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少尉排长登上天安门城楼,主席握手问道:是你口出狂言吗

览特评历史 2023-11-04 12:35:09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 关注 ”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3年国庆,一名军衔仅为少尉、职务也仅是排长的军人出人意料地登上了天安的城楼,在一众领导干部中显得非常格格不入。

但事实上,军衔低、职务低并不代表他对党和国家贡献就小,但在这时登上天安门广场的人,无不是对国家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此人自然也不例外。

当天,他还获得了和伟大领袖握手的机会,在握手时,毛主席还笑着问他:

“我记得你,是你口出狂言吧?”

此人究竟是谁?为何身为少尉排长的他竟然能获得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机会呢?毛主席对他说的那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战斗英雄”庞国兴

这名少尉排长名叫庞国兴,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这一年,他年仅23岁,也是在这一年,他被授予了“战斗英雄”称号。

庞国兴(中)

就在庞国兴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三年前,他才入伍参加解放军,短短三年时间,他便由一名新兵一跃成为“战斗英雄”。

出身贫苦的庞国兴自幼就有一个军旅梦想,小时候,他常常听村里参加过抗战的老兵讲述那些抵御外敌、保卫家园的英雄事迹,激发了他内心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军旅生涯的渴望。

尽管家庭条件拮据,但庞国兴坚信,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1959年底,国家开始大规模在庞国兴的家乡征兵,见自己达成军旅梦想的机会来临了,庞国兴毫不犹豫地果断报名参军了。

他的家人虽然担忧他的安危,也不舍得让他远离但也知道这是他心之所向,便坚定地支持了他的决定。

1960年,20岁的庞国兴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进入军营之初,面对严酷的军事训练和繁重的任务,身材瘦小的他很不适应。

不过庞国兴不愿意总是在训练时落后于他人,因此,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独自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锻炼自己的体魄。

随着时间的推移,庞国兴渐渐适应了军旅生活,他展现出非凡的毅力和决心,总是坚持比别人更刻苦。

很快,他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把自己锻造为了一个出色的解放军战士。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便收到了家里面传来的噩耗。

当时,庞国兴是一名轻机枪手,任务重要,训练比一般战士更为艰辛,可是他坚信,只有在平时多流汗,才能在战时少流血,而精湛的技术是打赢战斗的关键。

这一天,正当部队处于紧张的训练阶段,庞国兴正在训练场上,瞄准着目标,汗水如雨般滴下,浸透了他的军装。

就在这时,一名小战士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大声对他喊道:

“庞国兴,你家里给你打来了电报,这是译好的电文,你快看一看!”

可是正在忙于训练的庞国兴根本没时间看这封电文,只好暂时把它放在一旁,然后又继续忘我地投入到了训练当中。

在他训练过的地方,地面总会被他的汗水浸湿,就好像他将自己融入了这片土地,成为了这块土地的一部分。

尽管如此可是庞国兴从来没有抱怨过,因为他深知,只有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才能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出色的射击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

等到结束当天,庞国兴才拿起电文看,电文的内容是告诉庞国兴他的母亲去世了,让他赶紧回老家料理母亲的丧事。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庞国兴一时间难以接受,因为母亲在自己离家时还好好的,这还没过多久,怎么就突然去世了呢?

母亲去世的消息对庞国兴来说是沉重的打击,但他知道,他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自己的岗位,因此庞国兴当时并没有赶回家乡为母亲料理丧事,而是继续在部队坚持训练着。

尽管面临丧母之痛可是庞国兴并不孤独,他的战友们同样在汗水和尘土中坚韧前行,他们一起度过了无数个艰难的训练日子,互相激励,互相支持,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

他们明白,只有通过团结和努力,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

不久后,他成功在一次部队考核中取得了好成绩 ,实现了他对已故母亲的承诺。

登上天安门城楼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庞国兴也参加了这一次的作战。

正当中印自卫反击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庞国兴所在的九连接到了一个危险的任务:夜袭西山口的印度军队据点。

之所以组织上会做出这样的安排,是因为那里地势险要,如果任由印军盘踞在那里,将会给我军造成极大的威胁。

那个夜晚,庞国兴所在连队士兵们默默地穿越着山谷,悄无声息地接近了西山口,默默地踏上了这次危险的任务。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很快,他们便爬上了陡峭的山坡,穿越了杂乱的印军据点,与印军的一小部分士兵爆发了激烈的火拼,庞国兴的小队表现出色,成功地消灭了一部分印军。

然而,在激烈的战斗中,庞国兴与他的两名战友被冲散了,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此时,他们身处印军的包围中,面临着更大的困境,他们深知,如果不尽快重返大部队,将面临更大的危险。

在这危急关头,年轻的庞国兴毛遂自荐,挑起了大梁,宣布他们三个人组成了临时行动小组,并由他自己担任这个小组的组长。

由于庞国兴在以往的训练中表现一直非常优异,而且人缘也非常好,于是那两名战友二话没说便同意了。

这时,在庞国兴的率领下,这个三人小组展开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他自己通过绕道,做到了从侧面突袭印军。

印军被他们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但他们很快恢复了镇定,展开了顽强抵抗。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庞国兴等人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采取了有效的战术,迫使这几个印军士兵从据点撤退,这样一来,他们使用的几门大炮便成功被这个三人小组缴获了。

在一片混乱之中,庞国兴和他的队友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势,让印军没有机会反击。

他们团结一致,配合默契,打得印军丢盔卸甲,印军士兵在混乱中四处逃窜,留下了两辆汽车和大量军械。

当混战平息下来时,庞国兴和他的队友站在这个曾经属于印军的火力点上,感受着胜利的喜悦,因为这是他们夜袭的成果。

在接连遭遇大败的情况下,印军士兵们都已经彻底丧失了斗志,而庞国兴等人深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紧随印军撤退的足迹。

他们沿着崎岖山路不断前进,再一次把印军残兵打得落花流水,并且再次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然后,他们继续前进,穿越山林,渐渐接近了一条公路,在公路旁的一个高地上,他们再次发现了一个印军阵地。

庞国兴迅速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如果能够夺取这个阵地,会为大部队减轻不小的压力。

在庞国兴等人的猛烈攻击下,印军士兵们丧失了士气,陷入了混乱和惊慌中,以为重兵压境,纷纷丢弃了他们的阵地。

庞国兴领导的三人小组见状,紧随着印军的撤退足迹追击他们,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再次取得了极为重大的战果。

就这样,这个临时行动小组再次攻克了一个印军战地,缴获了更多的军火和战利品,不仅如此,他们还为自己的部队提供了宝贵的情报和资源。

庞国兴深知,虽然刚刚赢得了一场战斗的胜利,但仍有许多印度据点需要清除,因此他们立刻展开了对残余印度士兵的追击。

在这一次作战期间,庞国兴还留下了那句传颂至今的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战后,庞国兴荣获一等功,还在第二年被授予了“战斗英雄”称号,并在国庆节当天,获得了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机会。

在天安门城楼上,庞国兴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这让他既紧张又兴奋,好在毛主席非常和蔼可亲,不仅主动和他握手,而且还笑着对他开玩笑说:“是你口出狂言吧?”

毛主席所说的口中狂言,指的正是他的那句,“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听毛主席这样说,这位战斗英雄此时此刻倒有点儿不好意思,可是毛主席却勉励他道:

“身为一个战士,该口出‘狂言’的时候完全可以口出狂言,毕竟你们到战场上是去战斗的,没有力压强敌的气势怎么行呢?”

听着毛主席的教诲,庞国兴感到受益匪浅。

庞国兴

天妒英才

然而,正所谓天妒英才,在登上天安门城楼仅仅两年以后,这位战斗英雄便不幸牺牲了。

1965年,此时的庞国兴已经被组织上提拔为了副连长,这对于一个年轻军官来说,无疑是一次卓越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大地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此时的庞国兴年仅25岁,实在堪称是年轻有为了。

这一年的5月18日,庞国兴所在部队的军营里弥漫着新兵实弹投弹训练的紧张气氛,天空湛蓝,风吹拂着绿茵茵的训练场,新兵们穿着统一的迷彩服,站成整齐的队列,等待着命令。

而这一次训练的组织人正是他们的副连长庞国兴。

训练开始前,庞国兴还对这些新兵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你们现在的训练不仅仅只是训练,也将决定以后你们在战场上的胜败乃至生死!”

训练开始后,在训练场的一侧,副连长庞国兴严肃地站着,他的目光扫视着整个训练场,以确保每一个战士都能通过这一次的训练考核。

然而,在训练的过程中,一个新兵双手不停地颤抖着,看得出来,他此时此刻非常紧张,他深知自己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失败,但紧张和压力让他的手不停地颤抖。

当这个新兵紧紧握住手榴弹,试图将其投向目标时,手榴弹却不慎从他手中滑落了,向地面坠去。

身为副连长的庞国兴见状,立刻反应过来,没有犹豫,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冲去,一把推开了那个新兵,用自己的身体趴在了那颗手榴弹上。

在那一刹那,所有人都看到庞国兴的眼神里闪烁着决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保护战友,即使这意味着自己将面临生命危险。

手榴弹爆炸的瞬间,火光四溅,巨大的冲击力让人耳朵嗡鸣不已,庞国兴的身体也被当场炸飞,年仅25岁的他就这样牺牲了。

所有的新兵都平安无事,庞国兴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众多战友的安全。

这一瞬间,庞国兴展现出了不朽的英雄气概,他没有顾虑自身,只是默默地选择保护战友。手榴弹爆炸的火光中,他用自己的身躯抵挡着灾难的降临。

庞国兴年仅25岁,本可以有着辉煌的军事生涯,但他选择了在最关键的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来守护战友。

庞国兴油画

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榜样。

庞国兴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英雄,珍惜和平,他的精神,是我们永不熄灭的火炬,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3 阅读:41
览特评历史

览特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