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325 年,在比提尼亚地区的城市尼西亚,一场规模宏大且名垂千古的宗教大会隆重召开。380 位主教悉数到场,与会人员涵盖各个阶层、教派以及拥有不同称号的教师,总计 2048 人汇聚于此。
其中,有一位与会者身份极为尊贵,他便是皇帝君士坦丁。君士坦丁让侍卫在门外等候,自己则坐在大厅中央,耐心倾听他人发言,言语谦逊和蔼。一位传统的专制君主,面对手无寸铁的宗教群体竟能如此敬重,这在以往是基督教徒们难以想象的。 那么,为何罗马皇帝对基督教的态度会发生转变呢?
这得从数百年前说起。位于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地区,是一片狭长的土地,处在埃及和叙利亚之间。与不远处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相比,巴勒斯坦的生存环境略显不足,常常万里无云,缺乏水源和耕地。但这片土地依然养育了一方人民。
在公元前的数百年里,犹太人是这里的常驻居民,然而他们却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时常被隔壁两河与埃及地区出现的强权所左右。犹太国家反复被毁灭,埃及人、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相继登场,轮流占据这片国土中不起眼的小角落。 尽管政治实体遭到毁灭,犹太人依旧不愿放弃自身的语言和信仰,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根深蒂固的犹太教。据说犹太教在公元前 2000 年就由希伯来人创立。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基督教就诞生于犹太教之中,甚至可以说,基督教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共和国击败塞琉古、托勒密的势力后,成为了巴勒斯坦地区的新主人。当地犹太人坚守传统,在百年时间内,发动了数次失败的起义。犹太教在此期间也出现了数个分支,如律法主义者法利赛派、观点保守的撒都该派、激进的愤懑等禁欲的爱色尼派。
无论各种教派有何差异,他们都有两点基本信仰:一神论和盼望末世。一神论意味着只存在一位上帝,末世盼望则是指多数犹太人都对弥赛亚抱有盼望,并且坚信上帝最终会帮助以色列复兴,实现和平与公义之国的应许。 公元 70 年,犹太人的大圣殿在起义失败后被摧毁,只有法利赛派成功存续下来,并发展为现代的犹太教。那基督教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在公元一世纪初的犹太教内,出现了一个新的教派。这群人广泛传播着一个新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名叫耶稣。 如前所述,犹太人相信未来将会出现一位弥赛亚,也就是救世主,他将带领大家实现和平与公义之国的应许。新教派声称耶稣就是这位弥赛亚,他也是神的儿子,是童贞女玛利亚受圣灵感应,在伯利恒生下的。耶稣 30 岁开始传教,宣扬福音,后被犹太祭司该亚法控告,经犹太行省的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审判,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然后升天。 新教派关于耶稣的说法对于传统犹太教教会可谓大逆不道。传统犹太教中弥赛亚的出现,将伴随着和平公义之国的产生。如今,这群耶稣信徒宣称耶稣就是弥赛亚,那为何以色列没有复兴呢?和平公义之国又在哪里呢?
坚持耶稣叙事的教派,逐渐走上了与传统犹太教不同的道路,并最终分化成为一个新宗教——基督教。 传统犹太教一直活跃在犹太人群体这一舒适圈中,而新兴的基督教决定走出去,让其他民族感受耶稣的震撼,让外邦人体会到耶稣的自信。在拥有主观意愿的同时,一世纪的客观环境也有利于基督教向外发展。
首先是语言方面。由于犹太国家的覆灭,许多犹太人选择向外迁移,他们中的许多人忘却了家乡的希伯来语,成为了希腊语的使用者。为了延续犹太教信仰,他们开始对希伯来圣经进行翻译。传说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一群犹太学者被委派翻译圣经,他们各自进行翻译,但最后发现各自的译本竟然完全相同,于是翻译的作品就被称为七十士译本。无论传说真假,对圣经的翻译显然为基督教传播构筑了坚实基础。其次是罗马帝国的统一。随着整个地中海世界被整合进入一个政治实体,帝国的人员流动相比以往大幅增长。罗马帝国所带来的政治统一,使得早期的基督徒可以前往罗马帝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不必担心会遭到强盗或局部战争。不仅如此,公元一世纪,平坦畅通且戒备森严的道路已经延伸至罗马帝国最远的疆域。
当然,当时大部分贸易和旅行还是通过水陆进行的,人们因为繁荣的贸易而频繁出行,因此基督教经常流传到新的地区。 对外邦人传教,并非基督徒们最初的共识。一部分人想要保留自己祖先的习俗与语言,另一部分人则更愿意接受希腊语。在《使徒行传》中,第一群犹太人被称为希伯来人,第二群犹太人被称为说希腊话的犹太人。 为了解决这场分歧危机,十二使徒召开了一场会议,任命了七位执事,他们将承担起管理教会的工作,而十二使徒将继续讲道和教导。
这七位执事似乎都是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因为他们都有着希腊人的名字。因此,任命七位执事是尝试给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在教会事务中更多的发言权,而全部是希伯来人的十二使徒仍是主要的教师与传道人。 在基督教内部思想逐渐开放、政治环境较为稳定以及著名传教者保罗的带领下,基督教开始在罗马帝国境内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渐成为罗马帝国举足轻重的宗教团体。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基督教提供了生长的沃土,但也对早期的基督徒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这是因为罗马帝国试图通过遵循两条路线来寻求宗教统一:宗教调和主义和皇帝崇拜。罗马帝国让境内不同的臣民相信,虽然帝国的神祇有着不同的名字,但他们终究都是同样的神祇。皇帝崇拜更是激化教徒与罗马高层矛盾的重要因素。罗马当局将崇敬皇帝视为维系国家统一与查验臣民是否忠诚的一种手段,拒绝在皇帝像前焚香就表示叛国,至少是对皇帝不忠。
实际上,最初对基督教的迫害并非来自罗马中央,而是以世袭为一端的犹太教会,基督徒反而是在罗马当局的保护之下寻求避难。但后来,随着基督教逐渐从犹太教中独立出来,基督教徒中犹太人的数量日渐减少,罗马政府与基督教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 当基督教拒绝在皇帝像前焚香时,他们是在见证自己的信仰,可罗马当局则会认为他们对皇帝不忠和煽动叛乱。更为致命的是,基督教徒对服兵役的态度极为消极。他们既不崇拜伟大的皇帝,又不配合充当军队兵员,这简直就是在打罗马皇帝的脸。 双方的矛盾日渐积累,最终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对基督徒的迫害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公元 64 年,被视为疯癫暴君的尼禄皇帝来到了统治的第十个年头。这年的六月十八日,罗马城燃起熊熊大火。尼禄本人似乎还在几英里外的安提乌姆宫殿里,他一得到消息,就匆匆赶回罗马组织灭火。他向无家可归的人开放了自己宫殿的花园和其他一些公共建筑。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怀疑正是尼禄下令将罗马的某些城区付之一炬。大火烧了 6 天 7 夜,随后又断断续续地烧了 3 天。罗马 14个城区中有 10 个城区被大火烧毁,苦难中的人民要求严惩纵火犯。
在许多史书中一直流传到今天的传言很快就出现了,说是尼禄下令烧毁罗马,以便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重建罗马。罗马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很可能在场,他记录下了当时流行的一些传言,但他似乎更倾向于相信大火是在一间邮仓中意外燃起的。 无论真正的真相如何,尼禄和罗马官方最终公布了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民间阴谋论的辟谣与反转,认定基督徒才是大火的根本原因。第一次针对基督徒的大规模迫害,就这样开始了。
在处死基督徒之前,尼禄还用他们来娱乐大众。一些基督徒被披上野兽的皮,然后被狗撕裂而死,或是被钉上十字架,在天黑下来的时候就被点燃,当做黑夜照明的灯火。尼禄还提供自己的花园作为游览之所,他在自己的竞技场内举行比赛,自己则穿着浴者的服装混在人群中,或是站在自己的马车上。他们的惨状,是此后二百年间基督徒们命运的缩影。基督徒与罗马帝国官方的斗争,就在公元一世纪的这场大火中拉开帷幕。