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

夏凤凰壹 2024-03-30 02:41:46

由于我的专业是研究犯罪心理问题,所以我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和角度较为特别。在进行大量的相关研究后,我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结论:犯罪预防要从未成年人做起,而对未成年人的工作则须从家长们做起。

古人曰:“人之初,性本善。”的确,绝大多数家庭是健全的、温馨的,绝大多数父母是爱孩子、教孩子的,绝大多数孩子是懂事的、可爱的。然而,仍有例外。北京曾发生一起四少年绑架杀人案,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在探讨他们犯罪的原因。结果发现,这四名少年都是父母双全,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中没人有过不良前科,父母自称也一直在管教孩子。可是,这些孩子还是犯了罪。这一实例说明,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需要学习,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许多经验可以给我们知识,但在家庭教育中,等父母有经验时,孩子已经长大,教育的机会已经错过。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其中,家庭教育的理念极为重要。

第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性。

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 ~ 6 岁、6 ~ 12岁、12 ~ 18 岁。12 ~18 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 ~ 6岁又最为关键。

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时期。2007年发生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的一起枪击案,枪手赵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属于他在未成年时期(8岁)因移民造成了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导致他在23岁时无故杀人。人在幼年时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有的房屋、汽车更容易让他形成阳光与健康的心理。如果做父母的能够了解这些道理,就不应该以自己的意志去生活。这一案例告诉我们,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

第二,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其弱小和被动决定其一切是成人造成的。

客观地讲,抚养人对被抚养人具有生命的决定权、物质的提供权、照顾的程度权、个性的决定权。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是怎么来的?”就可以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

一些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其实是父母行为的反应或结果。譬如,自杀就是因为父母的过分宠爱给孩子形成了错误判断:“既然你如此爱我,现在我的要求再不合理,你也要答应我,否则我就用死来回应你。”孩子不知生命只有一次,逝不可复。这一错误是谁造成的?仍是父母。父母应该在孩子3 ~ 5岁时就找机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展示:“如果你做得不对,我就不爱你!”当然,这需要相关的知识与操作的技巧。

第三,家庭抚养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曾有一位父亲勤奋努力地挣下了万贯家财,却突然发现长大了的儿子已经变得不可理喻,沉溺于网络。无奈之下,他找到一位少年问题专家,说:“你帮我教育好我的儿子,我就给你10万元!”我当时曾撰文告诉这位父亲:你错了,教育孩子是你作为父亲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何况对人的心理教育是从情感开始的,而最基本的情感就是亲情。如果没有亲情,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基本情感反应。没有正常情感反应,一个人又如何会被教化?

所以,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理念,即抚养与情感、情感与教育息息相关。

——摘编自李玫瑾论文《家庭教育的六个理念》

聊天中反思人性、教育、成长……

揭秘犯罪行为成因

追踪各种心理源点

专注青少年心理教育

人性是养出来的 情绪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人性是养出来的。这个“养”很微妙,所以我们特别需要知道一些心理学知识。

人的很多成年的表现你是看不到原因的,大多数是早年的他有过类似经历。一个成人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他父母的影子,一个人的修养可以看出他的家庭背景。

以前我特别强调善良,但是我真的想说,善良如果没有脑子,那就是愚蠢,很容易被人伤害。

书名:《幽微的人性(第2版)》

作者:李玫瑾

书号:978-7-5426-8403-5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24.4

发行:凤凰壹力

定价:46.80元

分类:心理学/畅销

信息:16开/296页/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取自李玫瑾在电视节目中的对话,涉及人性、教育、法治、爱、性、婚姻、家庭等等,话题广泛,都是今日中国社会、家庭和个人热切关注的,作者以浅显易懂的“大白话”剖析,直抵人心。

本书同时收录了作者的一些学术文章作为对话内容的补充,希望读者可以借此知其所以然。

作为国内犯罪心理学领域的专家,李玫瑾把自己归为“乌龟赛跑”那样的:“人家干不下去都走了,我还在这儿泡着,泡了三十多年,慢慢地,我的同行接受我了…… 我在这个滚动的过程当中获得了很多非常动态的东西。”

作者一直强调:“我们发现人格问题都源于早年,所以我们在早年要把人教育好。”从犯罪心理学跨越到幼儿及青少年心理,则属于作者“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研究心理就是研究人性,而人性天然具有幽微的一面,需要我们去养——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

作者简介

李玫瑾,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涉及犯罪心理学、侦查心理学、变态心理、未成年人违法心理等。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犯罪心理分析画像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国家精品课程“犯罪心理解析”并获奖,参与过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哲学社科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主持过省部级项目“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心理调查”“未成年人司法心理评估”以及中英合作项目“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受害保护”等。出版学术专著《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后修订为《谁在犯罪》)。主持翻译国外专业图书《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犯罪心理学》(美国第11版)。发表学术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近年来将专业研究转向科普,出版《心理抚养》等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0 阅读:1

夏凤凰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