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新传》作者:李一冰
欧阳修的惊喜
公元1057年,一代文豪欧阳修正主持着当年的进士考试。考官梅尧臣刚刚呈给他一篇文章,说是难有之佳作。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兴致盎然地读起了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文章一贯而下,酣畅淋漓,欧阳修读得既惊又喜。
当时的宋朝,正值鼎盛的仁宗时期,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欧阳修作为文坛盟主,正在发起一场诗文改革运动。他厌倦了北宋初期浮巧轻媚、怪癖晦涩的风格,决心改变文风,回归韩愈、柳宗元的简而有法、流畅自然。而引领文风最好的风向标就是进士考试。恰好,这一年的进士考试,就是由欧阳修主持的。于是,他树立考场评文的新标准,凡是艰深雕刻之作,一律淘汰。与此同时,他还需要甄选出一批佳作。
所以这篇文章来得恰到好处。第一名看来已经没什么悬念了。欧阳修的大笔就要挥下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会不会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写的?
当时判卷,为了避免徇私舞弊,考官们所看的,都是糊名密封的卷子。而欧阳修门下有一得意门生,名叫曾巩,文风和此文非常相像。考虑到先前欧阳修罢黜堆砌辞藻的举子,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如果再让自己的门生高中状元,势必还会引起舆论的不满。为怕别人说闲话,欧阳修只好将此文判为第二。待到揭开糊名,欧阳修才发现,卷子上赫然写着的,是眉山苏轼。
考完之后,苏轼按惯例,分别致书感谢各位考官。欧阳修接到苏轼的谢启,不禁感慨:“读苏轼的文字,真是让人酣畅淋漓,感觉真是快活!看来我这个老人该往路旁避避,别挡了这个年轻后生的路了!”
欧阳修对苏轼的喜爱,溢于言表,他断言苏轼将来一定能够盛名于世,还自嘲地说:“三十年后,再也不会有人提起我了。”
从此,天才少年苏轼,名满天下。
母亲的教导
世人都惊叹,这个少年从何而来?时间的齿轮往前回转。1036年,四川的眉山县,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便是天才少年苏轼。
小苏轼聪明活泼、生性好动,也非常地贪玩,他和小四岁的弟弟总是结伴而行,爬树、上山、采橘子,剥柚子、拾松果、掏鸟窝,过得无忧无虑。
七岁时,小苏轼正式登堂读书。他是个悟性很强的孩子,头脑明快,读书很是不错,十岁时已能开笔作文章,做出的句子让饱读诗书的父亲苏洵也眼前一亮。父亲进京赶考后,苏轼就退学在家,由母亲程夫人亲自教读。
程夫人原是眉山巨室家的千金,从小亦饱读诗书,丈夫外出求功名后,她就将教育儿子的责任担当起来,经常陪伴儿子,青灯共读。程夫人特别重视历史教育,因为历史事迹,不但启迪一个人的知识,更是培养品德、使能明辨是非的人格训练。她常常挑选古往今来人事成败的关键问题,提出来考问小苏轼,小苏轼反应很敏锐,每次都回答得清楚扼要,母子二人,皆大欢喜。
读到《后汉书》的《范滂传》时,程夫人向苏轼讲述范滂的正直果敢、惩奸除恶、一心为民,因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范滂得罪了权贵,被污蔑为乱党进行抓捕。负责抓捕的官员不忍去抓这样一位正人君子,抱着诏书痛哭。范滂听说此事,毅然投案,县令大惊,有意弃官和他一同亡命,但范滂全都拒绝了。33岁的他,毅然赴死,并告诉母亲不要悲伤,母亲安慰他,你为正义而死,将流芳百世,死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十岁的苏轼读完《范滂传》,十分感动,他认为这个世界需要正直而勇敢的人,立志要做一个为真理而不惜以死相争的巨人,于是小苏轼问母亲:“儿若要做范滂,您允许吗?”
程夫人先是一惊,范滂是一个英雄,但也是一个孤寂的英雄,遭受冤屈和排挤,甚至英年早逝。天底下哪个母亲不希望孩子一生平平安安的呢?但面对儿子的正义凛然,程夫人毅然回答说:“你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就这样,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小苏轼的价值观逐渐形成。
程夫人素有悲悯之心,非常厌恶杀生。苏家的书堂前,竹柏丛生,总是引来很多鸟雀筑巢,程夫人严禁孩子们捕鸟取卵。苏轼常常去观察幼鸟的动态,找些食物来喂它们,看到它们张嘴接食,呀呀乱叫,快乐得拍手大笑。小小少年,从母亲身上感受到了儒家的“推己及人”、“推己及物”的人道主义的精神。
父亲的教学
十三岁时,父亲苏洵科举未中,回到眉县。从此,苏轼、苏辙两兄弟正式就学于父亲苏洵。
苏洵生性内向、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喜欢结交一些斗鸡走狗的城中少年,整日在外游荡,家里只能靠妻子苦苦支撑。二十五岁那年,苏洵深感妻子不易,于是断绝了那些浪荡少年,开始发奋苦读。但第一次应试举人,他就不幸落了第。这次的失败,让苏洵痛定思痛,他烧掉旧书稿,埋首于诸子百家之书中,苦读六七年,到三十二三岁时,终于自学成功。于是,苏洵到京应试,却仍未能及第,最后黯淡归家,开始亲自教导苏轼、苏辙两兄弟。
当时两兄弟还没有学名,苏洵便为这两个儿子取了学名。兄名轼,字子瞻;弟名辙,字子由。
轼的本意是古代车辆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看似不重要,但没了它,车辆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而且它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辙的本意是车辆行驶后留下的轨迹,天下的车都是循着车辙向前行进,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儿的,但要说车仰马翻,也怪不到车辙的头上。所以车辙是很让人放心的,能够在福祸之间自在相处。
苏洵给两个儿子取此学名,也是蕴含了他作为老父亲对儿子们的关心关爱。苏轼才华横溢,但也锋芒外露,苏洵很担心他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将来为此吃亏,所以希望苏轼能学会韬光养晦。同时,他也很欣赏苏辙的敦厚和朴实,期望他能不在乎虚名,有用于世。
都说人如其名,苏洵对两个儿子的洞察,非常深刻。锋芒外露的苏轼和敦厚朴实的苏辙,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也的确显现出不同的行事风格,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人生命运。当然,这是后话了。
说回少年苏轼,在父亲这样一个渊博学者的教导下,苏轼读书,渐有进境,他记忆力极强,作文也常常带给父亲惊喜。期间,苏轼还曾经拜读在眉山学者刘巨门下,学了三四年书。有一次,刘巨做了一首咏鹭鸶的诗,最后两句是“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苏轼读后说:“先生的诗是很好,不过我怀疑最后两句断章没有归宿,不如改作‘雪片落蒹葭’,好不好?”刘巨听闻,慨然对别人道:“我没有资格做他的老师了。”
苏轼开始学做诗时,他和同学们常在一起玩作诗的游戏。几个小朋友坐在一起,出个题目,每人轮流做一句或两句,串联起来,使成为一首完整的诗,这是读书人流行不衰的一种文字游戏,也是初学诗的苏轼的最爱。
有一次,苏轼、苏辙和邻友程建用、同学杨尧咨一起相会于学舍中,天下大雨,四个人枯坐无聊,就发起四人联句来作六言诗。程建用先吟:“庭松偃仰如醉。” 杨尧咨接续道:“夏雨凄凉似秋。”苏轼接第三句:“有客高吟拥鼻。”轮到苏辙结句,他还不到十岁,做不出来,便随口说道:“无人共吃馒头。”
大家都为他捧腹绝倒。这件小事,也反映出苏轼、苏辙兄弟从小就乐于学、好于学、有志于学。
遇到人生贵人
十九岁时,苏轼娶了邻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也就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女主。那时王弗刚刚十六岁。不过这一年,蜀地正人心惶惶,四处都在传言:大理的外夷要攻打蜀地了。蜀地经过了太多战乱,顿时人心惶惑,秩序大乱。朝廷得到这个警讯,派朝中重臣礼部侍郎张方平坐镇西蜀。
张方平于到达成都后,通过实地的研究和考察,断定这是一个谣言,并追查到谣言的始作者,斩首示众,从此民心大定。蜀人为了酬答张方平的崇功厚德,按照当时的习惯,绘画像、撰事迹,于是,苏洵作了《张益州画像记》。
当时的北宋,有一项非常良好的政风,那就是在外为官的大臣们,要有发掘在野遗贤的责任。张方平到了四川,非常重视对民间人才的挖掘,然后就发掘了苏洵这颗民间遗珠,称赞他是“困于棘茨的鸿鹄!”也由此见到了刚到及冠之年的苏轼。
当时,苏洵命苏轼带着文章拜谒张方平,张方平一见苏轼,就惊他为天上的麒麟。要知道,张方平也不是等闲人物。某种程度上,他也是个天才人物。
张方平记忆力极强,不管什么书,只要看过一遍,终身就不用再读第二遍了。他曾向别人借过一部十七史,那么大的体量,他一个月就看完了。而且他官也做的很好,很受器重,属于政治与学术两方面都很有成就的人物。被这样的人物赏识,足以见得苏轼之才。
但苏轼确实也当得起“天生麒麟”的美誉。年方二十的他,已是满腹经纶。除了必须诵习的经典之作外,他还最喜欢贾谊、陆贽的文章。因为二者都是不尚空言,侧重实用的人。后来偶得《庄子》,苏轼看得也是废寝忘食。据说,父亲苏洵藏有一本《战国策》,这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书,苏洵一直视为枕中鸿宝,秘密读之,从不给别人看,甚至也不让儿子们看见。
可偏有一天,苏轼就把这本书偷来看了,那种纵横雄辩的文字,一下子戳中少年的心,所以苏轼写的文章,也都带有很浓重的纵横家风格了。二十岁的苏轼,文章颇成气象,他的文章,能以敏锐的洞察能力,驭以旺盛的气势,纵笔所至,议论风发,写其所不能不写,而立论的精神,又归于实用,从不唱高调。
张方平看中苏轼的才学,嘱托苏洵不要循规蹈矩,参加乡试,而是直接到京城参加朝廷选拔天下青年才俊的六科之试。于是,三苏出蜀,然后,就有了开篇苏轼一朝名满天下的故事。苏轼高中金榜,苏辙也同中进士。
本来,苏轼在那一年进士及第后就要入仕做官了,但不巧的是,他的母亲程夫人竟突然去世,苏轼归乡为母亲守孝三年。之后重返京城,欧阳修推荐他和弟弟苏辙参加次年举行的“制科”考试。
所谓“制科”,就由皇帝临时下制的特殊人才选拔考试。苏轼在“制科”考试中大放异彩,取得了宋朝开国以来的最高名次。那天殿试,宋仁宗看过苏轼、苏辙的文章后,异常兴奋,直呼为大宋寻到了两位太平宰相。足见苏轼、苏辙的才华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