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陲拓荒人的每个人,就是“一株株胡杨”。
在中国的版图上,以“中国日落最后”有幸成为举国关注的地方。新疆位于最西部,因而成为全国日出最晚、日落最后的地方。据测定,斯姆哈纳村位于东经73°58′,北纬39°42′,是中国最后落日的地方。那里的边防连队被称为“西陲第一哨”,那里的“青藏高原”“新疆”被称为“西陲”。西陲,那一株株“胡杨”劲挺一棵棵胡杨树,挺拔而坚毅,它们在沙漠中守望千年,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阳光酒下,金色的树叶熠熠生辉,如繁星般璀璨。漫步其中,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的国度,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胡杨,这种在极端干旱环境中生存的树木,身上蕴藏着多重生存智慧,被誉为大自然的奇迹。它的生命力和韧性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胡杨在严酷环境中的顽强生存?
胡杨在中国南疆地区广泛分布,尽管环境恶劣,缺水严重,但它却能扎根于沙漠之中,生长数千年之久。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胡杨树的根系非常深入,可以达到地下深层水源,不仅寻找水源能力强,还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周围的环境剧烈变化时,胡杨能够快速调整水分的吸收和代谢,保证其生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其他植物在面对同样的干旱条件下却会快速枯死。这让我们不禁想问,胡杨的生存策略是否能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借鉴,甚至帮助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找到新的参考?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若能从胡杨身上汲取智慧,将有助于保护其他植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
另外,胡杨在文化上也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诗词歌赋中常常提及它的坚韧和美丽,成为许多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在新疆的土壤与文化中,胡杨不仅是一棵树,更是生生不息的生命象征与文化底蕴的承载者。人们在赞美它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类自身如何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所以,胡杨的存在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更是一种生活的启示。它教会我们在逆境中如何坚持,如何找到生存的方式。这种精神是每个人、每个物种都值得学习的。面对不断变化的未来,或许我们也能像胡杨一样,在生活的沙漠中绽放生命的光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每个人,就是“一株株胡杨”,纪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
江山如画,新疆归来不看山,西域诗中的新疆大美山川。新疆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三山夹两盆,新疆的美,自然大半在山。因此,《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向周穆王描述自己辖下风土的《白云谣》,“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句不离山,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描述新疆的美,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唐诗里寻章摘句,然而,无论是否到过西域,唐人诗中的天山、昆仑与葱岭,总是被作为展现他们宏阔浪漫、豪放纵逸情怀的背景意象出现,如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岑参“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李世民“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执契静三边》),骆宾王“阵云朝结晦天山,寒沙夕涨迷疏勒”(《从军中行路难》)等,缺少精细刻画,印象模糊混沌。然而,打开元诗、清诗的卷帙,你会发现,唐人的奔放飞动让位于平和冷静,化实为虚的夸张想象被转换为化虚为实的精细实摹。新疆山川的雄、奇、险、灵、秀,百姿千态,“即目千景佳”(颜检《与成漪园中丞游红山》),使人“耳目皆一换”(秀堃《出嘉峪关》),在诗人们的震撼与激赏中被清晰摹写、还原,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北部阿尔泰山风景最早出现在元人的笔下。耶律楚材公元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经过此地,其《过金山用人韵》诗云:“雪压山峰八月寒,羊肠樵路曲盘盘。千岩竞秀清人思,万壑争流壮我观。山腹云开岚色润,松巅风起雨声乾。光风满贮诗囊去,一度思山一度看。”题中金山即指今新疆的阿尔泰山。诗人大笔勾勒,将阿勒泰山峰巅积雪、樵路盘曲、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云雾盘绕、松涛和风等意象汇聚一处,形成一幅雄浑壮丽的边塞江山图,引人诗情,惹人留恋。乾隆三年(1738年),阿克敦出使准噶尔,取道乌里雅苏台,翻越阿尔泰山到达伊犁,其间写有一首《过阿尔泰岭》:“一干来西北,迢遥势不群。诸山皆拱卫,众水自平分。雪色千年在,风声万壑闻。征裘当暑月,策马入层云。”诗歌纵横腾挪,动静结合,境界开阔,以宏大的视阈,生动展现出阿尔泰山的绵延高峻、众水分流、气候奇特与雄伟磅礴。
横亘新疆中部的巍巍天山,是新疆的标志和骄傲,历来最受关注,是文人们感悟兴会、驰骋才华的媒介。元代丘处机《阴山途中》诗云:“高如云气白如沙,远望那知是眼花。渐见山头堆玉屑,远观日脚射银霞。横空一字长千里,照地连城及万家。从古到今常不坏,吟诗写向直南夸。”耶律楚材与丘处机唱和的《过阴山和人韵》则曰:“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松桧丛中疏畎亩,藤萝深处有人家。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元人所称阴山,就是今新疆的天山。二人各逞诗才,以恢宏的气势,纵览天山的雄奇壮丽、卓越不凡。天山山脉在二人眼里,层峦叠嶂、绵延千里、生机盎然,日、月、雪、霞、云,交相辉映,光影璀璨,雄奇迷人,即使江左名山也难以与之媲美。
哈密与巴里坤间的库舍图岭,是天山东端支脉,也是清人经丝路北道通往乌鲁木齐、伊犁必须翻越的天险,因此,留下了众多亲历者的佳作。萨迎阿《五月二十三日度天山》云:“天山五月雪光寒,款段徐行绕曲栏。花草精神尘外长,峰峦气势画中看。松林密布千千树,石道重回六六盘。绝顶登临皆俯视,飞泉声出白云端。”洪亮吉《天山歌》说:“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史善长《望天山》则云:“天空地阔容横姿,巨灵醉倒腰身肆。划断白云不得行,羲和到此应回辔。但看天尽已连山,却疑山外原无地。”诗人们笔势跳宕,妙语连珠,写尽天山的雄奇磅礴、巍峨瑰丽、亘古万年与风景如画。
不仅如此,洪亮吉、史善长还绘声绘色地写出了踏雪攀援、亲历险夷的穿行之难:“危峰北去高无迹,过岭风声水声异。鞭鞘拂处险接天,风势吹人欲离地。千峰万峰迷所向,意外公然欲相抗。云头直下马亦惊,白玉阑干八千丈”(洪亮吉《下天山口大雪》),“从此上绝壁,仰面气先孱。不复有径路,惟见巉岏高下坚冰相接连。厚不知几丈尺,积不知几岁年。左顾崖深黑无底,右盼雪拥白浮天。中间冰滑不容趾,进寸退尺如牵逆水船……一盘复一盘,盘盘上云端”(史善长《上雪山》)。不经一番出生入死的身历目验,难有这番心惊魄动,而天山之美,也因此刻骨铭心。洪亮吉说他平生遍历九州五岳,只觉“奇钟塞外”“南条北条等闲耳,太乙太室输此奇”(《天山歌》)。
与库舍图岭不同,天山东部的最高峰博格达峰自古被奉为神山圣域,其高峻是无人能够跻攀的,人们只能用远眺来想象它的莫测神秘。最早用文学的笔触挑开其神秘面纱的是元代长春真人丘处机:“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雪岭界天人不到,冰池耀日俗难观。”(《南望阴山三峰赠书生李伯祥》)三峰插天,天池耀日,雪光日影在天际辉映出瑰奇壮丽的人间罕见美景。目眩神摇,惊愕、叹赏、庆幸、迷恋,几乎是每位经行者仰望博格达峰时必然升腾的内心波澜。而曾任新疆布政使的王树楠,则用诗笔记下朋友为他描述的博格达山中诸景:“半亭飞瀑挂瑶虹,万仞层冰镂玉龙。晴霭断桥笼弱柳,怒涛深涧响寒松。洪波泄地倾星海,仙掌擎天峙雪峰。与子谈山过夜半,乱云深处忽闻钟。”(《听王荻庐大令懋勋谈博克达山中诸景赋此志之》),听人描述山中灵妙之景便不觉夜半,而其实景定然更令人神往。在王树楠的其他诗中,不仅说博格达山“矗翠嶙峋石柱天,好花开遍雪中莲”(《定甫上公游博克达山,归以白莲花两枝见赠,诗以谢之》),而且说它“九霄高插玉芙蓉,雨后淋漓石气浓。郡国俯看三十六,烟霞深护万千重”(《望博克达山二首》),诗人意出尘外,不惟说博格达山中开遍雪莲,而且说三峰插天的博格达峰就像孤标玉立于九霄之上的一朵玉芙蓉,冰清婥约,瑰美奇丽。他甚至感慨“西域昂头到日边,五岳大名齐宇宙”(《望博克达山二首》)。
作为今日乌鲁木齐市的象征,红山是博格达山的支脉,又名红山嘴。红山之奇在于其崖石断露,皆呈赭红色,整个山体如烈焰烧灼,绮霞稠叠。蒋业晋《登红山二首》其一云:“赤霞平地起,驻马朝扣云。到眼无屏障,当关似虎蹲。泉流滋大漠,夕阳耀千屯。战伐今销歇,凭高洒酒论。”此诗紧扣红山石赤、虎形的特征,描写红山形胜和登临所见、所感,讴歌和平生活,意境开阔,气韵沉雄。当然,今天的红山较清人所见,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乌鲁木齐40万军民凿石换土,修渠引水,植树造林,开启了绿化红山的艰巨工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红山这个曾经“五月草木酷不生”的荒山秃岭已经碧树成荫,生机盎然。红山也由此演变为集游览、观光、休闲、游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人民安享幸福生活之所。清人若穿越回来,定会写出更多佳作。
伊犁塔勒奇山果子沟,在清代是自伊犁进京必经之地。丹岩绿壑,满谷云树森森,干霄蔽日,苍藤翠藓,绣错罕隙,花燃深涧,泉流砰訇,景观奇异,今日仍是游览伊犁必去的打卡地。王大枢诗云:“万松排翠峰峥嵘,石径桥通曲折行。怪岩竞作头角出,溪声泻入胸怀清”(《果子沟》);舒敏说:“马蹄趁雪千山白,花蕊经春一路红”(《过果子沟》),万壑景殊,四时各异;面对果子沟,祁韵士感慨:“何期万里岩疆,乃有此一段仙境,奇绝,快绝!”(祁韵士《万里行程记》);经行塔勒奇,杨廷理赞叹:“我生游历半天下,南衡东泰又西华。兹山秀杰中土希,屹立当为五岳亚”(《伊犁三台》),总结自己平生游历阅见,盛赞塔勒奇岭之秀杰仅次于中原五岳。
古代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要道今日被称为夏塔古道,是大多数驴友望而却步的秘境。天山主脊上的木扎尔特冰川达坂海拔3600米,在清代被称为木素尔岭、冰岭。由于是清政府保障南疆沟通伊犁的重要交通线,它的神秘与瑰奇也最早被清代文人发现,并摄入笔端。洪亮吉《冰山赞》形容木扎尔特冰川“高撑层霄,下绝九地,能分轸阴阳,回转日月”,祁韵士《西陲竹枝词》赋诗吟咏:“巨岭摩天尽是冰,日光山色映千层。玲珑雪窖深无底,茧足盘旋履战兢。”看二人的描述,其瑰美与惊险可想而知。咸丰年间的伊犁参赞大臣景廉曾由此道赴叶尔羌公干,作为唯一穿越全境的诗人,他留下了一部记录全程的《冰岭纪程》和34首《度岭吟》,其中景致既有“秋色澄鲜正午晴,无边林壑画难成。缓行不为山程险,领略松声和水声”“星光临水大,人语入烟深”“松阴随径转,人影共云移”的赏心悦目,也有“衰草连天合,寒溪贴地流”“大风起兮草木摧,冻云压岭岭欲堕。须臾雪花大如手,玉龙鳞甲堆尘埃”瞬间变幻,而《冰搭坂行》一诗则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亲履斯地才能体会到的奇诡绝丽与惊心动魄:“吁嗟乎!天限南北重防闲,积雪成海冰成山。何年巨灵运仙掌,擘开一径容跻攀……胜地初临资阅历,不禁心摇更齿击……有时宛转升崖颠,二分垂外足难旋。有时盘纡入涧底,四围镜壁寒生烟。有时欲进不得进,坚冰忽坼成深渊。俯视幽窅不可测,下有水声鸣溅溅……挥手直可取明月,振衣不觉凌天风……吁嗟乎,行路之难至此极,手捧简书不敢息。”奇景出于险远,当诗思与塞外佳境相遇,冰天雪窖也迸射出迷人的文学魅力。
横贯新疆南部的昆仑山,在道教文化里被誉为“万山之祖”,所在险峻遥远,自古交通不便。历史上法显、玄奘、高仙芝、王玄策等都曾从此走过,但只有片言只语的记载。光绪九年(1883年),驻守南疆的嵩武军张曜部幕僚施补华奉命巡查边务、安抚边民,自喀什西北行,经行今疏附县、乌恰县境内的昆仑山腹地,远至当时的中俄边境,行程千余里,履常人未踏之境,昆仑山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第一次被满腹文采的施补华以艺术化形式记录在纪行组诗《纪行十四首》和《马上闲吟七首》中。层峦叠嶂、连绵不绝的昆仑山最突出的特色是高峻。“绝壁矗寒空,仰视巾帻落。径路一线悬,未上神已愕。马行如猱升,有前更无却。孤石危欲动,四蹄惊不著”,山高路险,视之便神愕目眩,而逾岭履险,无疑与天争命:“长坂滑难登,重裘寒欲战。回折上悬崖,下有千寻涧。马行容四蹄,寸地无余羡。性命与天争,徒侣色俱变。”山水之外,无常变幻的风雪雨雾也是昆仑山留给诗人难以磨灭的记忆:“山风忽倒吹,硬雨击人面。尘雾合冥冥,咫尺昏不见”“北风吹倒人,雪片晴空卷。冈峦白无际,途径迷莫辨”。然而,昆仑山给亲近它的人带来的不仅是高寒、艰险与苦难,“百苦炼心骨,万奇开眼耳”,昆仑山也会慷慨地把它奇美绚丽的一面展现给来访者,让你不虚此行,“晴光射绝壁,幻作胭脂红”“平川浩无际,水草亦云夥”“牛羊时上下,春草绿菶菶”“白杨间红柳,萧萧摇春风”“融雪地含膏,流泉山泼乳”。昆仑之上奇异壮观的山光雪色、俯视万峰的宏阔视野、汹若海涛的层峦万坡、绝顶平畴的春草流泉、点缀峰峦的树木花草,怎能说不是昆仑山给人历尽艰辛后的倾心犒赏呢?而在这万山怀抱里,诗人还发现了边疆令人神往的和睦生活:“青林疏渐密,碧涧清且浅。漠漠远川平,茸茸新草短。穹庐依水次,初日牛羊散。老人多垂髫,少妇工结辫。蒸饼麦启窖,点茶酪加碾。殷勤知敬客,分饷及旅伴。”优美恬静的环境,安逸闲淡的生活,淳朴热情的民风,有了这些,昆仑山的大美才更加迷人,更加令人心怡神醉,流连忘返。
“新疆是个好地方”,是古今到过这片土地者的共同感受。红学家冯其庸先生也坦承:“看尽龟兹十万峰,始知五岳亦平庸。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题龟兹山水二首》)。
新疆的大美山川等你来,看过之后,你也许真的会感慨:新疆归来不看山。
“一寸一滴汗、一步一呵哼……”70年前,铸剑为犁的拓荒人走进了茫茫荒原。
骡马缺乏,他们就这样用扛过枪杆的肩膀拉起了沉重的犁铧,那洒下的汗滴,翻起的泥土,为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打下坚实的根基。
“谁言大漠不荒凉,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一阵号声天未晓,寻火种,去烧荒。”这是他们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今天,再看这片土地,恍若隔世——
春播有精量播种机,夏管有植保无人机,秋收有自走式打包采棉机,冬忙有“科技范”十足的设施大棚……
当年的那些地窝子呢?早已不见了踪影,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楼、成片的厂房……
既是国土的卫士,又是生态的卫士;从经营农业到经营城市。成立至今,他们在沙漠边缘、风头水尾开垦农田2000多万亩,粮食年产量从7万吨增长到400万吨,建起12座城市、65个建制镇。
走过70年,这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1949年10月,他们唱着雄壮的战歌,浩浩荡荡挺进新疆。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1952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向十万驻疆将士发出号令。
屯垦戍边,古已有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2000多年来,西域屯垦戍边,便没有停止过。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却赋予屯垦戍边新的内容,让这一伟大事业有了更绚烂的色彩。
沙漠边缘、边境一线,从炮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战士,把作战地图换成生产规划图,开始了一场对亘古荒原轰轰烈烈的改造。
“劳动的热情高又高,生产运动猛烈地开展,困难把我们吓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