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秦的荆轲:英雄?莽夫?千古争议下的真实与传奇

时愿历史 2025-02-20 18:59:08

对于荆轲,无论是从书中记载,还是在影视剧中的演绎,相信荆轲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现在的认知中,荆轲就是一个刺客,第一大刺客!荆轲的名字注定被历史所铭记,不仅是因为“荆轲刺秦王”这一举动,更是因为荧幕中的荆轲,不再是书本上两个冰冷的文字,而是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真正的,有着感情和信念的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对于历史中的荆轲,对他最大的争议,无疑就是刺秦王一事。

一人一匕,不费一兵一卒的刺杀当时国力最强盛的秦王,说实话有点想当然了。即使荆轲的行动成功了,对于历史中当时的局面,燕国也免除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历史的车轮一样会携带着大势滚滚而来,秦朝的大一统注定会成功。荆轲一个人无法逆转大势,荆轲的行为也被司马光评价为愚蠢的行为,认为荆轲的方式太过于极端!

大丈夫当如是!以弱小的身躯,为了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为了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当仁不让!弱小的是我的身躯,但不是我心中的坚持与信念!荆轲的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不就是英雄的表现吗?

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

“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可,然其立意较然,明也。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这种大义和志向是历史所需要的,正是因为这样,荆轲才能够名垂青史!

也有这样的说法,荆轲对于太子丹忠心耿耿,为了燕国,太子丹精心策划了谋刺秦始皇的计划,而对于这个艰巨任务的人选,落在了具备忠诚和鉴定信念精神的荆轲身上!荆轲只是太子丹的一颗棋子,为了完成任务而可以随时抛弃的棋子,太子丹对于荆轲的礼遇和言辞,所有的一切对荆轲的好,只是为了最终让荆轲去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或者是必死的任务,既然已经注定了结局,那么之前再多的好,都是要演出来的。

荆轲,传说本是齐国人,后来定居卫国,读书和剑术是荆轲的两大爱好,可以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中看出,荆轲的文采还是很高的。荆轲的剑术也是很有造诣,曾经再荆轲游历时,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

荆轲喜好游历,好酒;在燕国时,结实了当地的屠夫以及高渐离,三人交情日益渐深,成为知己好友。荆轲饮酒,高渐离击筑,一时间也好不快活。除了这两人,燕国的隐士田光也对荆轲另眼相看。

秦国人质太子丹逃回燕国,看到了秦要吞并六国的实力和决心,面对临头的灾难,太子丹十分的忧虑。适时樊於期从秦逃回燕国,被太子丹收留。面对这样一个天下都无从藏身的人,太子丹收留了樊於期,冒着被秦国发现而会导致国破家亡的风险!

秦国的虎视眈眈,始终是燕国,也是太子丹的心病,对此,他的老师告诉他说,燕国有位隐士,他有谋略且勇敢,这个人就是田光。

请来田光的太子丹对其十分的尊敬,亲自跪下来擦除做为上的灰尘让田光上坐。对于太子丹谋划秦国和保全燕国的请求,田光形容自己曾是千里马,可日行千里,而今却精力衰竭,无法再行此事,不过却推荐了好朋友,荆轲!而为了不泄露这等天大的事情,田光刎颈而亡。

面对太子丹的请求,荆轲疑虑自己的才能不能胜任,太子丹见此,直接下跪,像荆轲说明了秦国要一统的意图,而又说明了自己对燕国的担忧,最终,荆轲无奈只得答应。

太子丹为荆轲准备了上好的住所,给了尊贵的身份,且太子丹每天都亲身前去问候,为荆轲准备丰盛的宴席,置办奇珍异宝;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荆轲随手扔向乌龟的石子,太子丹就送给荆轲金丸,荆轲说千里马的肝脏美味,太子丹就杀马取肝,荆轲看表演,说了一句鼓琴者手美,太子丹就直接砍断其手,用玉盘呈给荆轲!

对此,荆轲说:太子遇轲甚厚!

过了很久荆轲仍是没有行动,终于在秦国打败赵国之后,太子丹慌了神,请求荆轲。而面对太子丹的请求,荆轲表示我虽想行动,但是这样贸然前去,别说刺杀秦始皇,就是连宫殿外也进不去啊,除非有樊将军的头颅和燕国督亢的地图!

果真拿到两样东西的荆轲就准备出发,太子丹也为荆轲准备了吹毛断发的天下利器。在易水河畔,多人为荆轲送行,荆轲就在易水河畔说出了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名句!

荆轲刺秦王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人们却记住了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

你说荆轲愚笨也好,是一个莽夫也罢,但是对于荆轲的勇气、忠诚、牺牲奉献的精神,是无法磨灭的。虽剑术不精,比不得盖聂,但是面对秦王,却也毫无畏惧之心!

荆轲的一生,映照出了历史,也反映出当时的人性!人性的复杂和多面!

看完之后,我不仅有一个疑问,如果荆轲真的刺秦成功,那么历史会改变吗?

0 阅读:3
时愿历史

时愿历史

说阴晴不定,享受历史文化的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