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萍教授团队: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面积梗死的血管内治疗探索

小雁的记事本 2024-03-27 10:15:3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郑丽娜 刘丽萍

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面积梗死血管内治疗这一主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重症医学科刘丽萍教授及其团队成员郑丽娜博士在2024年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4)分别进行了相关研究的汇报。

刘丽萍教授在现场汇报研究结果

刘丽萍教授首先对目前针对大面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研究的六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RESCUE-Japan LIMIT, SELECT-2, ANGEL-ASPECT, TESLA, TENSION和LASTE研究)进行了研究内容及结果的梳理:该六项临床研究对于大面积梗死核心的定义有所区别,包括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评分和梗死核心体积;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也有显著差异;同时只有在其中三项研究中观察到了血管内治疗与降低90天死亡率显著相关。提出了筛选出从血管内治疗中能真正获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人群至关重要。

其次,汇报了一项根据侧支循环状态和临床严重程度对ANGEL-ASPECT研究分别进行亚组分析的结果,该研究通过根据CTA影像判读的mTAN评分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状态良好及不良两个亚组,结果提示对于前循环闭塞的大梗死核心并且侧支状态良好的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与90天功能结局改善呈显著性相关;对于侧支状态不良亚组,该显著相关性消失;然而,两个亚组间的交互作用并无显著性差异,故得出结论:接受血管内治疗与90天功能结局改善的相关性并不受侧支循环状态的影响。

此外,刘丽萍教授还在“导航灰色地带:关于血管内治疗患者选择和影像的辩论”主题论坛上展示了两例来自真实世界的病例,以论证我们应为中度发病前残疾的患者提供血管内治疗这一观点。两例病例均为发病前中度残障(mRS评分>1分)的大面积梗死核心患者,分别具有高龄和房颤既往史(CHA2DS2-VASc 4分)的基线特征,在经过血管内治疗后NIHSS评分分别由15分降至3分,14分降至4分,3个月mRS评分分别为2分和3分。故得出结论:尽管证据仍然不足,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还是会发现可以从血管内治疗中获益的中度发病前残疾的患者,未来对于探究如何从中度发病前残疾患者中筛选出能从血管内治疗获益的患者人群的相关研究非常必要。

郑丽娜博士在现场汇报研究结果

同时,郑丽娜博士汇报了另一项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及影像梗死大小进行亚组分析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该研究首先通过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中度卒中患者 (NIHSS 6-20)及重度卒中患者 (NIHSS ≥20);其次通过ASPECT评分将患者分为ASPECT评分4~5分组及ASPECT评分≤3分组;进一步将NIHSS评分与ASPECT评分进行合并,分为四组,分别为NIHSS <20 & ASPECTS 4~5组,NIHSS <20 & ASPECTS ≤3组,NIHSS ≥20 & ASPECTS 4~5组以及NIHSS ≥20 & ASPECTS ≤3组。

结果显示,对于前循环闭塞的大梗死核心患者,在临床严重程度中等(NIHSS <20)的情况下,接受血管内治疗与改善90天的功能结局呈显著相关,并且该相关性与梗死核心大小(ASPECT评分)无关。因此,当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拟行血管内治疗前应考虑到患者的卒中严重程度。但由于亚组分析样本量的限制,应谨慎解读该研究结果,以上研究结论均需要得到进一步荟萃分析研究结果的验证。

作者简介

刘丽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神经重症医学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神经急重症的监护及管理。担任: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副组长,美国神经危重症学会(NCS)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卒中组织(WSO)专家委员会委员,Stroke、SVN、Neuroepidemiology、JNNP、Europe Stroke Journal、JoS等国际杂志编委。主持国家科技部、国自然、市科委多项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

郑丽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博士后(合作导师: 刘丽萍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内科科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及神经危重症。

研究经历:发表多篇中外学术论著。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干细胞移植和PKM2介导的侧支血管再生改善缺血性卒中延迟再灌注的机制和功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血浆 miRNA 类分子标记物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香港中文大学 Direct Grant for Research (DGR) 项目:“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脑小血管病和脑血流动力学关系研究”等;

参与《Caplan卒中临床实践》、《血管神经病学精要》、《ICU脑电图监测手册 第二版》、《NICU血管内治疗术后监护与管理病例荟萃》等书籍编著。

0 阅读:0
小雁的记事本

小雁的记事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