生伤病,于是对外宣称是红军宣传队剧团的成员。

在此之前,马步芳在永昌确实俘虏了的我总政剧团的十几名战士,再加上一些西路军漂亮的女俘虏,其改编成了100师跳舞团。

为了让跳舞团赶快成型,马步芳下令:凡是俘虏了红军女兵,都由跳舞团优先认领。于是跳舞团中的几个女党员就商量着多认领一些红军女战士,好好对她们加以保护。

张琴秋

陶万荣就是第一个被认领走的,报了跳舞团之后,她就提出最好把张琴秋也接过去。

可是此刻明明33岁的张琴秋,却因为伤病看起来活像是50岁的人。并不像是剧团的成员,况且她之前已经自称自己是做饭的了。

于是剧团就派出了黄光秀和党文秀,去向跳舞团的反动军官提出,最好能叫两个会做面食的女红军来当炊事员。就这样成功的把张琴秋要到了跳舞团。

从此,在虎狼窝中,陶万荣和张琴秋加上跳舞团的几个骨干就担负起了领导任务,保护着全团四十多个姐妹。

在此期间,跳舞团的几个战士商量着,要趁着表演节目的时候刺杀马步芳和马鸿奎。

陶万荣在得知以后坚决反对,认为要讲究斗争策略,不能鲁莽行事,张琴秋也同意她的观点,阻止了类似行动。

但是对于跟敌人的斗争,跳舞团的战士们却从没停止过。有一次,小诸葛白崇禧来西宁视察,马步芳命令跳舞团表演节目助兴。

年仅17岁的女战士党文秀,在跳舞的时候故意将皮鞋踢飞,正重白崇禧手中的杯子,茶叶沫子溅了白崇禧一脸。

白崇禧大怒,事后借故把马步芳狠狠骂了一顿。

这次斗争虽然痛快,但也让党文秀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和侮辱,并最终壮烈牺牲!

此后陶万荣下令,所有人必须低调行事,尽量不要再激怒马氏兄弟。

此事过后不久,红九军宣传处的吴仲廉也被送到了跳舞团,她告诉了陶万荣和张琴秋一个重要消息。

原来吴仲廉刚被捕的时候在西宁中山医院做苦工,期间发现了之前一个被他们逮捕又释放的军医。这个军医姓罗,被捕期间受到过吴仲廉的照顾,答应帮她逃出去。

吴仲廉知道这个机会难得,希望能把陶万荣和张琴秋也带出去。

但可惜,这个逃出生天的机会被国民党特务给出卖了。他们正在策划的过程中,张琴秋的身份却泄露了。

原来妇女团中一个叫杨少德的女战士被“赏赐”给了国民党青海省党部宣传科科长陆澄,这个杨少德在看到张琴秋后将她认了出来,并将其身份告诉了陆澄。

陆澄回去就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自己的上级李晓钟,那个李晓钟是青海省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兼政训处处长。此时地方军阀所配置的省党部成员大多都是中统特务,负责监视地方军阀和共产党人。

李晓钟在得知了陶万荣和张琴秋的消息之后喜出望外,他认为这是一个立大功的好机会。于是李晓钟二人通过杨少德通知了陶万荣二人,别有用心的慷慨答应协助她们离开西宁。

于是他们借着中山医院谢院长女儿出嫁的机会,让陶万荣和张琴秋扮成丫鬟和佣人,罗医生则给吴仲廉弄了一张通行证,三人就在李晓钟和陆澄二人的护送下离开西宁抵达了西安。

可没想到到了西安城后,李、陆二人就原形毕露。他们通知宪兵队立刻逮捕了陶万荣三人。三人被押送到了南京城,关进了南京反省院。

她们在狱中一直被关押到1937年的8月底,抗日战争彻底爆发之后,国共达成了第二次合作。南京反省院中的政治犯被全部释放,陶万荣三人这才重获自由!

重返战场

陶万荣和张琴秋出狱之后被安排到了西安城,在地下党员向宣福家里休养了半个月左右,之后就被送回了延安。

陶万荣到了延安之后先是在中央党校和马列主义学院学习,之后又在陕北、抗大担任了女队队长。

在她回到陕北的时候,毛泽东得知“黄毛丫头”回来后很开心,专门过来询问她的身体状况,问她还能不能给自己做顿饭。

陶万荣也不拒绝,给毛主席做了好几次,每一次都让毛泽东交口称赞。

过了一段时间,周恩来亲自向她询问是否想要去苏联学习,陶万荣却毅然拒绝了,她对周恩来说,自己还是想要去前线。

就这样,一直到了1941年。陶万荣改名苏风,和丈夫牟子芳一起被派往山东抗战前线,牟子芳担任山东军区司令部秘书处主任,陶万荣则继续负责宣传和妇女工作。

夫妻二人在山东的敌后战场,与敌人斗智斗勇。但是敌后战场形势复杂,牺牲是常有的事情。

1942年11月,陶万荣夫妻率领的队伍在沂水县对古山与敌人激战。牟子芳壮烈牺牲,时年41岁。而此时,陶万荣还怀着6个月的身孕。

陶万荣

几个月后,陶万荣终于生下了这个孩子。看着刚刚诞生的儿子,这位母亲却狠下了心。将孩子留在了老乡家中,继续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

抗战胜利后,陶万荣依旧没有回去照顾年幼的孩子,而是服从组织命令远赴东北,在新建立的南满军区负责保卫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陶万荣留在东北,先后担任辽西省公安厅处长、副厅长,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此后她一直待在东北,直到1958年毛泽东视察的时候,又想到了当年这位“黄毛丫头”,于是就引出了开头的那一幕。

陶万荣再次给毛主席做了一顿饭,毛主席吃完以后点点头说道:“吃了黄毛丫头的饭,又一次让我想起了长征!”

陶万荣

结语

198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电影,叫《祁连山的回声》,主演是后来著名的主持人倪萍。电影中女兵团长吴姐的原型,就是陶万荣。

此时的陶万荣早已经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但依旧担任大连市政协副主席。

1995年12月31日,陶万荣因病去世。根据她的遗愿,骨灰被葬回了麻城老家。

去世前她专门留下了一封遗书,其中写道:我想,我们这些人没有虚度年华。我们过了几十年战斗生活,豪迈的生活,也可以讲是辉煌的生活。我们做出了能够做出、应该做出的奉献,我们没什么后悔,也没什么惭愧。

参考资料:

血染的雪莲——红西路军女战士悲壮人生纪事 周鹏 文史月刊 2005-06-01

曾广澜、蔡萍迹:母女俩随军西征长征再西征 卢振国 党史博览 2011-10-01

张琴秋传略 吕莹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9-30

0 阅读:62

评论列表

用户77xxx92

用户77xxx92

2
2025-02-18 12:40

向英雄致敬

用户77xxx92

用户77xxx92

2
2025-02-18 12:39

向英雄致敬

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

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行走的洛阳铲历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